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驾驶园》2015,(12)
<正>11月4日,郧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县文明办、外宣办向全县广大市民发出关于开展"文明交通·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倡议:一、崇尚礼让,做一个文明驾驶的示范者。文明驾驶,树立良好的礼让意识,在行经斑马线时减速行驶,主动避让行人。尤其是看到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员穿越斑马线时更要提前减速;遇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8,(9)
正机动车与行人抢行斑马线,让往来的彼此忐忑不安且酿成众多交通事故,并被诟病为驾驶及交通文明的陋习。2017年10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正式联合下达了《关于推进"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此专项行动使驾驶者们在斑马线前礼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交》2014,(1):23-23
近日,为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强化广大公交驾驶员经过斑马线时减速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意识,无锡公交新区分公司安全管理中心组织了由“新星联帮队”队员参与的“礼让斑马线”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公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化拓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顺畅出行。目前,"文明礼让斑马线"在各地火热的进行着,但是"文明礼让斑马线"不能只是"一阵风",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寻求长效机制,以此真正建立起文明安全的交通秩序。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8,(6)
正2010年1月26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起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正式实施。该计划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等"六大交通陋习";抵制酒后驾驶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改善城市过街安全设施等"六类道路通行条件"。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  相似文献   

6.
汽车时代来临,过去的自行车大军变成了人车混行的路况,不少城市人车争道的交通事故屡屡上演,一起起惨痛的教训仍不足以让车和人的速度放缓,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着"文明驾驶,礼让行车"、"礼让斑马线".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文明礼让斑马线"在各地火热的进行着,但是"文明礼让斑马线"不能只是"一阵风",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寻求长效机制,以此真正建立起文明安全的交通秩序。韩国:斑马线让人"受宠若惊"在韩国,许多大的公司或是政府机关门前,如果有人行横道的话,他们会派出自己单位最漂亮的女孩子来协助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且这些女孩子都会身穿非常美丽的服装。既维护交通秩序,又是这些单位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天津交管局举办了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倡导全民抵制追逐竞驶、醉酒驾驶、不礼让斑马线、占用应急车道、"路怒"等危险驾驶行为,努力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天津市副市长王宏江、天津市公安局局长赵飞、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清相、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苗宏伟等领  相似文献   

9.
交宣 《汽车与安全》2014,(12):18-19
<正>2014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七类违法: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七类违法行为多发,社会危害较大这七类违法行为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违反法律、野蛮驾驶、背弃文明。目前,我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任务艰巨。与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的现状相比,我国汽车文明滞后,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还比较薄弱,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5,(12)
<正>12月2日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为了使"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深入人心,甘肃省公安厅、文明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2015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倡导全民抵制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交通违法行为,抵制不礼让斑马线、占用应急车道等危险驾驶行为。甘肃省要求各级公安交管、交通运管部门对在道路上驾驶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的机动车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公安部就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下发意见,推动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讯号,也是对人民期待的积极回应,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法治的刚性提升行为的自觉,促使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进而推动社会文明阔步迈上新台阶。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礼让斑马线乍看是件小事,实则是关乎社会文明、关乎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从我们的日常感受来看,斑马线上屡屡出现"人车争道"乃至"惊魂一刻",惨烈的事故时有发生。统计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05,(4):52-52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同感,相当一部分驾驶员驾驶态度是恶劣的,支路并入主路不礼让、对着行人按喇叭、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斑马线上和行人争道!最近北京终于出台关于机动车于斑马线必须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条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影响城市文明风尚、交通秩序环境的不礼让斑马线问题倍受舆论关注和群众诟病,为回应群众期待,公安部2017年4月部署开展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全国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  相似文献   

14.
正明明是绿灯,行人却怎么也过不了;明明想让行,驾驶员却不知所措。有时候多辆不同车道的机动车同时行驶或让行时,反而逼得行人进退两难,没了方向。那么,如何正确地将"礼让"运用于斑马线上呢?看看交警精心制作的图解就一目了然了。链接:礼让斑马线不止是车让人人也要管得住腿近年来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事故屡发,除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原因之外,行人闯红灯、与机动车抢行等行为也是主要原因。礼让斑马线是相互的,行车在路上,司机要礼让行人,可有时候行人突然跑出来,司机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往往悲剧就发生在一秒钟的时间。所以,礼让斑马线不止是车让人,人也要管得住腿。那么,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查七类交通违法行为统一行动,其中不礼让斑马线首次列入七类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之一(即: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笔者不禁为之叫好,这是法律对生命的尊重,也是立法者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主题的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2,(3):65-65
2月1日,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星辰公司举行了“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志愿者服务活动。早上二十余名志愿者出现在衣冠庙路口处,他们身披红色绶带,在路口旁挂起了“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的横幅,引得行人频频观望,充满了疑问。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指示精神,各地交管部门联合相关机构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交通安全宣传整治活动,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同时,也倡导广大行人不要横穿马路或闯红灯,做到相互礼让,共创文明交通秩序。〇宿迁:成立执法小分队不定期查处 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宿迁交警部门组织了is个执法小分队,不定期在市区流动开展专项查处行动。同时,在学校、医院等行人过街相对集中的路口、路段增设20余处道路监控,采取现场查处与监控抓  相似文献   

18.
正多起机动车礼让斑马线遭后车追尾的事故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将事故原因归咎于"礼让行人"。这些追尾事故真的是因为"礼让斑马线"导致的吗?事故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保障斑马线上的安全还需考虑哪些因素?交通言究社邀请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从交通设计、交通工程等角度来谈谈他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7,(9)
正据报道,日前山东部署在全省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地迅速掀起整治行动高潮,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并形成"严管严查、常态治理"的态势。(详见本期19页交通管理《各地严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  相似文献   

20.
正行人过街所使用的"斑马线",是交通控制里一项非常特殊的措施,也代表着优先通行权。想要真正实现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做到想让、能让和适宜让,提高让行的可行性,从交通工程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条件呢?"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应明确强调在新西兰,为了突出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特意区分了"斑马线"与"灯控行人过街通道"的差异。例如,在有信号灯控制的地方,没有横向斑马线,只有两条纵向实线,用以标志行人过街通道的宽度,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