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男性,52岁。左腰痛36年。加重3个月。拍片发现双侧肾结石6年。曾在外院应用“磁化水”、“排石冲剂”、“消石散”等治疗,但拍片提示结石无改变,于1991年1月8日收住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肺(一)。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双肾及包块,左侧肾区叩痛(+),右侧肾区叩痛(±)。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红细胞3.79×10~(12)/L,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10.80×10~9/L.分类中性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 ,6 0岁 ,以发热伴左上腹痛10 d,加重 2 d收住院。查体 :T39.1℃ ,P88次 / min,R2 0次 / min,BP11/ 7k Pa,精神差 ,急性病容 ,左肺下野可闻及少许湿鸣 ,腹部平坦、柔软 ,左上腹及中上腹有压痛 ,无反跳痛 ,有肌紧张。肝脾未及 ,左肾区有明显叩击痛。胸片示 :支气管炎。 B超显像 :脾脏厚5.7cm,于脾下极探及一 7.6 cm× 5.2 cm的异常回声区 ,内以低回声为主 ,中间可见不规则小液性暗区(附图 )。左侧胸腔背部探查见液性暗区 ,前后径1.8cm。B超提示 :(1)脾脓肿 ;(2 )左侧胸腔积液。手术所见 :大网膜向左上腹聚集 ,粘连甚紧。…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农民。住院号:26630.因右上腹隐痛伴乏力、纳差1月之主诉于1996年1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24次/min,呼吸刘欢/min,血压12/8kPa,全身皮肤、粘膜无责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右上腹有压病,无反跳痛,莫菲氏征(-),腹部可触及40cm×30cm×20cm包块,下界达髂前上棘水平,呈囊性感,肿块边线不清,肝区叩痛(+),移动性法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10g/L,N0.84;肝功能:TP60.5g/L,A39.1g/L;CEA100ng/L,AFP10ng/L…  相似文献   

5.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6.
<正> 例1,男,29岁。以乏力、尿黄5天,胡说乱语1天入院。往无肝病。神志恍慌,计算力障碍。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肝未及,脾刚及,腹水征(一),下肢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左侧踝阵挛(+),朴击样震颤(±)。总胆红素82mmol/L,黄胆65mmol/L,GPT200μ以上,HB_sAg(-)。诊断病毒性肝炎(急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26岁.左上腹包块2月.于1987年8月20日住院.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肝脏剑下3cm,轻压痛.脾脏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甲乙线8cm.甲丙线12cm,质韧.B超检查:肝脾增大.胸部X线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色素69g/L,红细胞2×10~4个/L,白细胞6.1×10~9个/L,中性64%.免疫功能检查无异常.骨髓呈贫血性改变.初步诊断: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者安某 ,男 ,5 2岁。餐后约 1h突发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渐向全腹放散 ,伴恶心呕吐、并排糊状便数次。 3d后腹胀腹痛加剧 ,呕吐、排气、排便停止。既往体健 ,无外伤及手术史。入院查体 :T 37 4℃ ,P 90次 /min ,R 2 4次 /min ,血压 14/ 10kPa。痛苦病容 ,中度脱水貌 ,腹部明显膨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均有压痛 ,但以剑突下为著 ,且有肌紧张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亢进 ,可闻气过水音。血常规 :Hb10 0 g/L ,WBC 14 6× 10 9/L ,N 0 91,L 0 0 9。腹部X线检查 :小肠积气扩张 ,左上腹、右下腹见数个大…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药物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39岁 ,因“腹痛、呕吐 1 d,四肢麻木、无力 1 2 h”入院。患者因阳萎于 1 d前服用某私人诊所自制的中药粉剂 ,服药后 1 0 h出现上腹闷痛 ,呈持续性、阵发加剧 ,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泻及黑便等。在门诊按“急性胃炎”治疗无好转 ,且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 ,伴烦燥、头痛、心悸、多汗。急查血 K 5mmol/L,Na 1 1 9mmol/L,BUN 1 0 .2 mmol/L,血糖 8.7mmol/L。以“低钠血症 ,糖尿病 ?”诊断收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头晕及阳萎 8年 ,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查体 :T37.5℃ ,P1 58次 /min,R2 6次 /min…  相似文献   

11.
<正> 骨肉瘤常原发在骨骼系统,腹膜后腔极罕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以右上腹包块1年之主诉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与肝下缘分界不清。腹部平片及胃肠钡餐示:肝下方有18cm×10cm×11cm钙化块影,胃、十二指肠降段受挤左移,结肠肝曲受压下移。B超示:肝肾隐窝有19cm×10cm强回声肿块,肝内大小不等之  相似文献   

12.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 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5cm~3之肿块,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10岁。以发热、头痛8天,眼黄3天,昏迷1天,入院。8天前在瓜地进食大甜瓜后,开始发热,头痛,腹痛,频繁呕吐,3天前发现眼黄,尿黄。1天前突然呕血700ml,继之神志恍惚,哭闹,烦燥不安。查体:T38.5℃,BP15/9.4Pa,神志不清,刺激有反应,皮肤微量,巩膜轻度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剑下6cm,脾未及。膝反射活跃,踝阵挛(+),腹水征(-)。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张某,女,34岁,以大小便困难3月,发烧1个月的主诉,于1988年10月22日入院。3个月前出现大便困难,小便不畅及尿频,1个月来症状加重,并发烧,曾用青、链霉素、呋喃旦啶及反复导尿、灌肠等治疗。查体,体温38℃,脉搏112次/min,血压12/8kPa。贫血貌,显著消瘦。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下腹稍隆起,无肌卫征,肝脾不大。耻上可扪及一深在、质软的包块,上界达脐下3cm,下界入盆腔,不活动,轻压痛。左  相似文献   

15.
<正>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在苏丹工作1年余。于1991年11月16日以寒战、高热半天之主诉收住中国驻苏丹医疗队。入院时精神可,体温40.3℃,疟原虫检测阳性,按疟疾常规治疗,3d后体温仍40.3℃,呈间歇性,午后加重,伴寒战,大汗,查血象WBC 30.8×10~9/L,分叶核细胞85%,疟原虫检测仍阳性,X线胸片未见异常。拟诊:①耐氯喹疟原虫感染,②疟疾合并感染待查。改用肌注蒿甲醚,同时静点氨苄青霉素,3d后体温39.8℃左右,查体脾肋下1.5cm,质软,有压痛,疟原虫检测阴性,WBC 28×10~9/L,分叶核97%,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感染骨髓象”,B超提示“脾下端被膜下有一局限的外伤性血肿,脓肿?肝、胆、胰、肾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于4月前左上腹被击一拳,当时无任何不适,近2月来左上腹一直不适,胀疼。根据以上情况考虑“脾脓肿”,加用先锋Ⅳ 4g/d,TMP 0.4g/d,体温渐下降,于病程20d体温37.2℃回国诊治。在北京友谊医院行脾B超、CT、同位素检查,均示“脾脓肿”,脾2/3坏死:奇生虫试验均阴性,后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上腹持续疼、反酸、纳差、消瘦一年,伴间歇性恶心呕吐。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软,上腹正中压痛,肝脾不大,未扪及腹块。Hb100g/L。第一次胃镜检查:胃窦体交界区大弯、前后壁有4个不规则小溃汤,最大直径约5mm,窦大弯粘膜欠光滑,蠕动较差。诊断早期胃癌,病理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一月后二次胃镜检查,体部溃疡愈合,窦部溃疡有所增大,其周围粘膜小结节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女性,19岁,农民,以发烧、发冷、头痛、腰痛、少尿4天之主诉于1984年11月24日入院。以往无癫痫及眼病史。查体:体温39℃,脉搏12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5.3kpa,神志清楚,颜面潮红,胸前皮肤可见散在淤点,球结膜明显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两肾区有叩痛,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1g/L,白细胞16×10~9/L,中性78%,淋巴22%,血小板90×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入院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发热、低血压、少尿三期重叠)。患者入院后经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强心等治疗后,于次日体温降至正常,血压稳定于  相似文献   

18.
<正> 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胃脂肪瘤国内少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女,48岁,上腹部痛疼、不适两年,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每3~4日有少量黑便,曾按胃溃疡治疗无效,于1986年5月13日入院。检查:腹软,上腹部偏左有深压不适感,未触及明显包块。X线钡餐造影示:胃粘膜皱裂规则,柔软,胃窦区小弯侧见5×6cm大圆形充盈缺损区,其中可见黄豆大的钡斑,大弯侧壁柔软。诊断:胃窦部粘膜下平滑肌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者文,34岁。B超发现阻羹结石5年,限责染1年。1年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不向右肩背部放散,发作时食纳、睡眠差,伴频繁呃逆,但无呕吐,经休息后疼痛缓解,劳累后疼痛加剧,疼痛发作时无发冷发热,傅后反复出现巩膜黄染,门诊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巩膜重应黄染,周身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胶有经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化验检查:谷草转氨酶159U/L,谷丙转氨酶133U/L,碱性磷酸醇423U/L,转肽酶190U/L,总脂红质105.3fll'101/L,直接胆红质31.6Pmol/L,肝功多…  相似文献   

20.
<正> 子宫绒癌转移至心脏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经尸检证实.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农民.以闭经7个月引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之主诉按胎盘滞留于1982年10月30日住妇科.阴道出血多时伴有头昏、昏睡、头痛及呕吐.无咳嗽咯血、否认葡萄胎史.体温36.8℃,脉搏1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6/9.3Kpa(110/70mmHg),贫血貌、神清,各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肝脾无异常。妇科检查:阴道通畅,有血迹,前壁膨出,E~+,宫体前位如3月妊娠大,软,无压痛,附件(-),常规化验及胸部透视正常,送Hcg 及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