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目前我国地铁接触网检测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电客车的运营模式和接触网检测车的检测情况,展望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的趋势,提出打造接触网检测车与电客车一体化联合检测平台的新思路;充分利用已有检测和运营两方面的信息,建立接触网几何参数和弓网动态相互作用参数的综合指标,为指导我国地铁接触网维护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渝贵客车联络线接触网两端存在不同供电方式、不同供电回路的接触网电分段方案进行了优化及实施,确保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讨论深圳地铁蛇口线及环中线刚性接触网拉出值布置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其在运营中对电客车取流质量的影响,提出对刚性接触网拉出值进行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模拟刚性接触网定位点脱落后的情况,对接触网的参数变化、脱落点状态与受电弓技术参数和尺寸参数匹配、受电弓授流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定位点脱落后电客车降速通过故障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江靖  张凯 《四机科技》1998,(4):11-15
DC600V/AC380V兼容供电系统,可以直接由接触网通过机车向客车直供DC600V;在非电气化区段可由原柴油发电车供AC380V电,一个系统可满足两种供电制式,此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车供电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也预示着我国铁路客车供电技术正逐步向国际化、高速化迈进。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铁在电客车运营过程中频繁发生辅助电源系统过电压故障,通过从辅助电源系统的原理方面分析故障原因,并通过从车况、线路、载客量、行车组织、信号控车以及接触网空载网压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得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车辆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7.
针对接触网传统或既有先进电分相存在的许多技术缺陷,介绍了一种“无失压、过电压低”的自动倒相式接触网分相控制的新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能克服拉弧烧线、失压损速、高过电压烧设备等综合技术缺陷”的接触网新型自动过分相装备技术。  相似文献   

8.
接触网主导电回路中的不良作用点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器件温度升高并丧失机械强度,造成承力索断股、联接点断裂等危害,文章通过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采取红外成像技术,实现车载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状态检测系统,完成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状态自动在线检测。并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进行了检测运行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可指导接触网设备维修维护。  相似文献   

9.
针对刚性接触网核心部件汇流排和接触线缺陷项目多、智能化检测手段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智能采集及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的刚性接触网缺陷智能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系统构成、功能及其应用情况。该系统在应用中能自主完成智能化的采集检测任务,实现刚性接触网缺陷的智能检测。  相似文献   

10.
根据 10 4D、F8型电空制动机的结构原理、试验数据和运用中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现行的 5线制客车电空制动机较为明显的性能缺陷 ,并探讨化解缺陷的可能方法 ,以利于客车电空制动机更为安全、可靠地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弓网受流可靠性,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文章给出了一种以运营电客车为平台的在线弓网综合检测系统的设计研究,该系统包含车载设备和地面数据中心,可从接触网状态、受电弓状态、弓网关系状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检测分析,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降低了人工检测频次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一直是困扰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难题之一。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测温片、变色漆、可逆式热感应警示帽等来监视电连接线夹处的发热,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处理编程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电连接线夹温度监控装置.对电连接线夹处发热情况进行移动监测,通过笔记本电脑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发热部位,对预防接触网电气烧伤事故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铁路接触网电分相非正常带电是接触网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基于电压感应原理,实时测量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电压变化,通过zigbee低功耗无线模块实时传送给数据集中采集装置,其接收到多个电压采集单元采集的电压脉宽时间值后,经过相应算法实时计算出当前电压值,再由4G/5G网络实时将接触网电分相带电状况上传至接触网运维监控系统,精准诊断分析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相较于传统电压互感器在线检测,感应电压虽然误差较大,但从接触网安全运行以及成本和应用效果而言,感应电压检测技术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地判断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并快速报警,为铁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铁路供电系统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对接触网检修设备的现实需要,分析多平台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的需求,分别从散热驱动液压系统和作业装置液压系统2个方面设计系统。系统采用传感器、PLC、负载敏感控制、电比例控制等技术,实现多平台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各功能的技术要求。最后阐述系统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15.
德国接触网动态接触压力检测及其缺陷判别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接触网动态接触压力检测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沈阳铁路局接触网动态检测车应用了该项检测技术。介绍该项检测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接触压力缺陷判定和缺陷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理和状态修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接触网管理和状态修系统的各个模块及功能。以Delphi7.0和SQLServer200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C/S模式,建立接触网线路层次模型。对于接触网检测产生的大量结果数据,通过限值管理,采用缺陷判定专家子系统,进行缺陷判断,为接触网维修提供专家意见并产生各类不同报表,以供接触网维修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接触网防雷现状,对接触网雷害和相关防雷技术进行分类讨论,并结合京沪高铁接触网系统防雷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1概述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曲线实设超高值既要满足中、高速客车共线运行的要求,又要体现以高速客车为主的特点,还应预留远期单一高速客车运行的条件。350km/h高速接触网系统SiFCAT350的腕臂安装设计也需满足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宋兴海 《电气化铁道》2023,(S2):79-80+87
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起导电功能的回路称为主导电回路,是接触网电气部分最重要的环节。主导电回路分流是导致接触网设备烧伤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采用绝缘滑动吊弦的区段,主导电回路分流危害性更为严重。本文就主导电回路分流对接触网设备的危害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轨道几何状态是确保车辆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通过对 GJ-6 系统进行轻量化、小型化、分体式等结构改进设计,实现以不同电客车为载体进行轨道动态几何状态的检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时对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的要求,并且通过检测数据可以发现轨道缺陷。此外,该系统可以在运营期间临时搭载在电客车上对轨道进行周期性检测,为轨道维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