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文中结合“绿色交通”理念,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针对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不足,利用层次分类展开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这一体系更加有利于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轨道交通和BRT的兴起,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如何协调轨道交通与BRT线网规划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和BRT特性比较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BRT线网规划协调的涵义、重要性和研究内容,并对两者线网规划协调方案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要处理好线网规划协调影响因素、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交通发展方式、面向城市公交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规划、建立有效的公共参与机制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3.
交通系统布局以空间布局以及内在的空间组织为基础,空间组织思维始终是交通系统规划布局的核心。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乃至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重点已逐步转移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在重视轨道交通自身网络化布局、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系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机械式、偏重形态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思维,忽视、弱化了轨道交通布局对空间组织效能的提升作用。通过揭示现实存在的轨道交通线网与空间组织脱节的问题,基于交通与空间协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应把握的空间组织思维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引领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现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备选集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模型.考虑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因素,以直达客流、线路数量、建设成本、线路长度等作为线网布局的特质因子,建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数学优化模型;根据模型多决策变量的特点,采用免疫克隆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市的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模型算法合理、实用,可为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提供良好的定量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溢出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道路建设的程度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分析了目前国内采用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溢出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模型。在保证规划年城市道路网能维持一定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测算出城市交通总需求相对于道路供给的溢出量,将溢出交通需求换算成客运量转由轨道交通承担,利用轨道交通线网的负荷强度指标进而可确定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2020年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按出行需求推算的线网规模为103·68km,从财政实力"可能"的角度分析为66·32~94·74km,基于溢出交通需求推算为95·89km,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提出的测算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6.
江永 《城市交通》2012,(2):7-14
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的要求出发,结合《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年限、范围、依据等编制要素展开探讨.围绕温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提出应注重对城市、综合交通、轨道交通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一体关系的分析,强调形成多位一体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6,(4):28-29
未来20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据预测,最近10年内,全球轨道交通3/4的投资将集中在中国。当前,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步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扩建或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AFC系统虽然是轨道交通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和乘客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也为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数据。  相似文献   

8.
灰局势决策在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确定指标的权重向量。在此基础上引入灰局势决策理论,并提出三种目标极性,对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优化决策,这对灰局势决策在更多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中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几个对线网规划总体效果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规模预测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结点的设置与合理分布。总结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并以此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大量、快速、公交化的优势,缓解和改善城市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及成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带来的客流规模及分布的变化,有必要对线网客流变化趋势及成长规律进行研究。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IC卡数据为基础,从客流量的空间、时间分布等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分析轨道交通新线开通产生的诱发客流和转移客流,揭示新线开通对既有线路客流分布的影响。最后,从线网规模、线位、线网布局等方面归纳轨道交通线路及线网客流成长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适当的发展规模与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面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在分析总结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的匡算方法基础上,并对以城市面积及估算轨道年客运量综合计算法进行改进,提出综合因素法。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匡算方法在合肥市应用的结果;说明综合因素法适合应用于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继续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到2010年建成255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力争各区都有轨道交通覆盖,注重做好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相互衔接,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广佛、广珠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积极参与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改善广州与珠汀三角洲城市的交通联系,增强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四向广州地铁“十一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将给广州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与变化?市人大代表、地铁总公司总经理卢光霖这样回答记提问——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交通》2005,(6):10-1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而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需要,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交通拥挤越来越成为一个亟等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的运量、运速、造价,占地面积、限制坡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得出不同规模与特点的城市应选择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以供各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和灰色系统相关理论的介绍,提出了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灰色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比较各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来区分各方案的优劣,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能提高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该方法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和分析,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当前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线网规划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利用全部信息,使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复杂的方案能够有序排列出优劣次序,且能使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城市轨道线网规划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主观原因而造成的评价偏差.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介绍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优点和评价步骤,此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瑶宏 《轨道交通》2011,(11):36-39
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快捷有效并且安全的运输模式,成为各中小城市交通建设的首选方案,甚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呈大规模、多线路、网络化的特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大多处于城市繁华地区,工程地质复杂,地下管网密布,建设安全风险大,各类事故不断。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特殊的环境,一旦发生严重事故不仅会使公众和社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还会有损城市和政府的形象【2】。因此,如何加强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设科学、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轨道交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合理线网规模匡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的交通需求以及线网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两个方面,对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进行了匡算。并结合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匡算结果,提出了石家庄市主城区轨道交通近期和远景线网规划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武汉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思路、方案与技术特色,并对规划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强调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确保骨架线网结构的稳定性和规划的延续性;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结构协调统一;应串联城市主要客运枢纽.适应高速铁路客运带来的"同城化"要求,打造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综合换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