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水运发展的情况和水运在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出大力发展,水运必须优先发展和保护航道,要把航道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保护航道和航道设施不受侵害,保障航道畅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运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和尽快出台《航道法》。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06,27(4):226-226
2006年6月29日上午,《金华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评审会在兰溪市举行并通过了评审。根据规划,金华航运腹地的货物可通过水路向东经杭甬运河直达宁波港;向两经鄱阳湖进入长江,大大缩短了到达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城市的距离;向北经钱塘江、京杭大运河与江浙沪江南航道网相连,可达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市;金华内河航运可以说是江浙沪江南航道网的拓展,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因而,随着富春江大坝船闸通航“瓶颈”的有效改善,将会给金华水运带来一个大发展机遇,金华航区也将因此而掀起水运建设的高潮,届时,原已弃水走陆的货运量,尤其是大宗物资将会重新步入水运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
寄语2011     
作为《大公报》派驻水运大省江苏的记者,我对航运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一叶知秋,江苏拥有的内河航道占全国的1/5,运输船舶艘数占全国近1/4,江苏航运经济的盛衰亦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4.
30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的水路交通创造出不折不扣的奇迹,其间进行了水系航道的构通,调整运输方式,发展海洋运输,开发建设深水港区,船舶趋向大型化、专业化,水路运输蓬勃发展,浙江已从水运大省迈进水运强省。  相似文献   

5.
促进长江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靓 《中国水运》2011,(3):16-17
从分析长江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并结合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倡低碳水运、发展现代物流等水运可持续发展有关热点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促进长江水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水量充沛、终年不冻,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干线航道流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路运输大通道,是我国内河"两横一纵两网"高等级航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撑了沿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志强 《中国水运》2006,6(6):180-181
构建和谐航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运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江苏航道实际,结合本部门、单位党员队伍的实际,阐述了和谐航道的基本概念、构建和谐航道的重大意义,分析了航道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对如何破解和谐航道建设难题以及发挥党组织、共产党员的作用构建和谐航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港口规划     
《港口科技》2006,(6):43-44
<正>江苏百亿投向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江苏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100亿元以上的投资,重点建设苏北运河“三改二”、苏南运河“四改三”及船闸扩容工程;加快打通芜申线,全面整治锡溧漕河、苏申外港线、申张线、锡澄运河等干线航道等。重点打造江苏运河干线航道新时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其中水路运输因其运载量大、运输距离远、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继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输方式。不过,水路运输因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运输,不可避免会受到航道条件的制约,因此做好航道的建设整治,对发展我国水路运输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航道的建设及整治对水运经济的影响,分析在水路运输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航道条件,提高水运能力,促进水运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跨6省(区)的珠江水系,上下游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航道等级、投资规模、建设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条块分割、分散管理的航道管理体制很难将这些巨大的差异求同存异协调统一,导致多年来,滞航碍航节点得不到有效解决,航道不通不畅现象严重,与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严重不相适应,影响了珠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制约着水运经济的发展。加快建立由交通运输部统一的珠江干线航道管理体制,形成省级相对统一的航道管养体制,是确保珠江航运畅通、加快水运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浙江省“水运强省”战略的实施以及杭州市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迈进,发展钱塘江水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钱塘江受潮汐和富春江大坝的影响,其发展潜力非常有限,维持现状是明智的选择;一种意见认为,钱塘江应疏通千吨级出海航道,实现杭州水运发展质的飞跃。经过近年来的调研,笔者也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1.
作为广西内河西江最大支流的黔江,水运近年来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航道等级和通航环境没有跟上。本人就如何搞好航道建设,改善通航环境,促进黔江水运业的发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水运管理的体制多变,且省与省、市与市之间不一致。如江苏省的水管机构,在省交通厅下设有航道局、运管局、港监局三家。而航道局内有一大批从事航道养护的工程队伍,运管局是水陆统管,港监局则同时挂有船检局、水上稽查总队的牌子。这三家都是事业单位,又自成系统,有“腿”向下伸到市、县,甚至乡镇;而隶属关系又不尽一致,条条或块块有侧重。总的特点是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政出多门、内部打架、职责交叉、重复收费,影响水运生产的发展。专业公司和个体业主都不堪重负,向往兄弟省市的“一个头”管理。而现有省市…  相似文献   

13.
寄语2011     
《珠江水运》2011,(1):32-33
作为《大公报》派驻水运大省江苏的记者,我对航运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一叶知秋,江苏拥有的内河航道占全国的1/5,运输船舶艘数占全国近1/4,江苏航运经济的盛衰亦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4.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20-22
广东省建设水运强省,航道建设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东省航道系统的"十二五"项目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启动。航道是水运发展的基础,只有建设好、保护好航道才能发展水运。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没有现代化的航道,就没有低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水运。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  相似文献   

15.
曹洪梅 《珠江水运》2011,(11):20-22
航道,作为支撑水路运输的四大要素之一,在水运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如础石般扎实的话题,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航道是水运发展的根基之所存,航道投融资的规模决定了水运发展的格局;航道建设不到位,规划再完美,也只能落于一纸空文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运》2006,(9):57-57
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是江苏省交通厅所属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受省交通厅委托,主管全省内河航道(不含长江)及交通部门所属船闸的建设、养护、规费征收和航政管理等工作。江苏得水独厚,水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共有大小河道2900多条,天然湖泊近300个,内河航道总里程2.48万公里,占全国的1/5,密度24.2公里/百平方公里,均列全国第一。其中等级航道7591公里,四级以上干线航道1827公里.分别为:一级航道392公里,二级航道201公里.三级航道544公里,四级航道690公里,五级航道977公里,六级航道2230公里,七级航道2557公里。江苏优良水运资源全国首屈一指,万里长江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穿南北,并且这两大水运主通道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区段都在江苏。长期以来,水运在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境内常年有沪浙鲁豫皖鄂等13个省市的船舶航行,2005年共完成水路货运量2.93亿吨,  相似文献   

17.
汪锋 《船海工程》2003,(5):50-51
综合分析淮河流域航道条件、水运货物、水运设施现况,指出淮河流域的航运要求运价低廉、运输量大,而小型船队的特点正好适应淮河流域的水运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两项关键工程——南北港分汉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的实施整治摆上了交通部及所属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工作日程。1月28~29日,由交通部规划司主持,60多位来自北京、江苏、上海的水运规划、水利建设、航道管理和港口海事,以及环保等部门的主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对遏制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不利变化及改善航运条件的工程方案进行“诊断”,审定了治理工程方案。由此,一个关系到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发展,关系到南北港分汉口周边重要产业带码头水深相对稳定,乃至关系到整个长江航运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将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9.
金华水运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金华兰溪港是浙江省“水运强省工程”建设中的七个主要港口之一。本文从地理位置、货物运量、运输价格以及港口、航道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金华水运的潜在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作为水运基础的航道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水运发展。本文试图从航道管理角度讨论如何推进水运发展,从而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