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石武客运专线某梁场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某箱梁预制场的建设经验,重点介绍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详细介绍了梁场选址的原则,根据制梁设备配置、制梁工序、制梁周期及梁场制梁效率等确定制梁台座数量的方法,根据箱梁在存梁台座上最少存放时间及梁场每天产能确定制梁台座数量的方法,制梁台座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移梁方法和设备的选择,为正在进行的客运专线施工中箱梁预制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台座设计前对梁场范围进行加密地质勘探,根据勘探结果确定管桩复合地基方案,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提出初张拉阶段梁体自质量荷载仅60%集中到台座两端,另40%在制梁台座中间均匀布置,并据此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和制梁台座底模基础设计。从沉降检测结果及现场实际使用情况看,辛集制梁场制梁台座稳定可靠,沉降量在允许范围,满足使用要求,制梁场台座设计科学合理,可为其他梁场台座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梁场制梁台座地基基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哈大昌图梁场制梁台座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台座设置沉降缝的设计方法,此方法可有效减少台座连续墙中的配筋量,从而大大降低制梁台座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所采用的力学模型的欠缺,提出可通过相关测试及计算进一步优化制梁台座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优化客运专线梁场制梁台座的地基基础设计,以哈大客运专线昌图梁场的制梁台座为研究对象,通过埋设于其中的混凝土应力计,测试了制梁过程中梁体对台座基础的作用力,以明确台座基础在梁体预应力张拉前后两个阶段的受力状态。通过相关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制梁台座在两个阶段中3个承台梁的横向与纵向的受力分配,建议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30 kPa时,制梁台座的地基可采用天然地基。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 kPa,可采用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达到130 kPa以上;对于软弱土层,则可采用桩基础做条形承台梁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顶推施工PC连续梁的一种新式制梁台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用于 PC连续梁顶推施工的新式制梁台座系统 ,指出其与传统制梁台座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桥梁结构大量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因竖横向刚度大,抗扭性能好而在桥梁结构中受到广泛使用。对梁场生产线布置、自动化养护工艺、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等进行研究,改进了箱梁预制工艺,缩短了制梁台座的使用循环周期,提高了制梁效率。该技术成果在某客专梁场试制成功并获得了推广。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箱梁制存梁场的布置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客运专线箱梁制存梁场的布置作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制梁台座及存梁台座基础的加固处理作了详细的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道部重点科技研发课题《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工业化研究》成果和2006~2008年国内数十处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经验,从制梁台座设计理论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制梁台座的设计标准、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论述,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石武客运专线驿城制梁场整体规划与设计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石武客运专线驿城制梁场建设经验,从梁场选址、梁场规划布置方式、制梁台座数量确定、存梁台座数量确定、制梁设备与工装的投入、梁场的建设等方面,重点介绍梁场规划、设计、施工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梁场规划与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使梁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使梁场临建快速的完场并投入预制梁的施工中。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预制梁场建设软基处理具体措施,侧重介绍软基地区预制梁场建设中制梁台座的设计方案和荷载验算过程。通过检测,对制梁台座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从而对施工质量效果做出评估,为后续工程的施工、预制梁场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梁型,制梁场建设是u型梁建造的基础工作。结合制梁场设计经验,对u型梁预制工艺流程、规划关键参数确定、规划与平面布置、主要土建结构物设计等组成的工艺设计技术予以论述,以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制梁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秦沈客运专线570t箱梁制架设备的转场方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秦沈客运专线 5 70t箱梁制架设备复杂 ,体积大 ,质量大。安全和高效是转场方案的基本原则和主题 ,围绕以上两点对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的解体及运输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广梅汕铁路梅溪特大桥32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槽型梁采取现场浇注制梁后顶推和现场预制后采取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案及制作槽型梁的施工工艺,通过该工程实例说明在不便使用架桥机或巨型吊车架设的铁(公)路桥梁时,均可采用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轨道交通3号线改造工程中,如何在最短的中断运营时间段内安全可靠地实施换梁,是改造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从确保轨道交通运营、降低对城市交通和铁路运营的影响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吊老梁移新梁、提梁机换梁、南侧制梁北侧落梁、北侧制梁南侧落梁等四种换梁施工方案。在对不同的换梁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后,推荐提梁机换梁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受力分析研究及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信文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2):51-53,64
研究目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既施工便捷、节省投资,又可极大改善桥梁的行车舒适性,应用愈来愈广泛,需要对这种连续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利用结构计算程序,掌握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同时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与其他类似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经济指标。 研究结果:解决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计算的难点和要点,达到了预期目的。 研究结论:应该将现浇整体化层作为受力单元进行分析;墩顶连续段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要求;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的预制空心板部分应该按照A类或B类预应力构件设计要求设计;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在中等跨径连续梁结构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结构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6.
国内轨道交通高架桥标准梁设计的回顾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标准梁式的选择在高架线设计中极为重要。介绍了箱梁、工形组合梁、槽形梁三种典型梁式的特点和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探讨了简支和连续两种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工业化建造,实现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针对传统剪力钉均匀满铺建立的等效刚度理论不能反映群钉集中布置时组合结构受力特性的问题,以跨座式单轨交通为研究背景,设计制作群钉连接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轨道梁,进行装配前的钢梁与装配后的组合梁固有频率、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曲线对比分析,研究群钉连接组合梁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钢梁、组合梁实测竖弯固有频率分别为29.9和32.2 Hz,混凝土板的叠合使组合梁固有频率较钢梁提高8%;组合梁内同一截面高度的钢梁和混凝土板变形不协调,混凝土板应变显著大于钢梁,是钢梁的2.5~2.8倍,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组合梁实测等效竖弯刚度随作用荷载变化呈非线性特征,简支边界条件下,实测等效竖弯刚度为理论值的0.9~1.1倍,跨中集中荷载小于500 kN时实测等效竖弯刚度大于理论值,而大于500 kN时实测等效竖弯刚度小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18.
依托唐山试验线曲线半径为100m的17.7m+27m+17.7m斜弯连续梁,对中低速磁浮线轨道梁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为了满足车辆限界和轨道安装及承轨台预埋件的要求,连续曲梁截面斜置,构成复杂的空间扭转曲线箱梁。轨道梁桥面与轨道采用承轨台上置式连接方式。为了增加轨道梁的横向稳定性,采取了增大梁宽、加大支座横向间距、设置拉力支座等构造措施。根据连续曲梁的受力特点,建立空间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参考相关规范,讨论了轨道梁刚度和动力特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悬挂式单轨已取得一定应用,但对轨道梁结构设计参数取值缺乏系统性研究。对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的结构进行探索性设计和计算分析,在能满足各评定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轨道梁的合理跨度、梁板厚度和加劲肋间距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轨道梁的稳定性、应力、变形。研究不同跨度、梁板厚度及加劲肋间距对轨道梁强度、变形及用钢量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轨道梁的优化设计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变速移动荷载模拟车辆变速过桥,建立车轮加弹簧—阻尼器—簧上质量和均布质量2种变速移动荷载下欧拉梁的动力分析模型,并推导其运动控制方程。运用数值分析,研究简支梁在不同上桥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匀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荷载以不同的加速度变速过桥时,桥梁的跨中挠度时程和动力放大系数曲线与匀速过桥时相似;变速移动荷载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与荷载上桥初速度、加速度以及桥梁跨度等因素有关;移动车辆荷载使梁发生极大动力响应的上桥初速度出现在若干速度点上,是不连续的;跨中挠度不随移动荷载加速度的变化单调变化;简支梁跨度越大,变速移动荷载对跨中挠度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