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编译自英国著名的中国防务研究网站“每日中国防务”,有助于我们了解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脉络。本刊编发此文并非证实原文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歼-8Ⅱ基本型1980年9月,中国开始在歼-8Ⅰ全天候截击机(北约代号“长须鲸”-A)的基础上发展歼-8Ⅱ战斗机(出口名称F-8Ⅱ,北约代号“长须鲸”-B)。歼-8Ⅰ全天候截击机采用机头进气式气动布局,受其进气锥空间狭小的限制,无法安装体积较大的高性能机载雷达,这也成了  相似文献   

2.
仅仅在两三年以前,即使是许多航空业内人士也曾认为,中国的歼-7E/MG极可能是中国版米格-21系列改进型的最后一种型号。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改进为下颌进气的试验型歼-7FS和被称为歼-7终极改进型的歼-7MF已先后公开亮相。特别是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的歼-7MF模型以其独特的气动布局格外引人瞩目。 然而,就在关注中国航空的人们翘首期待歼-7MF早日跃上蓝天之时,不经意间,成飞公司叉悄然推出了仍然采用歼-7E相同气动布局的歼-7G型战斗机,并很快投入量产。2004年底,国内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型战机装备中国空军的消息。2005年4月25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也开始换装歼-7GB。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空军对歼-7G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歼-7G战斗机是一种什么性能的战斗机呢?它与外观几乎完全相同的歼-7E/MG叉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发展及提高呢?本文就根据国内已经公开发布的信息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3年8月25日,我国研制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FC-1“枭龙”在成都温江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这种新型战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军用战机的研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FC-1不仅用于对外出口,还将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我国海空军的主力机型,成为保护祖国领空安全的重要力量。FC-1战机在世界军用战机中处于何种水  相似文献   

4.
再谈歼-10     
歼-10,这种一直隐藏在神秘面纱之后的中国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随着2006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而展示在国人面前,歼-10的公开不但使这种飞机的存在得到了最为权威的证实,用事实证明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且从中也可以读出很多值得玩味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年第一个训练日,航空兵某机场。4架鸭式布局、水平尾翼在前、进气道位于机腹下方、体态雄健优美的战机傲然待发,它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新型战机歼10。它今天的任务是:迎战称雄一时的某世界名机。  相似文献   

6.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7.
某制导弹药采用鸭式布局,执行机构为两对对称且垂直安装的“十字”鸭舵.论文根据“十字”鸭舵结构和特点,研究了由弹体转速、滚转姿态角和理论控制力求解两对舵实时舵偏角的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解决了“十字”鸭舵如何实现低旋转尾翼稳定弹所需的控制合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当国产“广州”号新型导弹驱逐舰首度公开亮相之际,很多人即注意到在其首楼前部平台两侧布置了两座新式18管发射装置,这种发射装置在此前的水面舰艇上并未出现过,显然是一种最新研制的武器系统。对于该发射装置的用途,不少人曾进行过种种分析和猜测,或认为是一种新的近距反潜武器,或认为是对付来袭导弹的干扰弹发射装置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中,是否拥有制空权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之一,这直接体现着双方空中作战能力的强弱,而空空导弹达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大陆空军和海军航至兵装备歼-7、歼等第二代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进型及引进的第三代苏-27、苏-30MKK战斗机;而台湾空军也从美国购入了150架F-16战斗机、从法国购入了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及130多架自制的IDF战斗机,完成了由第二代战斗机向第三代战斗机的换代。在装备和引进的同时,双方新型战机所使用的空空导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对两岸现役或即将入役的空空导弹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国产新型“飞豹”战斗轰炸机的陆续服役更使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这些战斗轰炸机体积和重量大,采购费用高,使用和维护复杂,因此数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增加,很难填补大批强-5退役后留下的空白。另外,中国空军未来要承担的作战任务是非常繁重而艰巨的,除了要与数量众多的敌方三代、甚至四代战斗机争夺战场制空权外,对地面部队在攻击作战行动中提出的战前火力准备、推进中的伴随性火力支援等要求,空军也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尔法“(Alfa)扭攻击型核潜艇时“孔雀石”设计局甚至前苏联海军来说都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阿尔法”是北约甘前苏联705型攻击核潜艇的称呼.前苏联海军将该级艇称为“天琴座”,通常人们将其称为A级)。该级艇属于前苏联第三代攻击核潜艇,也是苏联海军核潜艇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型号.虽然该级艇在前苏联解体之前好几年就已经开始分批“激流勇退”,可直至今天,有关“阿尔法”级的消息依旧鲜为人知,西方居然连像样一点的照片都拿不出几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进气道中的杂质微粒是影响船用燃气轮机运行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质量,所有民用和军用配备有燃气轮机的船用推进系统,必须配备空气过滤系统。描述了一般条件下燃气轮机的损坏与不适当的空气滤器的关系,以及在以色列海军“萨尔5”轻型护卫舰上由不令人满意的燃气轮机空气过滤器引起的特殊技术问题。简要介绍了以色列海军为燃气轮机进气系统改型设计的标准,及如何利用高速空气过滤系统来满足这些要求,讨论了使用这一高速系统的潜在优点。此外,描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分析结果,确保已完成的进气道变化不改变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流场。最后,描述了在INS Lahav船上新型过滤系统的最初改型和获得的海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都将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位于东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同样进入了一个海军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三国都有一批新型水面舰艇陆续建成下水服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国新建的三种新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一一外媒报道的中国的052B型、日本和韩国已经分别服役的“高波”级和KDX-2驱逐舰。三型舰在作战性能及作战用途上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但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本文试对三者在整体作战性能上加以比较,从而也使我们对这三种新舰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型造船厂在采用成组技术时,必然遵循以船舶中间产品为向的建造策略。本文列举了现代大型船厂总平面布置实例来说明对船舶作“中间产品”导向的工程分解,采用分道作业,从而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扫工种导向的机九制的工厂布局,形成了对 成组技术的船厂生产 工厂组成。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第一次听说曹妃甸缘自首钢的搬迁。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迁入曹妃甸”。这似乎是曹妃甸腾飞的一个起步,随后各种好事接踵而至: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开发从河北省的“一号工程”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的曹妃甸不再是旧模样,昔日暗淡无光的曹妃甸为何能迅速升腾,散发耀眼光芒?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一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豪华邮轮大型剧场内通常要求设置尽量少的支柱形成尽可能大的支撑空间,存在优化需求。目前的支柱布局多依赖工程师的设计经验实现,缺少数学优化方法的支撑。对此,建立一套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法的支柱布局优化方法,利用单元相对密度确定设计域内各支柱的“重要性”,通过简化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目标邮轮大型剧场,采用建立的支柱布局优化方法获得初步的支柱优化方案。经结构动响应校核和二次设计修正,获得工程化的支柱布局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比新、旧方案的多项响应发现,优化设计效果较好,表明该方法在实船优化设计中有效且可靠,可供豪华邮轮大型剧场内的支柱布局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水面战舰——16DDH(舷号DDH-145)直升机驱逐舰将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船厂下水,计划于2009年3月服役。16DDH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拥有全直通飞行甲板,最多可搭载11架直升机,可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一旦搭载美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即可成为轻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自护卫队群(即“八八舰队”)的新型旗舰,16DDH配备有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先进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与指管通情电监侦(C4ISR)设备,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被称为日本版“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亚洲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海上力量,在美国海军装备“宙斯盾”系统后不久,日本海自即于80年代末期引进4套“宙斯盾”系统建造了4艘“金刚”级防空驱逐舰,并在21世纪初期又建造了2艘装备先进“宙斯盾”基线7.1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但“宙斯盾”系统体积庞大,造价也非常昂贵,难以大量装舰。因此,早在80年代“宙斯盾”系统诞生后不久,日本即在自身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仿效“宙斯盾”系统研制新型舰载作战指挥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该系统历时20多年,在21世纪初期方研制成功,其间技术指标不断调整,并吸收了“宙斯盾”系统的部分先进技术。ATECS是日本海自新型驱逐舰的作战神经中枢,首艘配备该系统的是16DDH直升机驱逐舰,第二种配备该系统的是将于今年开工的19DD多用途驱逐舰。由于ATECS与“宙斯盾”系统一样综合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所以也被称作日本版的“宙斯盾”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未来舰载机的选型争论中可以看出,主张购进苏-33或在苏-27系列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舰载机的看法明显占了上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基于这么几个方面:舰载机的研制难度,歼十的单发及腹部进气的局限性,另外再加上一些次要方面的比较优势等。可以说,这些观点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仔细想来又会感觉到其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不太正确的成分,例如不少人认为舰载机研制存在着相当大的技术困难,“对没有舰载机研制经验的中国设计人员来说,在歼十的基础上研制舰载机会产生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