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做好铁路客运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考核监测,本文针对GB7494-8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结合铁路客运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排放的特点,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由国标的0~2.0mg/L扩展为0~2.5mg/L,确定了测试中破乳剂一异丙醇加入量为4.0mL及体系酸度应控制在pH值在8~10,做了脱脂棉对测定的影响,讨论了铁路客运洗涤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干扰试验,阐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加标实验、精密度实验、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现场连续监测对测定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悬浮物测定中恒重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物是指滤剩于滤器并在 1 0 3~ 1 0 5℃烘至恒重的固体物。地面水中存在的悬浮物使水体浑浊 ,降低透明度 ,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 ,甚至造成河道阻塞。因此 ,在水和污水处理中 ,测定悬浮物具有特定意义。悬浮物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 ,在测定过程中 ,前后 2次称量均要求称至恒重 ( 2次称量之差小于 0 5mg)。传统方法对烘干至恒重的时间没有给出 ,故通过实验确定达到恒重的时间 ,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节约了大量时间。现介绍如下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称量瓶 (内径 30~ 40mm) ;中速定量滤纸 (杭州新华造纸厂出品 ) ;电热恒温干燥…  相似文献   

3.
怀化铁路福利橡塑制品厂炼胶房,由于用开炼机炼胶,使大量的炭黑扬入空气中,造成了炼胶间空气严重污染,经测定,空气中炭黑粉尘浓度为51.2~63.1mg/m^3。通过革新工艺流程,采用密炼胶机炼胶,开炼胶机加硫,使炭黑粉尘浓度下降到4.8~7.1mg/m^3。再建造安装湿式抽风排尘设施,炭黑粉尘浓度进一步下降到3.7mg/m^3~3.9mg/m^3。通过进一步监测评价,密炼机旁和开炼机旁取炭黑粉尘浓度分别为(3.7±2.3)mg/m。和(4.14±2.0)mg/m^3。建议进一步完善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扬尘产生,定期对操作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尘肺患者。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湘南铁路地区集中式给水水质状况,对1991-2000年汀南铁路地区各给水所末梢水水质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南铁路地区集中式给水水质合格率自1996年后有逐年增高趋势,2000年上升到91.89%,近4年水质总平均合格率为88.41%,明显高于前4年的水质总平均合格率(80.73%),水质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不合格项次主要出现在第2,3季度,占总不合格项次的63.83%%;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范围在0.08-71mg/L之间,其中小于0.20mg/L的水样占58.18%。  相似文献   

5.
以工控机为载体,通过SWP智能控制仪表动态检测各种温度、电压、电流信号,采用VC6.0可视化语言编写控制和通讯等程序,动态在线调整机车的有关参数,完成机车的负载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某国际铁路钢桁梁桥设计过程中,对中、俄两国现行桥梁设计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中国试行极限状态法规范进行试算,比较3种规范的差异性和计算结果的安全储备。中国两种规范设计结果安全储备相差不大,而与俄方规范相比,不同检算项目相差较大,俄方规范对压杆强度控制更为严格,中国规范对疲劳强度控制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隧道洞外精密控制测量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进行定期复测。本文结合实例对复测工作的实施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复测基线与原测基线的对比问题等进行探讨。 研究方法:以南梁-太行山隧道洞外精密控制测量复测为例,通过比较分析同名基线的距离和方位角,考察两次结果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 研究结果:同名基线距离较差最大为4.3mm,方位角较差最大为-2.36″,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最大为33.1mm,由此可判断测量成果采用原测成果。 研究结论:在隧道洞外精密控制测量的复测中,对组成的同名基线进行距离和方位角对比,可以很快验证复测成果是否符合施工精度要求;同名基线的验证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观测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工程实践证实,同名基线对比分析可避免过于繁琐的内业工作,及时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8.
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技术经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阴膜电解法对含镍废水进行处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电解液pH值、Ni^2+浓度、电流强度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对于pH值为0.5-1.0、Ni^2+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400mg/L的含镍废水,在电解电流150mA、电压5V的条件下,控制电解时间为20-24h,调节电解液初始pH值为4,采用离子交换法将Ni^2+富集到14000mg/L时,平均电流效率可达到90.7%,镍的平均去除率为88.7%,可比普通电化学法电流效率提高30%,节能50%以上。  相似文献   

9.
石墨炉法原子吸收温度的控制与选择对测定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选择是用好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关键所在。笔者通过反复实践与长期摸索,结合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横向石墨管)的实际,适当改变铅测定时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铅测定的准确率由87.5%提高到98.4%,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发生故障时必须对故障点准确定位,这对故障测距算法的准确性提出较高要求。同相差流比算法可以准确计算出故障点位置,最大误差不超过50 m。本文对同相差流比算法进行理论研究,对算法中各种故障类型测距计算式进行理论推导,并基于故障实例对该算法的测距误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声学仿真软件EASE4.0进行扩声系统的辅助设计,对各种扩声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以保证火车站扩声系统给旅客提供清晰的有声信息。通过分析和比较各项声学指标计算结果,选择一种最优方案,从而提高扩声系统的设计质量,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熊小莉  吴迪军 《铁道勘察》2007,33(2):27-28,46
GPS高程拟合的形式多样,计算方法各异,各种模型的拟合精度也相差较大。通过实例数据的试验计算,对4种常用GPS高程拟合模型的方法、精度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若干有益的结论,可供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拟合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GB16 2 2 5 - 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的颁布实施 ,我国对粉尘监测工作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呼吸性粉尘监测比总粉尘监测要求的技术条件与人员素质均较高 ,监测中的质量要求与总粉尘监测浓度的质量要求相差很大 ,因此 ,如何保证呼吸性粉尘监测质量和准确度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为此 ,笔者对呼吸性粉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1 冲击板硅油厚度是影响呼吸性粉尘监测质量的关键  冲击式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中的冲击板 ,是沾着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7 0 7μm以上的大颗粒粉尘 ,即非呼吸性粉尘。实际上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锰对冶炼工人肝功能的影响,对某厂70名冶炼男工和24名对照男工的主观症状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活性和麝香草酚浊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作业环境空气中MnO2几何均数为0.65mg/m^3,两组工人的自觉症状主拆率未风显著性差异,上述肝功能指标的均值和异常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实际锁定轨温或设计锁定轨温与应力放散时的轨温相差很大时,以往要进行多次放散才能满足要求。本文提出“控制放散量”的放散方法只放散一次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微机多媒体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利用微机对控制区域内的各种视频监视信号、防盗报警信号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将信息准确、及时、动态、直观地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产生声光报警,使值班人员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系统主要运用动目标监测与数字图象压缩技术,对监控现场的摄像与报警进行处理并存储、检索、显示和打印,按照使用要求,通过预测的程序,可进行各种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定量自动装车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称量技术指标,分析采用分离控制衡器和集成控制衡器完成对装车系统计量性能检测的方法,指出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通过静态衡器核查和自带砝码校准控制装车系统称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1 轨道衡概述1.1 轨道衡定义轨道衡是设置在铁道线路上 ,用以称量铁路车辆装载的散装货物的大型衡器。轨道衡是集铁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轨道衡最大称量为 10 0t ,特殊的有最大称量为6 0 0t的轨道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计量的“快速、准确、一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动态轨道衡就是为适应这种要求而成长起来的。目前 ,我国每年需要强制检定的轨道衡共有 2 30 0多台。它们遍布在全国 2 8个省、市、自治区。轨道衡检定的内容包括 :进行质量量值传递 ;轨道衡的技术状态检查 ;轨道衡的计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在原有动态电子轨道衡结构基础上,对机械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称量软件进行改进.增加了偏载测试功能,对完善动态电子轨道衡的称量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已应用于华北铁路公正计量行。  相似文献   

20.
对怀化橡胶厂职业卫生学调查与监测发现,车间空气中存在碳黑粉尘污染,随炼胶工艺过程的推进与循环,其质量浓度在0、4~9.6mg/m^3范围波动。其中密炼机作业点时间加权平均质量浓度超标;2007年短时间浓度监测提示,2、3、11号数据超标。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和卫生宣教,在尽快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监护;强化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改进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