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并联高架路岛式车站的阶梯形站台及换乘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梯形的岛式站台可以提供较多的停车道及停站位置,可以避免停站车辆之间互相干扰及停站车辆对在快速行车道上行驶车辆的干扰,利于充分发挥并联高架路的运输能力。阶梯形的岛式站台尤其适合构成停站车辆较多,上站、换乘乘客较多的立体十字交叉换乘站、立体叠摞换乘站。该文介绍了岛式车站的阶梯形站台及换乘站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高架桥的连接工程,及其所用的变高度鱼腹式预制混凝土梁的特点,新老结构连接的方法。还介绍了市内新地铁工程中地面上跨线高架结构站台的特点,包括所用的梁与站台结构。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快速公交(BRT)一期走廊位于安宁七里河区,是亚洲发展银行贷款兰州城市交通项目的重要组成.系统全长12.3km,设站15对,于2012年12月投入运营,整合配置7条BRT线路,投入运营车辆70台,日均运输客流29万人次.根据沿线客流分布特点采用了“快速通道+灵活线路”的运营模式,创新性地设置了同向岛式站台,允许相同方向车辆双侧停靠,这个创新的设计提供了与传统平行式站台几乎相同的客流运输能力,但可以缩短一半的站台长度,而只需增加1m的站台宽度.兰州BRT的另一特点是利用了BRT系统的升值潜力,成功引入私人投资商对BRT沿线地下商场进行投资和同步建设,在解决行人过街和进出站需求的同时,又有效提升了客流和带动了地块开发,对于国内中等规模城市在较窄的道路实施BRT系统提供了较大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嵩 《隧道建设》2011,31(3):345-348,353
为解决大连地铁2号线交通大学站降水、堵水问题,从安全方面考虑,通过分析A,B版设计方案,解释方案变更原因,从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经济评价等方面阐明暗挖结合外挂分离岛式车站存在的问题。引发对特殊地质下的地铁车站设计的思考,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中能够引起重视并做出更加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并联高架路是一种车辆在高架道路上逆向行驶,主要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道路。地面道路与并联高架路联系的匝道设在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岛式车站站棚的立柱设在岛式站台的两侧,这样岛式车站内空间宽敞,站棚受力合理,结构稳固,适合在站棚下安装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接触板。  相似文献   

6.
孙家骏  华剑烽 《交通科技》2011,(Z2):161-163
通过对公交站台覆盖率的讨论,对以往站台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提出计算模型和公式。最终得出要提高站台覆盖率,就要尽可能合理地降低线路间距和站台间距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张彤松 《隧道建设》2020,40(7):1011-1016
城市核心区的地铁换乘站一般位于繁华地带,车站规模较大、附属建筑较多,且受到线路3站2区间方案的制约,车站方案设计复杂。如果换乘站的其中1条线路设置了小交路,则车站方案设计难度进一步加大,小交路清客的瞬时集中客流与进站、候车、换乘客流形成对冲,增加客流组织难度。以常规的2线十字交叉换乘站为例,通过分析清客过程中的4种工况,采用静态计算方式分析清客状态下的侧站台占用宽度。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小交路时,采用静态计算的站台宽度较正常情况大,同时,由于客流对冲形成的客流无序状态将进一步加剧侧站台的压力。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加宽侧站台和增加1个侧站台2种方案,并建议尽量避免将小交路设置在客流量较大的换乘车站。  相似文献   

8.
快速公共交通作为1种新型的公交模式,因其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已被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济南中央岛封闭站台式BRT-1采用封闭式站台,具有BRT专用车道,相比常规公交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然而BRT-1车辆在运行中也存在诸如运行速度相对低下等问题,采用人工调查及便携式GPS调查数据,从行车速度特性曲线,站间行程速度与全程行程速度以及时变特性,空间特性方面对行车速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济南市中央岛封闭站台式BRT-1车辆运行方案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某标准侧式站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城际铁路高架站桥建合一车站站台梁详细设计的特点和施工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0.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9,39(5):795-801
为解决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设计方案普遍存在的土建造价高、空间浪费大、换乘比例受到一定限制、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联络通道设置不方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5、9、12 m 3种地铁车站站台层中间线路的左右中心线间距方案进行比选,选取12 m线间距方案为综合最优方案,扩大后的空间可设置设备用房或换乘站台;同时,根据实际换乘客流情况,选择合理的地铁线路左右线布置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可知: 通过采用新的布置方案,此类同站台换乘车站前后区间均可采用盾构法施工,不需要在区间设置竖向联络通道,从而可以减少明挖车站长度,降低车站和区间的综合造价,同时减少区间的平面交叉,降低施工风险;增设换乘站台的方案还可以增加车站同站台的换乘比例。  相似文献   

11.
陶岚  李慎奎 《隧道建设》2015,35(6):565-570
根据规划要求,武汉地铁8号线需引入规划华侨城。华侨城紧临东湖风景区,是8号线主方向的突变点,为解决8号线与华侨城结合换乘的困难,结合梨园站设计实例,通过分析车站周边的控制因素,探讨支线独立运营与共线运营模式下,行车组织是否满足要求,研究叠岛、一岛一侧和双岛3种换乘方案下,车站在规模、换乘功能、造价、区间对东湖风景区的影响、交通疏解及施工风险等方面的优缺点,确定适合本站的换乘方案,使华侨城支线与地铁8号线良好地覆盖了周边区域,有利于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地铁主线与支线换乘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双平  高志宏 《隧道建设》2020,40(3):352-363
为解决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问题,以南宁地铁5 号线金桥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土-地 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边界效应,并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与土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 1)模型箱箱壁所设置的聚 苯乙烯泡沫板边界能消除边界上波的反射与散射,其效果比较理想; 2)对于模型地基,其加速度响应随着埋深而减小; 3)水平向地 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模型各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表现为底板最小、中板居中、顶板最大,而竖向地震作用下底板的峰值加速度 响应大于中板。震害观测表明: 模型地基发生局部破坏,车站结构模型在顶板与侧墙处、中板加腋处产生较多细微裂纹。  相似文献   

13.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14.
分离岛式暗挖车站的洞桩法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美琴 《隧道建设》2006,26(4):32-36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位于东三环路面下,紧邻京广立交桥,周边环境复杂。经比选,车站采用分离式结构设计,洞桩法施工,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介绍了呼家楼站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对其结构形式的选取、施工步序及模拟计算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采用洞桩法设计可减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有效保护临近建(构)筑物。  相似文献   

15.
石广银 《隧道建设》2020,40(9):1350-1359
车站设计时为满足防灾规范及正常服务功能,常设计多种公共区楼扶梯及闸机布置方案,而由于各方案疏散设施相同,无法用现行疏散规范计算方法区分每种方案的优劣。为解决该问题,结合12 m单柱岛式站台公共区楼扶梯的3种布置方案,采用模拟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各方案及其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同时导入FDS数据分析不同火灾点对疏散的影响。基于疏散仿真设计的角度分析,3种公共区布置方案中,采用楼扶梯+双扶+垂梯+双扶+楼扶梯的形式更有利于乘客疏散;同时,设计中应重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间平开门的疏散作用,并应将其设置在疏散客流流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