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新月益,纯电动车作为国家战略,越来越被重视。电动机作为核心部件,驱动力输出可靠性及稳定性是各大汽车厂追求的目标。创新地提出利用螺栓自动拧紧机,精确控制驱动半轴和电动机的装配工艺和反向力测试。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齿轮传动机构和滑轨机构,通过CATIA进行了三维设计。加工出实物设备应用到现场。电气方面通过PLC进行安全监控,输出和反向测试实时将结果输入生产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稳定性测试,极大节省装配时间和提高装配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车辆操稳测试的标准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测试规程进行系统分析,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提出适用于各类车型操纵和行驶稳定性的测试评价方法,为后续各类车型特别针对营运车辆的操稳测试规程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冷测试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冷测试技术。对发动机冷测试项目及相关流程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与冷测试相配套设施的要求及相关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欧盟ECE R117针对C1类轮胎的雪面抓地性能测试方法,建立了C1类轮胎的雪面抓地性能测试评价流程,结合CATARC寒区试验场,进行了C1类雪地轮胎雪面抓地性能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测试试验,为我国轮胎企业的产品性能开发、测试评价标准制定、轮胎与整车性能匹配及申请欧盟认证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具备VOC测试能力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和零部件供应商逐渐增多。VOC测试受环境、人员、设备、方法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主机厂需要确认测试机构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人员能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只有按标准实施测试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信。广汽本田2015年起开展了对供应商试验能力认可活动,本文结合VOC测试能力评价的经验,总结了评价方案策划、样品选取与准备、样品运输、报告回收、数据分析环节的技术要点,对VOC测试能力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JT/T 1178.2-2019《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和挂车》的发布与实施,汽车列车必须进行单车道变换、蛇形、稳态回转以及抗侧翻稳定性等试验。其中单车道变换试验主要测量牵引车与挂车的侧向加速度,对车辆抵抗横向翻车与横向侧滑的能力进行评判,是汽车横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车辆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TruckSim整车仿真软件,依据JT/T 1178.2-2019和GB/T 25979-2010标准对半挂汽车列车的横向稳定性进行了仿真与评价。最后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进行了半挂汽车列车的单变道试验,同时提出了在试验和评价方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转鼓试验台是一种普遍用于轿车整车装配检测线的测试设备,它具有多功能和高效率的测试特点,它可以测试ABS性能、传统制动力性能、动力传动性能、速度表校对、空调制冷性能及自动巡航性能等。文章介绍了转鼓试验台的结构和测试原理,并对测试的项目进行详细地测试特点分析,从而制定了转鼓测试工艺流程,该流程应用于东风某轿车厂生产后,表明制定的流程合理且高效,充分发挥了转鼓测试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欧盟ECE R13标准、美国NHTSA FMVSS136法规,着重分析了商用车ESC测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以及ISO商用车操纵稳定性标准在测试评价方法上应用进展。基于ECE R13标准的测试评价方法,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ESC方向稳定性控制功能,最后阐述了商用车ESC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MU-Meter MK6路面摩擦系数测试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试验研究,给出了与SFC(SCRIM)的回归关系式,分析了影响横向力系数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同时也对MU-Meter MK6与摆式仪工程应用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以上结果表明,该设备精度高、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较好,用于控制和评价路面抗滑性能是切实可行的,控制效果优于摆式仪。另外,还针对该设备提出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经过多道工序装配完工的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电子系统功能的可靠性,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产品功能的测试。传统的测试系统主要以手动和半自动方式为主,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差;生产效率低;测试工艺、流程、标准不统一;测试数据管理混乱。一方面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可  相似文献   

11.
横向稳定性是汽车一项重要性能.本文归纳了世界各国或地区针对汽车横向稳定性的相关试验评价方法,并提出按静态测试、稳态测试和极限工况测试三种方法进行分类测试.最后指出,我国应从标准法规、技术装备和试验评价等方面,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推广和采用先进的底盘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促进我国汽车安全装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动力电池相关的标准法规尚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测试评价体系,导致产品质量一致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未达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实际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动力电池安全性,依据相关的标准法规对市场典型动力电池的单体和电池包/系统分别进行了部分安全性检验项目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产品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本研究为强化标准法规的规范化作用,健全研发性测试评价能力,从而开发制造高安全性电池产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交通行业标准JT/T 883—2014,针对某客车匹配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的前撞预警系统(FCWS)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评价。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信息融合的FCWS性能最优。同时指出了目前客车FCWS在不同测试场景下进行测试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相关零部件生产商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完善,而装配式桥梁工程暂无正式颁布的评价标准,桥梁工程的评价体系与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直接套用。基于现桥梁工程装配率计算的研究成果,分别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推荐的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公式;通过对无锡多个桥梁工程装配率的计算,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的评判标准。本文通过对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方法的研究,以期促进桥梁装配式的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底盘零件的装配复杂程度与装配层级,减少生产主线工位和设备工装成本。通过标准底盘模块工艺约束来规范纯电动车型平台底盘模块架构,采用整体式底盘合装工艺方案,使用标准化托盘规格,从而实现将前/后悬总成、电池总成集成化进行整体合装,可以有效减少底盘装配工位,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自动化合车及拧紧,打造专属的简洁新能源标准工厂。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某型车变速箱装配下线台架试验时出现异响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检测分析,确定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四点定位轴承引导间隙小使得轴承无法润滑产生磨损并导致异响;为锁定造成四点定位轴承引导间隙小根本原因,利用质量管理方法来进行分析,确定了主动检测设备维修后未校准是根本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该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车辆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是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评价项目,为测量车辆行驶跑偏量,国家颁布了相应法规,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车辆行驶跑偏试验方法,针对标准要求搭建检测系统并进行相关试验。由于标准要求定位精度过高,因此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试验设备测试方法,通过试验结果比较,发现简化方法精度满足厘米级检测要求,适用于汽车制造商进行车辆跑偏检测工作,降低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盾尾密封油脂的泵送性无精确定量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的问题,对国内外盾尾密封油脂泵送性的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根据课题组对盾尾密封油脂的配方和性能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盾构隧道施工中盾尾密封油脂的具体使用情况,参考ASTM D1092,研制了盾尾密封油脂泵送性的定量测试设备、给出了测试方法,并推荐了其评价标准。为我国制定盾尾密封油脂泵送性指标的行业标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的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手动挡车型换挡性能多采用主观评价,具有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问题,且对设计开发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较小。从D009车型手动变速器开发首次采用客观测试评价手段,结合以往项目主观评价经验,建立了手动变速器主客观换挡性能评价标准,完善了体系流程能力,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美国法规FMVSS126中关于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该法规在Carsim软件平台上开发了FMVSS126试验与评价仿真流程,并应用该流程对所开发的ESC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与评价,仿真目标车型为CarSim车辆模型库中的某四轮驱动SUV车辆.仿真结果表明,施加了稳定性控制的车辆通过了法规试验,进而验证了该ESC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