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的同步装配线与现代的非同步装配线的对比分析,结合自动装配的技术要求,对步进式同步装配线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步进式同步装配线,既实现了自动装配的功能,又保持了步进式同步装配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刘兴贵 《汽车技术》1993,(10):39-41
摩擦辊轮式非同步发动机装配线运转时,工件托盘以非同步方式在辊轮上移动,可在各装配工位上用停车器停留与放行,互不干扰。工件在托盘上可作两种状态安装,在指定工位上由翻转机使工件改变安装状态。工件托盘通过升降平移装置和90°平面回转装置来实现纵向或横向输送。托盘运行一周完成发动机内部件的全部装配和上下料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商用车车架装配中设置AGV小车,满足车架装配中车架装配线的车架输送和装配线上的线体传输作业。并根据商用车车架装配特点,基于RFID技术,控制AGV小车根据车型定点停车,满足工位器具使用和物流器具的定置,符合商用车车架装配工艺人机工程学规范,实现车架装配柔性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列举几种客车装配线的输送方式,并加以简要分析比较 。  相似文献   

5.
重型汽车装配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机械化输送技术,而重卡轮胎因为直径大、重量重等特点,通常选择辊道线进行输送。本文根据装配工艺流程,阐述辊道输送线的主要部件结构及其特点,并结合公司重卡装配线上的轮胎输送线介绍其设计与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非承载和全承载客车结构特点,针对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超级巴士底盘装配线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驾驶室内饰装配线的结构、工艺布置、现有设备和工装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驾驶室高顶顶盖的结构特点,在现有内饰装配线上增加必要的设备和工装,完成高顶驾驶室顶盖的粘接。  相似文献   

8.
在商用车车架装配中设置AGV小车,满足车架装配中车架装配线的车架输送和装配线上的线体传输作业,根据商用车车架装配特点,先卧铆分装底盘铸件到单根纵梁,再装配横梁至纵梁内侧,进行合梁装配。将AGV小车引入车架装配的合梁工序,并增加带有车架装配定位辅具,贯穿合梁装配的后续车架装配工位,直至车架装配下线。小车上的装置可实现车架装配过程中外宽、对角线、平面度、同轴度等车架质量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此装配线是根据某车型的后桥总成结构(后扭力梁结构形式)设计而成,是一条满足乘用车工厂总装车间33V/H生产能力的后桥装配线。此后桥装配线采用了高效率的非同步柔性双层辊道输送线,便于协调各工位间装配工作的节拍差异;对于关键重要力矩采用了电动伺服拧紧设备拧紧,而且根据后桥总成的结构设计出了不同结构的反力机构,重要力矩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被MES系统读取,保证了后桥装配质量的可追溯性。此后桥装配线通过一种新型的托盘旋转装置及后桥过渡转载装置将后桥总成直接输送到底盘线后桥合装台车上,极大的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该装配线满足该车型后桥能够以33V/H的能力进行生产,保证了该车型后桥装配的工业化。而且可以通过简单改造来适用于各种扭力梁式的后桥总成的装配,后续多种车型的线体共用将极大地降低设备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GM内燃机先进装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引进的美国GM公司内燃机装配线,论述了其功能和特点,并简要地介绍了GM公司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柔性装配线已在国内外新建的发动机装配中占主导地位,其中装配线平面布置以“O”形居多,章分析了“O”形布置的柔性配线的优缺点,结合实例介绍一条直线型发动机柔性装配线,该线克服了“O”形布置的缺点,发挥了直线形布置和柔性装配线的全部优点,又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某柴油机生产装配线的要求,引入并完善汽车产品设计BOM数据管理构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机一体化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该柴油机生产装配线的信息管理、质量追溯及生产控制问题,满足了生产装配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摩擦线在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范围 目前在汽车生产线上,摩擦线主要应用的范围为:焊装白车身到涂装车间的输送和存储(以下简称焊装PBS线),涂装前处理线,涂装PVC线,涂装喷蜡线,涂装到总装油漆车身输送存储线(以下简称总装的WBS线);总装底盘装配线,车门分装线等.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前、后减振器装配线是通过电气、液压、机械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摩减装配过程半自动化,并且采用多台分机完成相应工序的装夹和装配,两条装配线都由日本产C60P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该装配线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而且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及减少操作工人。  相似文献   

15.
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优化总装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工业工程的基本思想,从操作者素质、设备与工具和作业工位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汽车总装配线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提高汽车总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汽车装配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设计汽车总装配线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并列举了选择方案及计算参数的范例,可供中小型汽车制造厂,装配厂,改装厂在设计总装配线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焊装线气动系统的设计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汽车焊装线的自身特点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有关汽车焊接装配线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方法、气路图、气动元件的选择,控制方式及设计计算等内容,结合实践,探讨了汽车焊装线气动系统的基本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F公司后桥装配线为例,针对装配线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等待时间长、忙闲不均等问题,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根据ECRS原则对装配线的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取消不必要的工艺流程,对工人行走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另外,对装配线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用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对装配线改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装配线节拍降低,日最大产能提高,平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提高装配线能力,适应大生产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装配线现状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采用分析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布局、合理设置操作部位、改进工艺等方法提高装配线通过能力,并通过强有力的生产组织指挥和适当的政策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能力,适应大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某汽车变速器装配线为对象,利用三维数字化工厂仿真软件DELMIA/QUEST,对变速器虚拟装配线的对象建模方法、装配工艺仿真环境的规划和搭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配线中存在的瓶颈、不平衡、物流运送不顺畅等问题,并结合实际仿真数据对装配线的规划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得到了较理想的装配线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