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具体定义、研究背景与意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系统结构、主要算法和实际应用,总结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发展要求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AFS系统的产生背景、作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根据车辆的速度、转向盘转角、车辆的前后倾角的关系,提出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该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以及对于失效情况的处理方式。最后建立可行的AFS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车辆盲区带来的危害以及车辆盲区的成因和分类,说明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重要性。研究了国内外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对车辆盲区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具体阐述,针对车辆盲区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重点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智能电动车在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内的动态避障,首先将直角坐标系与曲线坐标系进行转换,构建以参考路径的弧长s为横坐标,横向偏移距离q为纵坐标的曲线坐标系;其次,在曲线坐标系中利用三次多项式生成满足初始位姿与子目标点位姿的候选路径,同时对标准化常量的似然函数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定理对每条候选路径的危险等级进行概率估计;在动态避障过程中,借鉴速度障碍法对碰撞威胁进行实时检测,并建立最短避障时间和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来实现高效的动态避障,最后对行人占用车道行走与横穿马路2种典型场景进行动态避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曲线坐标系中,通过横向偏移距离能够便捷地建立起一系列候选路径,克服在直角坐标系中寻找移动子目标点这个难题;在寻找安全路径方面,由于智能电动车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贝叶斯定理对候选路径危险等级进行概率计算的方法可靠性更高,速度障碍法与避障数学模型的结合满足碰撞危险检测的实时性和动态避障的高效性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曲线坐标系中的动态避障算法对行人占用车道和横穿马路2种场景进行了有效的避障,在路径选择上符合实际驾驶习惯,达到了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动态避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横向运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从车辆模型、控制策略、控制方法 3个方面分析了横向运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横向运动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自动驾驶横向运动控制的研究应趋向于横/纵向运动控制耦合、车辆底盘控制技术与自动驾驶运动控制技术结合,以及车联网模型下的新型运动控制技术探索几个方向,以实现横向运动控制技术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局部路径规划层作为无人驾驶汽车软件层的重要组成分布,如何有效、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结构化道路信息,充分考虑车道线的约束,在使用Frenet坐标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到车道线曲率和障碍物模型信息,得到不同车道上其他道路参与者的位置信息,以便计算其他障碍物模型对本车危险程度,综合算法实时性、轨迹平顺性等要素的最小代价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在局部路径规划过程中,沿着参考线(Frenet坐标系下X轴上一段路径)选取多个路径分割点,Frenet坐标系下在每个分割点处沿Y轴进行控制点离散,每个路径分割点处选取1个控制点构成路径控制点集合,使用一元三次方程对每种排列组合路径进行拟合,从而使用代价函数对每种排列组合路径进行评估,代价函数值最小为最优的局部路径。代价函数考虑拟合轨迹到障碍物的危险程度、轨迹平顺性、轨迹到当前参考线(实时在全局路径规划层上根据车速得到一条当前需要跟踪的理想轨迹)的偏离程度、拟合轨迹行驶方向的改变程度、无人驾驶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场景下,所提出基于代价函数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能规划出一条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最优路径,并能保证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轨迹平顺性和路径规划层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地图作为一种精度更高、维度更多的电子地图,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为自动驾驶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国内外各大企业及初创公司纷纷加入高精度地图的领域,以期取得本领域的领先地位。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高精度地图的发展趋势、技术方案、实际应用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介绍高精度地图技术研究现状,为高精度地图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前照灯运动学建模及系统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功能要求,推导了车辆参数(车速、转向盘转角和车身仰俯角)与车灯光轴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硬件结构,并在实验室建立了该系统的试验平台,对所提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智能安全车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并针对有应用前景的智能安全车辆技术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纵向避撞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实现原理,指出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实现难点所在。为我国开展实施智能安全车辆技术提出了建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示范区是在封闭测试区和开放道路上打造的智能网联环境,配备路侧单元、智能红绿灯和差分GPS基站等先进的设备,使之能与车载单元进行通信,实现V2I的信息交换共享。本文基于国内缺少智能网联示范区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评价的需求,介绍中国已建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着重研究已经建成开园的上海、重庆和北京示范区,并从时间、规模和场景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特点。最后,总结中国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