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对北方某港口区域特有的吹填砂及下伏浅层软土进行强夯试验研究,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测和施工后的效果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先插打排水板,先期采用低能级夯击,逐步增加夯击能和夯击遍数的施工工艺,有效的改善了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得出可以指导大面积施工的施工参数,也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采用强夯法处理可液化地基过程中的有关单点夯击能和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距及夯点布置等强夯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这些强夯参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其结论可以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波 《港工技术》2007,(5):41-43
强夯法处理饱和粉煤灰地基是有效的,其设计和施工中的主要参数包括单击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夯击击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布置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现场试验,介绍确定参数的方法,分析强夯法处理饱和粉煤灰地基的基本原理,其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型试验,探讨水深对重锤夯击抛石后夯沉率及抛石应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水情况下抛石夯击夯沉率和抛石应力随落距的变化关系。试验研究成果表明:水面与抛石面齐平的情况与有水的夯击效果相近,为缩比尺模型试验中消除边界效应及水深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友军  范孝锋 《中国水运》2007,5(10):103-104
用强夯法对填土进行加固时,在既有夯击能的前提下,夯击次数以及夯间距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工程效果以及工程造价。对强夯施工进行强夯前后对比试验,测量其有效加固深度,并优选夯间距。结合常用的有效加固理论,得出一个与实际情况接近的修正系数a。  相似文献   

6.
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厚度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重锤夯实工艺每层夯实后的厚度不宜大于2m。通过增加锤重,加大夯锤落距的方法增大夯锤夯击能,计算夯锤有效夯击能,将重锤夯实基床分层厚度从传统的2m/层提高到3m/层。马村港区三期散杂货码头工程抛石基床的夯实施工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锤重,加大夯锤落距增加夯锤夯击能的重锤夯实工艺效果较好,平均夯沉率达到了14.62%,施工效率明显提高,节省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场地地基加固处理拟采用强夯法,大面积施工前为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选取2个试验区进行2种不同夯击能的强夯试验。通过对2个试验区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检验,对比分析2种方案地基处理后的夯沉量、遍夯间隔时间、强夯影响深度和地基处理效果,为最终的方案选取和同类场地的强夯法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正  董祥 《水运工程》2015,(11):160-165
以南京扬子石化储油罐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对粉煤灰及下伏的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了强夯试验研究。试验中首先对夯坑周围地表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检测,然后通过室内土工、载荷、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试验表明:强夯采用初始低能量夯击,逐步增加夯击能量和夯击遍数的施工工艺,辅以设置碎石垫层和竖向塑料排水板以及夯点采用梅花形布置的方法,效果明显,使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变形性能显著提高,消除了上部粉煤灰层的液化问题,整体加固效果很好,夯后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预期值;同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获得强夯法加固该类地基土的最佳强夯参数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结合广州南沙港区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对采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后的软土次固结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夯击后土体的主次固结分界不明显,只有在固结压力水平较低、加荷比较大时能够划分主次固结;夯击加固后土体的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有关,平均最大次固结系数约为原状土样最大次固结系数的30%,且存在一个最佳夯击能,使得加固处理后土体的次固结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0.
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重锤夯实施工效率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重力式码头水下抛石基床厚度越来越大、同时爆夯法通常受环境制约不能采用的背景之下,提出对传统的重锤夯实工艺进行改进,即采用超重锤以及较大的基床分层厚度的施工工艺。首先设计了超重夯锤,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夯锤的绕流阻力系数及有效夯击能,再以有效夯击能估算基床的有效加固深度,在此基础上,将重锤夯实基床分层厚度从传统的2 m/层提高至4 m/层。厦门港嵩屿港区抛石基床的夯实施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重锤夯实工艺效果较好,平均夯沉率达到了14.85%,而且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朱本明 《水运工程》2018,(3):161-165
基于港区陆域吹填项目,采用FLAC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了不同夯能、夯击次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对强夯前后杨氏模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吹填砂厚度和下卧软土层分布对夯能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下卧松散砂层,可适当加大夯击能量和夯击次数(7~8击),增加其处理深度和效果;而对于下卧软黏土层,可以适当减小夯击能量并增加夯击次数,以提高加固效果。夯击之后,表层吹填砂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提高,从原来的10 MPa提高到20~40 MPa。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加固复杂地基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锦雄 《水运工程》2005,(9):106-109
结合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强夯试验区现场试验成果,分析在夯击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以及超孔隙水压力随距离、深度、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试验区加固效果进行分析,修正设计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的强夯施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地面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分析了强夯施工时地基的有效变形率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夯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强夯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从而进一步找到了孔压增量与夯点距离的关系、孔隙水压力与深度的关系,及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并通过试夯验证和确定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后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排水固结后地基对消除粗粒料过大的孔隙比、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残余沉降和差异沉降都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外一些国家由于环保政策严格以及开采方式落后等情况,导致重力式码头沉箱结构后方回填所使用的海砂和河砂价格较为昂贵的问题,采用现场试验的手段深入研究快速夯实的施工工艺,提出在沉箱后方采用一定含泥量的廉价开山料作为回填料使用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给出最佳夯击数、夯击安全距离以及相应的隔震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快速夯实工艺可用于重力式码头沉箱后方回填,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滩涂区围垦地地下结构的顺利完工,在淤泥土质或相当于淤泥土质的黏土上做回填作业时,一定选择厚度和透水性好的宕土,并在确定有把握加固深度的情形下,掌握好夯击的能量、夯击的次数、夯击的遍数以及在夯击点的布局上为相对重要的关键技术控制要点,实施后能使沿海滩涂围垦区地基土快速固结与固化,增强承载力,减少地面沉降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下抛石基床在海岸工程中应用广泛,重锤夯实法为抛石基床的主要密实方法之一。针对水下强夯过程中,夯锤受到水阻力影响,无法准确测定夯击能的问题,进行圆台型夯锤在水中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确定夯锤水阻力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为确定不同形状的夯锤有效夯击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强夯置换法综合了强夯加固和复合地基的优点,经济有效,但其夯击能在地基中产生的波场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着冲击作用,常常制约着其应用。采用特殊的小底面积置换夯锤,并采用渐变的夯击能量,应用强夯置换法对码头前沿区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结果证明,应用此工艺,能有效地控制夯击能量对已有码头建筑的影响,处理后的地基亦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深圳市盐坝高速公路B3标土石混填路基强夯加固的成功经验,阐述强夯施工在土石混填中的夯击设备、施工参数、施工组织与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大闩 《水运工程》2020,(8):183-188
动力固结法应用于软基加固工程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参数。开展动力固结法在高地下水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研究,进行大量的现场观测与试验检测,根据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两种动力组合下的软基加固效果。研究表明,动力固结法适用于依托工程,且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4 000 kJ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 m左右,多一遍点夯更有利于提高地基浅层的土体强度,经处理后码头堆场可满足工后沉降小于300 mm、承载力达到200 k Pa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快速液压夯实工艺常用于道路路基、箱涵及管线周边的回填土补强施工,用于大范围回填施工的密实处理的案例较少.目前行业内对其振动影响的情况分析及研究较少,缺乏类似的数据及试验案例.文章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项目为例,通过现场试验,获取了该工艺的施工振动参数,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在夯击能不大于84 kJ,施工间距不少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