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Kane方程推证了刚体平面运动时相对瞬时速度中心和瞬时加速度中心的动量矩定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平面运动刚体加速度瞬心与定轴转动刚体的加速度中心的相似性 ,给出按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中心的特点求平面运行加速度瞬心的方法。加速度瞬心的四种特殊情况。以实例说明加速度瞬心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加速度瞬心与相对运动动量矩定理结合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一些问题求解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与机构研究、设计和计算有关的许多问题时,常常需要求出机构元件上各点轨跡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本文介绍了在两种情况下,用图解法求图形上点的曲率半径:一种是已知图形上的点,求该点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另一种是已知图形上点的曲率中心,反过来求对应点及其曲率半径,作为图解法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推出了拉奇尔圆的一个新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征模函数的高速磁浮线路不平顺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磁浮线路的不平顺程度,对实测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发现导向系统纵向振动加速度信号对磁浮线路不平顺长波最敏感.通过对导向系统纵向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Hilbert-Huang变换,提取对应长波频率的本征模函数,求得频率族的包络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提取了不平顺长波.用该方法分析磁浮列车以430 km/h运行时的实测数据,得到的磁浮线路长波不平顺信号与采用大地测量法测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借助有限元几何插值的思想,利用结点的坐标和插值函数表示单元内任一点的坐标,根据插值函数的性质,给出了平面图形几何性质计算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易于编程计算,对于直边边界的区域可以给出精确结果。将该方法用于鱼尾板的几何性质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复数矢量法进行平面机构的哥氏加速度分析可以自动地给出所有的加速度分量,包括加速度哥氏分量的数值和方向,避免了用传统方法进行平面机构加速度分析时,可能出现的遗漏加速度哥氏分量和弄错加速度哥氏分量的数值和方向的缺点。同时由于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来进行运算。因此,如果要用线图来表示机构运动循环的运动特征也是很容易实现的。 本人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建立封闭矢量方程,并用复数的指数形式来表示之,然后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这样分别得到机构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最后就可解得所需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线路平面交互设计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图形对象的交互式设计方法,并以线路平面对象为例,详细介绍了面向图形对象的交互设计软件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对列车碰撞能量方案进行配置和评价,以列车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瞬时加速度和能量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主、客观指标权重推导出更加合理的综合权重系数;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融合权重信息和评价指标信息,获得了列车一维碰撞能量管理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某型列车的15种能量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与各指标性能变化幅度分析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方案4为最优方案,其最大瞬时加速度指标性能比方案8下降14.03%,但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性能和能量利用率指标性能分别比方案8提升了4.92%和19.44%;该结果既体现了对安全性影响最大的最大平均加速度指标的重要性,又综合考虑了与经济性相关的能量利用率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的基于图形方式的平面度误差显示的方法,论述描述平板形状的方法,在平面度误差测量中,根据采样数据选择拟合方法和设计拟合算法,并设计图形显示算法。  相似文献   

10.
认为主、副连杆是两个独立运动的刚体,它们通过关节销连接起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研究主副连杆机构平面运动规律,导出了主副活塞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主、副连杆平动、摆动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基于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对V型柴油机主副连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给出了计算公式,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质量-刚度-阻尼(mass-spring-damper,MSD)和质量-刚度-阻尼-附加质量(mass-spring-damper-rigid mass,MMSD)两类简化分析模型,采用正则化结构振型函数建立简化的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动力方程. 针对具有非比例阻尼特性的动力方程,采用状态空间法求解耦合系统瞬时频率和阻尼比,讨论两种耦合动力方程的区别以及结构在人行荷载作用下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人-结构耦合状态下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差异. 结果表明:考虑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时,两类动力方程的结构阻尼比显著增大,结构瞬时频率略有减小,瞬时阻尼比峰值平均提高31.67%,瞬时频率峰值平均仅减小0.29%; 结构人致振动分析时应考虑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MSD和MMSD两种模型分析情况下,结构动力响应差异很小,均方根加速度值的差异仅为0.34%.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沥青路面局部变形对行驶质量的影响,对路面养护管理中常见的错台型、双断面型和曲面型3类局部变形激励下的振动舒适性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了局部变形的纵断面简化模型,并基于1/4车理论推导出路面局部变形激励下的人体竖向加速度时域表达式;其次,设计频率加权滤波器对竖向加速度进行滤波,得到瞬时频率加权加速度,从而求解出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文中提出剛体平面运动加速度图解法的一个定理,但由于作图比例尺受到定理所規定条件的限制,制原定理在某些情况不能应用.本文一方面将原定理加以推广,从而弥补了原定理的缺陷;另一方面推出了两个有关加速度瞬心的定理.为加速度瞬心的图解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主、副连杆是两个独立运动的刚体,它们通过关节销连接起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研究主副连杆机构平面运动规律,导出了主副活塞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主、副连杆不动、摆动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基于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对V型柴油机主副连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新,给出了计算公式,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的复杂性使得采用传统的直线型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笔者提出了一种线形圆心连线闭合导线设计法。首先根据缓和曲线瞬时圆心轨迹的参数方程,推导出其性质,然后将瞬时圆心和已知的两条主线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导线,根据各种曲线组合情形,寻求相应的计算方法,利用缓和曲线的求解方法,可以进行立交平面线形的设计和计算。该方法通过实例得到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的计算机图解法,可用来分析平面连杆机构问题,求得精确的位移数据和较为准确的平均速度、加速度值。利用此法所编制的程序,可用于分析任意尺寸的机构,并能同时输出图形,故极便于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也为解决尺度综合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手段。本方法是用计算机运算模拟作图过程,所用的子程序均设计为“带参过程”,算法简单,占用机时少。本文提供了两个实例。在已有程序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即可用于分析多杆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瞬心法求解平面机构角加速度,加速度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瞬心法求解平面四杆机构角加速度,加速度的难点,并找到了一种简便,通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的复杂性使得采用传统的直线型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笔者提出了一种线形圆心连线闭合导线设计法.首先根据缓和曲线瞬时圆心轨迹的参数方程。推导出其性质,然后将瞬时圆心和已知的两条主线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导线。根据各种曲线组合情形。寻求相应的计算方法,利用缓和曲线的求解方法,可以进行立交平面线形的设计和计算.该方法通过实例得到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9.
根据塑性力学原理,首先建立π平面与主应力空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表达式,推导并验证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图形的形状和方位,目的在于明确拉伸情况下,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形状、方位。  相似文献   

20.
将混凝土假定为由骨料和砂浆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 研究了球形、椭球形和两者混合体的边界和干涉判断数学条件; 设计了球形、椭球形骨料随机投放算法, 并利用MATLAB编制相应程序, 生成了混凝土细观层次三维随机几何模型; 采用相邻骨料颗粒中心距判断球形骨料的干涉关系, 利用一个椭球上任一点与另一个椭球形心连线构成的直线段上的任一点与该椭球的关系判断椭球形骨料的干涉关系, 将两椭球之间的干涉关系转化为一点与椭球的关系; 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mat2scr2017程序, 将MATLAB中的图形文件数据读入SCR脚本文件中, 将mat2scr 2017程序生成的随机骨料模型转化为AutoCAD图形文件, 并导入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剖分混凝土几何模型有限元网格。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的随机骨料模型的骨料体积率可达到50%, 骨料粒径和投放位置均满足随机性要求; 椭球形随机骨料投放算法简单、高效, 且能保证椭球自身倾角的随机性; 模型适用于任意级配混凝土的生成, 对连续级配混凝土骨料的逐级随机投放保证了各级配骨料的体积率; 实现了MATLAB图形向AutoCAD图形的转换, 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的通用性; 所建混凝土模型网格剖分满足骨料、砂浆交界处网格一致性要求, 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