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升海洋地理信息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测绘正是伴随航海实践和海上探险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海洋测绘成果,海洋地理信息是人类对海洋进行探索和认知的科学表达,它涵盖从海空、海岛、海面、水体到海底的多种海洋自然地理要素和海洋重力、磁力、水文、军事等专题要素,体现了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为人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海上活动都离不开海洋地理信息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14,(6):8-9
10月21日,为适应船舶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举办了“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以船舶产业为桥梁,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进行了专业探讨。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5,28(3):59
海洋是生命之源,生命因海洋而美丽,人类由海洋而文明与辉煌,海洋是人类的归宿与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7月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投票通过了在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下成立海洋技术分委会的第90号决议,标志着海洋技术分委会正式启动,并决定该分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主席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研究员担任,第一届任期至2019年。海洋技术分委会成立后,将开展海洋观测、资源勘探和海洋保护领域的测试方法、操作规程、设备设施、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为全球海洋调查、观测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流程,推动水下观测系统的建立、海洋能的利用和海洋新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夏元 《珠江水运》2011,(1):110-111
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海洋生产力的竞争,上升为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海洋生产力的开发,上升为21世纪沿海国家的战略选择。美国政府认为,开发海洋科技和开发利用海洋比开发宇宙空间更重要。日本早在1970年就把海洋科技列为与原子能、宇宙技术并列的三大尖端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各有韬略,  相似文献   

6.
一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海洋观念,维护海权,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7.
声音     
《珠江水运》2011,(5):34-35
海洋生态的好坏绝对依赖于陆地对它的排海污染物的控制。由于工业化和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石化企业、化工企业等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给我国海洋海、岸环境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海洋生态的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也有充分体现,其中第十四章专门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做了具体部署,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站在海洋强国建设和建设海事强国战略新起点,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提出了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海事队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洁  唐畅唱 《船舶工程》2023,(10):174-180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装备,针对该领域进行技术融合预测,有助于提高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水平,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中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专利数据,运用网络结构洞分析方法识别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并用链接预测方法对关键技术进行技术融合预测,旨在揭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为专利技术组合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3):228-228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杨鲲等人编写的《海洋调查技术及应用》一书,不久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调查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该书以海洋调查的内容和分类为主线,对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海洋调查内容及方法应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并给出了综合应用实例。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从事海洋调查的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蔡一鸣 《水运管理》2008,30(11):9-11
结合马汉的海权论及新世纪海洋的发展趋势,论述构建当代我国和谐海洋观与对海洋控制权益的重要意义,认为在当今和平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能源等资源的竞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出用和平的手段去获取国家海洋控制权益,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战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海洋平台用高强钢的类型和成分,研究海洋平台用高强钢的焊接性,介绍现有的海洋平台用高强钢的焊接方法,展望海洋平台用高强钢焊接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运工程》2006,(B09):101-101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从12个方面、采取43条措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按照意见,“十一五”期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以上,形成蓝色产业体系和临港经济密集区,形成一批海洋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海洋经济强县(市)和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海洋骨干企业,海洋科技进步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海水养殖加工基地、滨海旅游基地、物流集散基地、海洋科技创新与教育基地。基本建成海洋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4.
陈志士 《世界海运》2009,32(6):47-48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人类第二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国际贸易和大宗货物运输的主通道只能是海洋,世界各国未来的竞争也将集中在海洋上,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是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创新航海科学技术,发展海洋生产力日益重要。被称为中国“航海家摇篮”的大连海事大学,  相似文献   

15.
萧春雷 《珠江水运》2010,(10):70-71
海洋和人类两者的关系,经历过最初的畏惧和崇拜,后来的渔人之利和舟楫之便,社会发展至今,海洋对于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也许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血管里的血,我们体内循环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们只是海洋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更是我们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此同时,在海洋治理方面,由于部门责权纠纷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治理工作的步伐远远不及海洋受伤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吕航 《中国船检》2003,(4):22-25
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不绝之声,新当选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在刚结束的两会上奋力呼呈,我国亟需制定并实施“东部大海洋战略”。他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本世纪的整体发展战略,应该是“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大海洋”并举。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造船业面临国内国际大好的发展机遇。发展船舶事业是充分发挥我国沿海临港区位优势的现实选择,对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船舶工业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洋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只有将海洋环境保护融入航运业,减轻和控制海洋污染,尽最大可能避免海洋遭到损害,可持续地、环保的利用海洋才能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和海运大国,1999年出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推行全新的海洋战略,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之路。液体化工危险品码头的安全与污染预防直接关系到港口、码头、海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和海运大国,1999年出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推行全新的海洋战略,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之路。液体化工危险品码头的安全与污染预防直接关系到港口、码头、海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