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叶巧如 《路基工程》1995,(6):21-24,31
本文通过广梅汕铁路一段软基高填路堤的加固设计实例,探讨采用粉煤灰填筑以解决稳定与沉降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控制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土地基上的高填路堤具有沉降或差异沉降大的特点,极易对路面及整体稳定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有效地降低高填路堤沉降,成为高填段路堤施工的必备课题。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高填路堤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对软基处理前后的沉降及路堤不同压实度路堤变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获得了路堤压实度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力响应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以及工后重载动力响应高填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的不稳定拓宽衔接是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下的重载动力响应试验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高填路堤拓宽改扩建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填路堤下沉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高填路堤的下沉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设计和施工2个方面分析了高填路堤下沉的原因,指出了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高填路堤下沉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填路堤的特点及其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沉降观测值确定计算参数,并最终得出高填路堤沉降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非饱和压实黄土室内模型试验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公路交通路基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高填黄土路堤的受力和沉降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建立了在路堤填方的同时综合考虑非饱和压实黄土应力、变形和时间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高填路堤沉降的计算公式,为高填路堤施工预留沉降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有效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LJ-1合同段黄土山岭沟壑地区滑坡段高填路堤为基础,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现场管理体系和技术措施,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对基底加固、V型沟处理、滑坡处理及路堤填筑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有效的保证了高填路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保持交通畅通的条件下对软基填砂路堤进行拓宽施工,是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文章针对佛开高速公路的具体条件,分析了软基填砂路堤拓宽工程所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指出老路基的附加沉降估算方法和在坡面上直接进行CFG桩施工是软基填砂路堤拓宽需要的关键技术,通过工程实例给出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桥头软基路堤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提出桥台软基处治的施工研究,台背路堤填料的选择,台背路堤填筑的排水和施工方法,土工布摊铺方法,软基路堤沉降观测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软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填路堤一般会面临路堤边坡失稳概率增加、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过大等工程风险。文中运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建立高填路堤的平面应变数值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填高、不同路堤模量情况下高填路堤的稳定与沉降等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软基路堤拓宽工程——渔港路工程为例,分析软基路堤拓宽工程的路基沉降规律,根据分析结论,对该工程的沉降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结合工程施工期间及施工后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对路堤拓宽工程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针对软基路堤拓宽工程,可分别对老路路堤沉降控制、拓宽路堤回填区沉降控制、拓宽路堤原始地基沉降控制3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减少软基路堤拓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软土层厚度、软土层压缩模量、地表硬层厚度、地表压缩模量、路堤高度、路堤顶宽、路基填筑时间和填筑竣工时沉降量等参数对公路软基沉降有影响.对公路软基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取样,输入样本为各参数,输出样本为路堤中线下地表沉降值,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通过训练,建立了公路软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公路软基沉降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重载动力响应模型试验装置,对路堤下伏溶洞的变形破坏机理与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路基下不同部位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暗河漏斗地区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得出了路基路面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相应产生变形,传递到路面下各结构层并引起相应沉降变形,最终导致了路面塌陷和坡脚的破坏,确定暗河地区高填路堤筋墙方式拓宽,为暗河地区高填路堤整治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军  孙亚琦 《公路》2004,(5):10-13
详细分析了路堤软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筋处理路堤软基采用承载力分析模式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道路建设中,经常遇见高填陡坡路堤,对其工程处理措施一般采取沿基底挖台阶处理,虽对其处理有效性已通过大量工程映证,但对其稳定性分析计算模型却不够清晰。以重庆市某主干路形成的高填陡坡路堤为例,探讨基底挖台阶处理后的高填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黄土地区高填路堤沉降病害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对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及表象进行了深入的比对分析,归统其一般规律和病害发生形态。并评价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对路堤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同时根据岩土工程的发展现状,在即得相应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上可靠、费用上经济、施工上可行的黄土地区高填路堤施工工艺及沉降、沉陷防治措施。研究对于加快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速度,提高工程的质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促进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填土高度、不同填筑速率、不同软基厚度以及不同边坡比例构成工况条件下路堤边坡变形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软土地基上高填方路堤变形与失稳破坏的关系:路堤及地基的变形与破坏是相互关联的,路堤出现整体滑动破坏往往伴随大变形。最后,通过对实际工程中的软基高填方路堤进行分析计算,证明采用合适的处治方法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就可以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的稳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斜坡上的高填路堤及其地基稳定性联合求解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序,可方便快捷地对斜坡上的高填路堤稳定性进行验算,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天仙一级公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对路堤填筑高度进行分类,分析了软基路段的地质特征,对低路堤堆载预压优化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得出公路工程有些软基路段是可以不作处理的结论,在低路堤的条件下,不经预压处理断面仍能达到设计的工后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斜陡路堤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填斜陡路堤是山区高速公路最常见的断面型式之一,也是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的难点之一,但《设计规范》[1]仅对其稳定性系数给出取值范围,并未详细阐述影响高填斜陡路堤稳定性的因素关系。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基于室内试验和模拟计算,研究了高填斜陡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表明:路堤填土的选择、路堤断面型式的选择、地面台阶的开挖、地面横坡和路堤坡脚处渗水等均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