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具有3层控制结构的车辆道路环境感知与预警系统,其中主要包含前向碰撞预警和自适应前照灯两个模块.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增强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并在危险时发出碰撞预警,显著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进行道路前方车辆探测预警系统设计时,通常采用红外测距仪来获取道路前方车距信息,并以此作为前车探测的基础数据。为了消除系统状态误差和测量误差对车距信息数据精度的影响,可根据车距信息和相对车速不会突变的特性建立预测模型,基于此预测模型,应用Kalman滤波理论准确预测相对车速,并利用车距信息和相对车速计算安全距离报警阈值。试验证明该探测及预警方法可大大提高车辆探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车路集成环境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安全状态判别模型未能兼顾行车安全与道路空间资源利用率,且忽略了实际行驶环境下动态制动减速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车路集成条件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通过车-路通信协作实现对路面类型等实际行驶环境因素的动态识别,并确定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所能获得的动态制动减速度;通过分析前车与自车的有效制动时间和车辆制动全过程,建立了新型临界跟车距离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更贴近车辆实际行驶环境下的制动过程,有利于提高道路空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叉口具有车辆冲突交织、碰撞风险加剧的交通安全复杂性的特点,而道路信号交叉口中的相序设计是制约降低车辆碰撞风险、提高交叉口安全性的主要瓶颈。文中针对上述问题,以道路交叉口车辆轨迹的不同冲突点和碰撞风险概率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不同相序下左转车与直行车不同驾驶行为的碰撞风险模型。根据运动学理论考虑车辆运行特性,运用条件概率的思想求出碰撞概率来表征车辆碰撞风险,从安全的本质出发提出了碰撞风险的表述方法,建立密度函数模型,从而建立基于概率计算的动态碰撞风险模型,通过VISSIM微观仿真软件仿真车辆的运行场景,利用仿真输出的运行数据计算风险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碰撞风险估计值变化规律可以确定不同相序下不同驾驶行为的碰撞风险预警阈值,而且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交通安全状况,比较两种相序预警阈值的大小,还可以为信号交叉口相序设计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各类碰撞预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上,为研究预警系统对风险状态下车辆交互行为特征的影响机理,并评估其对行车风险的干预效果,采用15辆搭载预警系统的试验车辆在真实高速公路场景下进行实车群组试验,通过有-无预警情形对比试验及分析,从车辆交互行为特征指标、道路总体运行风险、驾驶员对预警系统认可度3个维度,对行...  相似文献   

6.
车辆自组织网络作为提高交通效率和提升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道路设施监控、交通拥塞和交通事故预警、乘客间信息共享等方面。文章分析了车辆自组织网络独有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轨迹的多目标优化车与车互联(vehicle-to-vehicle,V2V)通讯技术应用模型,利用车辆轨迹信息和道路交通统计的手段来挖掘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参数,提供两种方法求解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最终得到交叉路口处数据包传递的最优决策,利用此决策来进行数据的转发,同时还提出了错误恢复过程进行目的交付叉路口预测错误恢复。最后,通过采集3 996辆不同类型车辆的运行数据,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监测逐渐成为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研发专用监测预警技术实现对大型客、货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行驶信息的实时采集,基于多源数据挖掘和融合技术构建预警处理系统,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实时通讯技术实现预警场景内车辆的语音预警信息及时送播,提示车辆司机提前采取措施,规避危险,从而提升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及时向高速公路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车辆提供事故预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基于4G和DSRC通信网络构建了高速公路通信场景与事故预警框架。其次,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下双车道两车相撞的事故场景,分析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的动机以及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类型。最后,分析了追尾碰撞与侧向碰撞发生之前两车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接近的全过程,探索两种碰撞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建立潜在碰撞事故判定规则,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了以时间、位置、速度、车间距以及制动距离为参数的车辆追尾碰撞预警模型与车辆侧向碰撞预警模型。针对实车场地试验对碰撞事故测试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基于Veins仿真平台搭建了具备4G和DSRC异构通信网络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仿真场景,对两种事故预警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120 km/h的情况下,通过潜在碰撞事故判定得到预警结果,并给相关车辆发送事故预警消息广播,能有效避免追尾碰撞和侧向碰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大型车辆引起的重特大侧翻事故频发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中国大型车辆防侧翻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阐述国内外在车辆侧翻预警和稳定性控制方面开展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基于静态门限值法和动态门限值法的侧翻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车辆半主动、主动转向控制、主动悬架控制、差动控制、电子稳定控制、联合控制等防侧翻控制技术发展现状,指出当前车辆侧倾预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提高侧翻指标的预测精度和响应实时性,特别是综合考虑道路环境因素对侧翻指标的影响.侧翻控制已逐步从半主动阶段提升到主动控制,控制方法更趋智能化、精确化.人-车-路-环境耦合作用、复杂非线性条件下的车辆侧翻预测模型,以及混沌条件下的优化控制将会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专门的通信指挥车上装设备的等效振动台可靠性试验方法。首先,通过实车多工况道路试验得到真实路谱,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峰值画出功率谱密度曲线图的包络线即可得到规范功率谱。其次,与相关标准规定的实车行驶里程及运行工况相结合,制定出上装设备振动台试验方案。最后,对上装设备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数据与实车道路试验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显示,通过等效振动台试验的方法能够替代实车道路试验,符合通指车辆的实际车辆结构减震特性。  相似文献   

11.
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可提升信息系统的响应速度、节省网络带宽资源.将边缘计算应用于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跟踪预警,提出一种边缘智能路侧节点的协作式跟踪算法,在保障实时性的前提下解决了GNSS失锁导致轨迹缺失问题;针对车辆跟踪时的异常状态预警问题,将智能路侧感知的多源信息与车辆运行状态相结合,基于机器学习提出一种融合自车、周围车辆、道路和自然环境等特征因素的预警算法,有效提升了异常检测精度.使用SUMO交通仿真器分析了跟踪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边缘计算较传统云计算方式时延平均降低了90%,带宽消耗平均减少了68%.基于美国交通部网联车开放数据,通过参数调优分别建立了基于SVM,KNN,Adaboost的单车动力学变量与多因素变量的6种异常检测模型,实验表明,多因素变量检测模型优于单车动力学变量模型.基于SVM的多因素变量模型性能最优,其准确率为0.972,召回率为0.98,AUC为0.974.   相似文献   

12.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12,(10):34-35
BMW互联驾驶BMW互联驾驶理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宝马为赛车运动研发的实时赛车数据监控通讯系统。从此,车辆与外界以及车辆自身系统之间的相互网络连接,以及基于此类网络连接的创新型信息、通讯和驾驶辅助系统,逐渐出现在宝马汽车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动通讯业务和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的追尾碰撞事故,提出了基于OpenCV的前方车辆检测和多信息融合预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aar-like+Gentle Adaboost实现前方车辆的快速识别,结合Kalman滤波原理跟踪车辆,实现前方车辆检测,然后基于几何模型实时计算前车与本车的横纵向距离,最后根据本车及前车车速、碰撞时间TTC、横向距离等信息与阈值进行比较,分级识别碰撞风险。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平均耗时22 ms/帧,检测率达到96%,并能较准确地测量车距,实现可靠的前方避撞预警输出。  相似文献   

14.
刘秀红  姜圣 《时代汽车》2023,(6):175-177
中国大量的道路基建工程建设充当着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交通基建并不能时刻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推动着车辆自身的安全及预警技术的研发,而该技术正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自动驾驶通过感知(传感器与创建环境地图)、规划(寻找与优化路径)与执行(ECU驱动车辆自动驾驶和安全功能)三个层面来实现,车辆自身的安全技术可被归纳为被动安全技术、防碰撞预警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式无人驾驶技术,因此自动驾驶也是实现车辆安全技术的最高等级,然而即使是当下已商用的自动驾驶系统也不能完全保障交通安全,不成熟的避让算法、机器识别效率或处理系统高负载运行崩溃将更容易触发致命事故。自动驾驶的发展具有明朗的前景,但需要与智慧道路形成更高层次的环境感知水平,从而真正的推动人、车、路交通三要素有机结合,在更完善的交通感知环境中全方位保障三者在交通参与过程中的安全,助力车辆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相应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我国智能驾驶汽车测试场景库的搭建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研发和验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rescan的交通信号灯路口车辆跟停场景虚拟重构方法,该方法由道路环境建设模块、初始条件设定模块和车辆控制模块组成。道路环境建设模块通过输入道路参数信息构建虚拟道路,初始条件设定模块通过输入本车和目标车的初始位置、初始速度信息确定零时刻车辆和道路的空间位置及状态信息,车辆控制模块依据车辆速度位置等信息,利用训练的神经网络控制本车加速度,实现跟停场景的虚拟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路口车辆跟停场景的虚拟重构。  相似文献   

16.
上汽通用汽车为应对《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出台,针对法规中退换车及更换贵重零部件的相关条款,解读出对应的退换车逻辑规则,定制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三包车辆预警分级制度,较好地应对了三包法规带来的冲击,保障了上汽通用的品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黄伟  戎辉  何佳  龚进峰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4):81-84,88
大型车辆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碰撞风险是交通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大型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和侧向防撞预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方位防撞预警系统。系统以分布式信息采集、处理和报警平台为基础,通过基于安全距离的算法实现分级预警。实车预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安全等级准确地给出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车辆间通讯联盟(Car 2 Car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在欧宝汽车公司位于德国杜登霍芬的试验跑道上首次对系统能力进行了实际演示。欧洲联合体(OEM和供应商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打算通过车与车通讯来推进安全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市场简讯     
《轿车情报》2012,(11):282-283
沃尔沃汽车公司签署 车辆间通信谅解备忘录 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司与“车辆间通讯联盟”(CAR2 CAR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就2016年实施车辆通讯共享技术签署谅解备忘录。沃尔沃汽车于2011年11月加入车辆间通讯联盟。这一联盟涵盖了多数欧洲大型汽车生产商,它致力于在欧洲通用标准下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以提升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杨曼  党倩  万剑 《时代汽车》2022,(6):184-185
为有效监管道路运输重点车辆,保障其行驶的安全性、合法性,本文针对重点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行为,结合车辆轨迹检测技术,开发依托江苏省宁沪高速的道路运输重点车辆监管系统,实现重点车辆在路网范围内的实时监控、区域及路线报警、监管执法及综合分析等功能,提高道路运输监测及预警能力,提升执法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