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了生物柴油PAHs生成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利用Chemkin-Pro软件中的反射激波管模型,模拟了生物柴油对混合燃料燃烧时多环芳烃PAHs ,气相前驱物C2 H2,C3 H3,自由基O ,OH以及低温CO ,CO2生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O ,O H自由基峰值浓度增大,更多的C2 H2,C3 H3被氧化形成稳定的CO2;另外,生物柴油甲酯基中非羰基的氧使更多的碳原子在低温阶段通过OCHO以及CH3 OCO分解转化为CO2,导致C2 H2,C3 H3生成量减小,抑制了PAHs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在丁酸甲酯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添加了详细的NOx生成机理,得到包含214种物质和1 241个基元反应方程式的生物柴油机理.运用均质零维反应器模型,计算了燃烧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ROP(Rate of production,ROP)系数,确定了影响各中间产物生成的主要基元反应方程式.通过ROP分析,阐明了生物柴油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构建甲醇、乙醇、正庚烷(替代柴油)、异辛烷(替代汽油)、癸酸甲酯(替代生物柴油)等内燃机燃料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际燃烧学界和反应动力学界对复杂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简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不同机理简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优缺点.鉴于代用燃料常采用掺烧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由228种组分和1584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甲醇‐柴油 PAHs计算模型,研究了燃料改性方案、空气稀释比以及过量空气系数、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对甲醇‐柴油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柴油PAHs模型能准确预测甲醇‐柴油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温度,甲醇摩尔分数,反应中间产物CO ,CO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着火延迟。通过进气预处理,降低空气稀释因子可以有效降低甲醇‐柴油燃烧过程中 PAHs的浓度;采用氢气、甲烷作为燃料添加剂进行燃料改性可以有效改善油气混合,提高火焰温度和火焰的绝热燃烧速度,有利于 PAHs的氧化分解。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可以增加反应中间产物H和OH自由基的数量,降低芳香烃各组分的浓度;提高反应的初始温度,降低反应初始压力,使得燃烧化学反应始点提前,有利于降低PAHs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应用CHEMKIN-PRO化学反应动力学和Converge三维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DMC(碳酸二甲酯)和大豆生物柴油两种酯类燃料对低负荷下采用"预喷+预喷+主喷"喷油策略的PCCI(premixed charge com-pressed ignition)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DMC-柴油混合燃料机理模型,分析了DMC-柴油和生物柴油-柴油两种混合燃料体系中低温下关于OH的反应流.结果表明:添加含氧燃料后OH生成量及反应系统活性增加,B10燃料(在柴油中添加10% 质量分数的大豆生物柴油)的O H生成量比D10燃料(在柴油中添加10%质量分数的DM C)高,且随生物柴油掺混量增加而增加.D10燃料对反应系统活性的增加作用体现在整个反应系统中,燃空当量比浓区减少,油气扩散情况较好,而B10燃料反应系统活性的增加作用则仅体现在局部区域中,燃空当量比浓区及局部高温区域增加,但可燃混合气区域缩小.相比于柴油,D10,B10和B48(在柴油中添加48% 质量分数的大豆生物柴油)燃料的N O x排放分别升高了6.2%,5.3% 和8.1%,soo t排放分别降低了58.1%,23.5%和68.4%.  相似文献   

6.
采用Horiba OBS-2200便携排放测试仪对一辆柴油乘用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研究其燃用国Ⅳ柴油(D100)及其与10%其它替代燃料的混合燃料,包括生物柴油(B10)、煤制油(C10)、天然气制油(G10)和丁醇(Bu10)时在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CO、THC、NOx和CO2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1车速高于20km/h时,混合燃料的CO排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u10的THC排放增加16.3%;中低车速时Bu10的NOx的排放较低,高车速时Bu10、B10的NOx排放高10%左右;2中低车速(20~50km/h)加速时,混合燃料的NOx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减速时,B10、C10的NOx排放略有升高;3高车速(80~110km/h)时,Bu10的THC排放较高;B10、Bu10的NOx排放在加速时升高20%~30%,减速时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质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掺混比例的柴油/乙醇(C2H5OH)混合燃料的相溶问题,分析了柴油/C2H5OH混合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结合13工况下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合燃料对发动机HC和微粒(PM)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溶剂可有效解决柴油的相溶问题,燃料较低的十六烷值是造成小负荷下HC和PM中可溶性有机物(SOF)排放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燃用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和柴油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BDO和BDG25混合燃料,喷油提前角提前2°时动力性最好;对于BD100燃料,原机的喷油正时动力性最好;随喷油正时提前,3种燃料比能耗减小、碳烟排放减少、NOx排放增大;在高转速时HC和CO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0号柴油混合燃料的NO_x和Soot排放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柴油机参数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燃用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和50%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与原机的NO_x和Soot排放特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柴油机Soot排放降低,NO_x排放增大。EGR的引入使柴油机NO_x排放降低,同时也使Soot排放增加。在1 800r/min中低负荷工况下,大比例生物柴油-0号柴油混合燃料应用于柴油机时,可通过调节EGR率使得柴油机NO_x和Soot排放都控制到与原机相当。  相似文献   

10.
以柴油-甲醇燃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对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的影响规律.将AVL-Fire和Chemkin耦合,构建正庚烷-甲苯-PAHs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并验证,采用Chemkin中的均质零维反应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柴油-甲醇混合燃料不同掺混比、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对多环芳香烃苯、萘、...  相似文献   

11.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关于磁场与化学反应理论的新思路。并且围绕这个主旨,通过研究技术背景,详细描述磁场与化学反应理论的基本原理,设计验证计划与实验,并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也被详细分析,最后总结并展示出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赵仕林  万芳  陈赞  廖洋  蔡莉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7):20-23,43
通过在SBS改性沥青中加入反应性助剂,用化学改性的方法使聚合物SBS中的C=C与沥青中的活性基团发生交联、接枝、加成等化学反应。沥青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含活性基团较多的有机胺类反应性助剂后,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提高了48%,高温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加入含芳香类物质较多的酯类反应性助剂后,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低温延度提高率达到184%。DSC测试结果表明,反应性助剂A和B的加入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提高率分别为22%和8%。同时TGA曲线也进一步证实了反应性助剂能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温度稳定性。SBS和沥青之间稳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形成使沥青的性能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工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也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产业,化工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为了促进化工的全面发展,生产必须实现全自动化。自动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仪表和控制水平上,本文主要分析了仪表自动化生产的主要类型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产易切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相应的易切钢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特钢行业在易切钢的生产过程中亟待提高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ED-5电泳漆的技术特点,并与ED-4电泳漆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的混槽试验,选择了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直接置换方法。在近1年的补加新鲜的ED-5电泳漆过程中,对电泳槽工艺参数及漆膜性能指标进行了跟踪和检测分析,并对ED-5取代ED-4后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化学除磷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的提高,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由于以前设计上的局限,处理后的水质的一些指标达不到新的标准要求。该文主要介绍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在采用化学除磷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说明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在广泛调研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危化品车辆的停车配套及服务区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筛选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性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赋值标准与权重,建立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性评价体系。选取梁金山、鲘门、横石水、忠信和蚬岗5个典型服务区作试点,运用该评价方法判断各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的适应程度,并与实际调研情况比对,说明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结果为高速公路危化品车辆的停靠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气酸沉降对混凝土侵蚀的化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昌永  温丽 《公路》2007,(11):187-189
利用化学反应推导方法分析了大气酸沉降对混凝土的化学侵蚀机理,得出了混凝土与大气酸沉降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结果表明,所有反应产物均分别以溶解型化学腐蚀和膨胀型化学腐蚀这两种方式对混凝土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爆震受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耦合在一起,直接在内燃机上对各因素进行解耦进而研究单因素对爆震的影响几乎不可能。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G方程火焰面模型建立了长方体燃烧弹内的爆震燃烧三维C FD模型;然后在该模型基础上把初始压力、初始气温和初始壁温(末端)设为独立变量,系统地研究了各变量对正庚烷与空气混合气的爆震界限及爆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压力不高于0.25 M Pa时,初始气温和末端壁温在300~700 K之间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发生爆震;当初始气温不高于450 K时,初始压力在0.2~0.5 M Pa之间、末端壁温在300~700 K之间无论如何变化也都不会发生爆震。同时发现最大压力振幅可作为发生爆震与否的判据,本研究中只要最大压力振幅不高于0.02 M Pa即不会发生爆震。  相似文献   

20.
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原理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物理方法改性沥青中高聚物的相态特征和沥青改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化学网构的方法实施沥青改性,即在高聚物改性沥青中通过活性剂使分散在沥青中的高聚物分子起化学反应,以化学键的形式在高聚物分子链之间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使高聚物宽广的粘弹域和优异的粘弹性能优势在沥青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沥青路用性能的目的。化学网构的形成通过显微镜摄相、沥青性能的变化和红外光谱图的对比分析得到证实。详细探讨了化学网构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及性能特点。最后采用美国SHRP成果评价方法对化学网构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沥青采用这种方法改性后,路用性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效果较物理改性明显,体现出该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