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公交》2023,(11):35-35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为全面践行党的二十大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号召,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城市交通绿色信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强化绿色发展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绿色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推进绿色低碳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2021年以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简称"中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集聚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创新高地,助力高新区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格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交出一份绿色发展的新答卷.  相似文献   

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部门在我国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在继续增加,加快推进交通部门低碳转型极为迫切。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的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的研究,提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需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推广和能效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将排放控制在1亿t以内。  相似文献   

4.
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启动实施. 为积极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工作部署,2021年11月上旬,江苏省科技厅面向全省发布了2021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围绕江苏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动全省优势科研力量,为打好实现"...  相似文献   

5.
0引言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下,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以绿色低碳作为发展的底色.作为过去以黑色为主的能源经济领域在这次绿色低碳转型中是一重要领域.在这场转型过程中,人才提供着动力源的作用.研究将以能源经济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专业的培养单位、培养程度、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培养体系与国家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全面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梳理了新形势下公路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内涵,调研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节能降碳决策管理中存在的缺少定量数据支撑、核心技术路径不明确、制度保障措施不健全、低碳循环利用水平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建造新场景等的政策建议,旨在为相关政策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冬奥交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只是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在官网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钢铁工业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康迪泰克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转型,除电动车业务稳步发展外,也推出了与氢能、氢燃料电池相关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以及扎实的研发实力,康迪泰克在氢能源赛道上开始加速。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各大产业都踏上了绿色低碳的前行路线,汽车产业亦是如此。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比以往更为广泛的关注,也成为继电动车之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条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双碳时代"的到来,掀起了减碳的热潮,多个国家地区及众多化工企业纷纷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绿色低碳成为橡塑行业的重大议题.即将于2022年4月25-28日举行的"CHINAPLAS 2022国际橡塑展",携手4000多家海内外优质展商,重磅推出海量绿色创新解决方案.展会同期举办的诸多活动同样颇有看点,高度聚焦绿...  相似文献   

10.
肖献法 《商用汽车》2021,(11):16-22
2021年10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简称《碳达峰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国际合作、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6部分,明确了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其中"重点任务"提出了"碳达峰10大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相似文献   

11.
2021年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存量项目改造提升,把产能置换作为淘汰落后、压减过剩、控制增量、调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抓实抓细抓深,逐步构建起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的良性互动机制,部分行业已呈现向高效低碳转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各大企业相继发行碳中和债,为探究碳中和债的发行对股价的影响,文章以紫金矿业为例,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紫金矿业发行碳中和债的股价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紫金矿业发行碳中和债对股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碳中和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引导上市公司进行碳中和债融资,促使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项目,减缓中国环...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巴黎协定对于气候治理提出明确要求,绿色低碳不仅成为国家战略,也影响到各产业的发展。处于变革期的汽车产业链,正朝着碳中和方向而努力。在主流零部件供应商中,FORVIA佛瑞亚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步较早。从可持续材料研发,到绿色工厂实践,佛瑞亚的碳中和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并成为全球首个净零排放目标获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批准的汽车科技企业。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上,佛瑞亚展示了在低碳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策部署,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意见》深入阐述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见》指出,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特色。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安家定居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县城建设质量、增强对县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对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锂电储能需求的增长预期逐步提升,锂资源正逐步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掣肘。全球能源转型发展较快的欧盟和日本均对氢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较高的期望,而中国亦在氢能产业上加快发展步伐。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是碳中和、资源约束、能源安全等三方面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氢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氢能发展规划的制定十分重要。2022年3月我国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国家层面对氢能发展作出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在把握我国氢能规划内容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下,通过文献综述,结合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发展情况、氢能动力技术路线内容,分析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关键材料及部件国产化程度,阐述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及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特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载体,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长续航、储氢能量密度高和加氢时间快等显著优势,是目前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忽视的一项产业。加速推进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推动汽车关联产业绿色发展,正成为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1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1.1发展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达双碳、促升级的关键“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广义的碳排放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水平由快到慢不断攀升、在年增长率为零的拐点处波动后持续下降,直到人为排放源和吸收汇相抵。“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何晓劲 《上海汽车》2023,(10):29-32
汽车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贡献。文章从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全球的趋势、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降碳目标和措施做了分析,并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中下游减排联动的方法和碳足迹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