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利用多通道的振动测试系统,对实际运营的深圳地铁某列车进行车厢内振动实测,了解其实际运行时的振动特性,考察车辆在相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运行速度下的振动情况.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车辆客室振动的人体Z振级,讨论了车辆的垂向平稳性,总结了地铁车辆客室实际振动大小、振动频率范围与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铁的大规模发展需要足量的监测系统设备对车辆进行在线监测,东莞地铁引入部分在线监测系统设备,为车辆运维大数据积累、在线监测技术完善以及智慧运维做技术储备。文章介绍东莞地铁车辆弓网动态监测系统、轮对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车体 360°全车监测系统 3 个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应用情况和试用效果,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必要的功能与效果验证,为智慧地铁运维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地铁车辆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法、结构特点。该设计通过对元器件的选型、电路的优化设计、印刷板的合理走线布局,重点解决了地铁车辆直流电能量的采集计量问题,并通过试验等手段对研制的产品进行了验证并已成功装车运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地铁车辆能耗监测系统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精度高,电磁兼容性好,能满足地铁车辆的电能采集、数据存贮、显示及其通信等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地已发生多起针对地铁车厢的火灾事件,而国内地铁车厢内只设置了手提式灭火灭火器,而没安装自动灭火系统:这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更好地保障车厢内乘客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地铁车辆的工况以及常规自动灭火系统进行分析,并参考国外的最新技术,对自动灭火系统技术在地铁车辆应用提出了新思路及方案,以达到填补国内空白和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减少新造车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提高车厢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目标,采集了各种条件下车厢内的空气试样,通过分析测试,查明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发生源,针对甲苯等的产生开展了研究。文章介绍使用低VOC粘接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新车内的VOC质量浓度,从而改善车厢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客服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的在线检测系统中的受电弓在线监测系统为主要对象,论述其组成结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分析,实时反馈列车受电弓的工作状态;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受电弓故障并立即报警,避免弓网事故的发生。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可以降低受电弓检查的成本,提高受电弓检修的效率,避免受电弓带故障运行,提升运营质量,保证正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地铁车辆车门系统维修模式。此种模式通过采集和分析车门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并结合这些数据对车门系统状态进行诊断,从而尽早识别车门系统的故障和亚健康状态,实现状态维修,以达到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辆轮对尺寸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电客车轮对尺寸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分析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确保系统作用正常发挥和地铁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利用MasCon48P在线监测系统搭建了地铁车辆齿轮箱轴承故障状态监测系统,为实现对在线运营的地铁车辆齿轮箱诊断状态监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行标准中对于地铁车厢内温度场的评价,主要在车辆静止及空载情况下评价室内平均温度及各个测点断面温度差值。通过对某地铁列车的全天跟踪实测,获得运营中地铁列车车厢内的实测温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载与载人时段、不同位置高度以及人员密度等因素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得出了较为合理的车厢温度分布特性,从而为优化车厢内温度控制策略、提高乘客舒适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地铁网络中客流流量和流向的多方位全过程动态监测是提升网络运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也一直是网络化运营中的难点问题。Wi Fi嗅探数据可以对携带Wi Fi设备的对象进行动态跟踪,实现乘客出行时空轨迹的精准化识别。在对Wi Fi嗅探数据的采集原理、采集方法、数据结构、预处理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上海轨道交通Wi Fi采集的嗅探数据质量、数据特征以及数据分析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Wi Fi嗅探数据获取和特征分析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Wi Fi嗅探数据采集和挖掘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采集的数据质量也能满足客流特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辅助系统.地铁车辆的运动特点以及车内人员多,决定了其空调系统的特殊性.从设计实践出发,分析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着重对空调负荷计算、均匀送风道设计、排风帽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重庆地铁车辆的配置以及不同于一般地铁车辆的技术特点,包括车地配合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系统、轻快型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轴盘加踏面的基础制动配置、全列车交叉混合制动、第四代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等。实践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考验,这些新技术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当夏季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客室回风口出现漏水时,将会给车辆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空调在2008年夏季客室回风口漏水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应在空调机组的设计生产阶段对其结构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地铁运营公司运营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光流法视频分析的手段,对地联客流监测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负荷预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敏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4):74--77
分析地铁车站设屏蔽门时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指出空调冷负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客流量及新风量的变化,而二者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变化大。为了实现节能,提出利用地铁既有的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互联信息,统计出某一时段的客流量及所需新风量,据此预测所需空调冷负荷及风量;根据预测结果引入前馈控制,通过变频器调整风量,并微调冷水量,主动适应负荷变化,从而实现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铁车辆客室送风道的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地铁车辆客室多方位送回风系统的概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送风道内流场和客室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多方位送回风系统后:送风道各出口预测风量与理论风量偏差在15%之内,出风均匀性良好;客室人员活动区域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均匀,微风速在0.20~0.42 m/s之间,断面垂直温差在3℃以内。地铁车辆采用多方位送回风系统,既提高了座椅区域与门区乘客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客室中部的风速,缓解了乘客的吹风感。  相似文献   

18.
车门是地铁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与广州地铁三号线项目车辆的车门控制系统比较,分析了广三线北延项目车辆车门控制的功能特点,介绍了车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以旅游功能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轨道交通8号线为例,分析了以旅游功能为主的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特征。针对旅游客流特征,改进了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利用RP/SP(显示偏好/陈述偏好)调查等手段,提出建立旅游客流预测模型的方法。此方法改变了以往只预测各个预测年限工作日客流数据的惯例,提出针对淡季和旺季的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分别进行客流预测,每个预测年限预测4套客流预测数据,为深圳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必要且充足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短期客流高峰、淡季客流大幅减少的现象,开发了灵活编组动车组网络显示屏实时显示系统,可实时显示多种编组形式,解决编组形式变化后人工更新软件或人工进行配置的问题,可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提高动车组或地铁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运行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