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道港口》2008,29(1):20
本刊从中国航海学会获悉,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近海动力环境中粉沙运动规律的研究》获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研究近海动力环境较强情况下的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提出了分3层来描述粉沙质海岸泥沙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的运移形态的新理论;依据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机理,建立了粉沙质海岸大风浪下无掩护航道泥沙淤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据交通部专家组鉴定,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多因素数学模型及卫星遥感在复杂河口治理研究中的应用》,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4月9日接到鉴定证书。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据交通部专家组鉴定,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天津港东海岸一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是于2008年4月9日接到鉴定证书的。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据交通部专家组鉴定,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辐射沙洲海岸深水港开发建设涉海关键技术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4月9日接到鉴定证书。  相似文献   

5.
<正>《近海动力环境中粉沙运动引论》一书出版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赵冲久、杨华编著的《近海动力环境中粉沙运动引论》一书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参阅大量国内外学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水槽实验、现场资料分析验证、工程经验总结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粉沙质泥沙的运动规律,粉沙质泥沙运动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07,28(1):71
本刊从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获悉,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于2006年12月23日在天津主持召开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航电枢纽下游水位降落预报及治理措施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意见认为,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完成的该项研究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信,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08,29(1):76
据已公布的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技奖”表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研院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近海动力环境中粉沙运动规律的研究》获一等奖,《天津港防坡堤延伸工程方案模型试验研究》和《高坝通航中间渠道和渡槽的尺度及通航条件研究》获三等奖;该院参与完成的《天津港岸坡与接岸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和《汉江(陕西段)航运关键技术研究》分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王芳萍 《港工技术》2009,46(4):43-43
日前.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大学参加完成的“粉沙质海岸港口泥沙淤积理论及减淤措施研究”课题,通过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07,28(1):47
本刊从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获悉,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于2006年12月23~24日在天津召开了“高坝通航中间渠道和渡槽的尺度及通航条件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意见认为,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完成的该项研究,采用现场调研和国内外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数值计算的技术路线,以龙滩通航建筑物两级垂直升船机带中间渠道和渡槽方案为依托工程,同时针对山区河Ⅳ、Ⅴ级航道的高坝通航中间渠道、渡槽和船厢尺度及通航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信,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所提出的“不同类型中间渠道和渡槽尺度的确定原则和最小断面系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依托黄骅港和京唐港区等重大港口工程建设,系统地开展了粉沙质海岸泥沙水力特性、运移形态、淤积规律、航道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解决了粉沙质海岸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黄骅港、京唐港、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以及国外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印尼AWAR电厂码头等港口工程中,研究成果纳入《海港水文规  相似文献   

11.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受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于2008年4月17日组织有关专家对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完成的《港口散货堆场防风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05,26(4):232-232
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港口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经过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努力,已完成合同规定的研究开发任务。2005年7月28日,港口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鉴定验收会在泰达会馆召开。由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验收委员会出席了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国家工程院院士谢世愣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由交通部科教司巡视员仉伯强担任。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7,28(1):4
2006年12月26日交通部科教司在天津主持召开了交通部应用基础项目《三维破碎波波浪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意见认为: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完成的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为:(1)提出了三维破碎波浪与任意形状建筑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采用交错网格技术、两步映射法、部分单元法和曲面组合法等数值计算技术和方法,成功地建立了三维破碎波浪数学模型。(2)提出了二相流概念在波浪模拟中Heaviside函数的新形式。采用该方法计算的压力分布场满足理论分布,保证了在波浪运动模拟中能得到精确的压力值,避免数值震荡、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可靠,具有创新意义。(3)模型建立了在二相流概念下的小振幅波、斯托克斯波、椭圆余弦波、孤立波和线性不规则波的造波方法;并采用相应波浪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水体在方箱中震荡和波浪与大直径圆筒作用的理论解及波浪越潜堤的试验结果分别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有很好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性;模拟的波浪与理论解相当吻合,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波浪的反射、绕射和非线性变形等特性。(4)采用卷破波和崩破波与直立圆筒作用的两组物理模型试验对该模型破碎波情况进行验证,分析了破碎波与直立圆筒作用的压力分布和流场分布,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的波高分布和压力分布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07,28(3):211-211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研所获悉,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研修班于2007年4月14日-15日在天津召开。19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及依托单位归口管理部门40多人参加了研修班,研修班邀请了科技部、部人劳司、规划司、西部办、中交建设集团、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交通部科教司张延华副司长在研修班上做了关于“总结经验锐意创新开创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新局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2):88-88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2009年4月,伴随着愈来愈浓的春意,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迎来了自己35岁生日。三十五年来,天科院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十五年来,该院在水运工程科研领域逐渐形成了11项特色专业并取得了创新技术成果: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撰写的《海岸河口工程研究论丛》第一期10部著作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10部著作为:《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及航道淤积机理》、《波流耦合下淤泥质海岸水沙运动三维模拟》、《基于薛定谔方程的非线性波浪传播理论》、《港航工程泥沙淤积计算手册》、《海岸河口数学模型》、《辐射沙洲建港技术研究》、《粉沙质海岸  相似文献   

17.
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利用山东潍坊现场沙(d_(50)≈0.0813mm),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的运动特性、床面形态、起动特点及输沙规律等,为分析研究粉沙质海岸的泥沙问题提供了基本数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28日,国内第一座无反射造波机实验水槽在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举行了落成庆典及剪彩仪式。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张敬所长在庆典仪式上介绍了有关无反射造波机实验水槽的情况。交通部水运司李永恒处长,交通部科教司邹力处长,王焱处长;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6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在天津主持召开了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完成的"侵蚀性粉沙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实测、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废黄河三角洲侵蚀性粉沙质海岸的演变规律、建港条件、港口总平面布置及防护建筑物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信。该项目主要成果在创新性方面的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07,28(6):438-438
本刊从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共建学科点及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于2007年12月6日在重庆交通大学正式签订。此次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与重庆交通大学的合作,拟在学科建设、科研、生产和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