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庆都市圈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云  徐静 《中国水运》2006,6(8):217-218
重庆因缺乏其地热资源量的计算,无地热水资源储量、可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等信息,导致地下热水的开采处于无序状态。本文在阐述其他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热储体积法和单元平均布井法计算,经对比分析出,重庆市都市圈地热资源量为7.15×1016KJ,并分析了开发利用方向。为重庆市打造“温泉之都”、政府指导和规划地热事业朝着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高胜  马军  马瑞  孙自永 《中国水运》2010,(11):196-198
地热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绿色能源,并且具有多功能性,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研究地热水的形成机理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就至关重要。文中对中低温地热水形成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中低温地热水的形成机理研究,文中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概述:地下热水的流动模式研究(热水的补给来源、滞留时间、流动途径和热水流动系统的划分),地热水加热机理研究现状(热源的判断方法,热储环境的识别和热储温度的测定)和地热系统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储运LNG船舶在航行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储槽内LNG液体出现晃荡,以及储槽维护结构的漏热,使得储罐内温度和压力变化,LNG出现相变,导致LNG的耗损及安全隐患。针对在晃荡和外界漏热影响下船舶LNG储槽热质传递过程,利用气-液两相VOF模型,建立了描述LNG储槽热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外部漏热、晃荡幅度和储槽内LNG液位高度下,储槽内LNG损耗及其热质传递特性,以及LNG储槽内自由液面波动。随着外部漏热上升,振幅和频率增加,使得LNG气相区压力增加和LNG损耗率增大,并随槽内LNG液位降低时,其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大。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优化船舶LNG储槽结构和LNG储槽的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对天津港所用的电力、燃油、煤炭、天燃气、地热等多种能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订能源利用规划,调整能源利用结构的建议,并对抓好港口节能工作实施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载热密度、高传热性能的冷却介质是解决船用柴油机大功率化、紧凑化的有效途径.综述了纳米流体冷却介质在柴油机上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针对船用柴油机散热要求,提出了具有高载热密度的相变流体冷却 技术.研制了石蜡乳状液相变流体并分析了其在船用柴油机上应用的相关性能.为了强化相变流体的传热性能,结合纳米流体技术,制备了纳米粒子/石蜡乳状液复合相变流体,并阐述了该流体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特点.最后探讨了新型冷却介质在柴油机上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波浪辐射/绕射理论,利用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研究两船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特性,给出驳船受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影响时的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分析了驳船的漂移力和运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当两船间距为5 m时驳船的附加质量比间距为10 m时的值大2倍多,驳船的附加质量和阻尼随着间距的减小逐渐增大;在间距30 m时,驳船的速度越小所受的漂移力就越大,并且驳船的横摇和首摇运动就越剧烈。  相似文献   

7.
梁金虎 《中国水运》2010,(5):183-185
为了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养护技术水平,沥青路面采用热再生技术。本文结合G105线阜颍路改建工程针对路面出现路面裂缝、网裂和局部沉陷等病害进行热再生技术处理,经对病害现场勘查,采用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文中详细论述了热再生技术的优点、施工方法,分析热再生技术应用,提出采用热再生技术,对材料节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晓敏  张元杰 《中国水运》2009,(12):108-110
本文针对应用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的以Al-Si-Cu-Mg-Zn合金作为相变储热材料、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的储热室结构进行了研究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储热室的热交换能力、提高储热效率、延长储热系统寿命、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本储热系统针对金属相变储热材料采用一种新型的套管式结构。此外,本文设计了优良的保温材料组合,探讨了铝合金管道材料的合理选择,管道中储热材料的密封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经过计算比较,使用硅酸铝耐火纤维和膨胀珍珠岩70号一等品组合作为储热室保温材料,能有效降低储热室热量损失,并减少保温层厚度;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材料可作为铝合金储热材料的管道材料。  相似文献   

9.
零航速减摇鳍电动伺服系统驱动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零航速减摇鳍升力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减摇鳍动态流体力矩和平均横摇角速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通过转鳍动态流体力矩和平均横摇角速度计算伺服系统驱动功率的方法。同时根据计算所得的伺服系统驱动功率进行了电动伺服系统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流体力矩代替静态流体力矩计算所得的伺服系统驱动功率更加精确、合理,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模拟海洋温跃层环境,检验所设计的水下热滑翔机在温跃层中的水动力性能,根据相似理论分析了温度梯度为0.2℃/m及水深10 m以下的海洋温跃层模拟水池的各项特征:缩尺比、水池主尺度、温度场和动力相似数。采用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方法,预测了设计水池中的待试模型与实体水下热滑翔机的阻力,并对二者进行比较,验证了所设计的水池模拟的水动力效果。以传感器阵列测量水池的温度梯度,验证了温度场相似的设计目标。通过研究和试验,验证了海洋温跃层模拟水池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用于水下热滑翔机水动力及相变性能研究的海洋温跃层模拟水池,其水流温度梯度需为实际温跃层温度梯度的缩尺比的平方倍;模拟海洋温跃层的室内水池通过选取合理的几何尺寸,可以抑制阻塞效应、浅水效应及池壁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准确获得潜艇热尾流浮升、扩散规律及其水面温度分布特征是发展红外探潜技术的关键。本文基于动网格技术,建立潜艇水下航行三维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壁面法与VOF法对潜艇热尾流浮升过程进行仿真。研究获得了潜艇热尾流的浮升、扩散规律及其水面温度分布与红外识别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排放方案下热尾流水面温度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抑制热尾流浮升、减弱水面温度特征的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下阶段的实验研究与测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船舶、潜艇的航运性能,降低高速行进过程中的海水阻力,国内外对船舶的水动力特性研究和船型设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粘弹性流体是一种介于粘性流体和弹性固体之间的流体,具有粘性和弹性2种特征,研究粘弹性流体下的船舶水动力特性可以模拟船舶在极端海洋气象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对改善船型设计、提高船舶水动力性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和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完成了船舶在粘弹性流体作用下的水动力仿真,并结合CFD计算软件Open FOAM对船舶在粘弹性流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完成基于Fluent的船舶水动力仿真。  相似文献   

13.
张培青 《中国水运》2006,4(11):75-76
利用奇村地热田地下水水化学资料,根据Na-K-Mg平衡图解法和Phreeqc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计算的地下水中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认为奇村地热田地下热水处于未饱和状态,或者是受到了冷水的混合.这说明地下热水已经开采过量,应该控制、统筹规划地下热水的开采,不然将会降低地热田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无轴轮缘推进器将永磁电机与螺旋桨集成一体,螺旋桨旋转时对电机电磁损耗与流场换热特性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各部分的温度分布。采用有限元法(FEM)计算推进电机的电磁损耗,采用有限体积法(FVM)建立流体场和温度场仿真模型,对推进器的电磁-流-热耦合问题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流热耦合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螺旋桨转速与集成电机的损耗关系,并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进速系数、不同转速、不同间隙下推进器电磁损耗及流体场对推进器散热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外域水流对推进器的温升影响较小,当间隙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散热减缓;推进器螺旋桨转速与集成电机电磁损耗存在幂次方关系;推进器主要靠间隙流体的流动带走热量,间隙大小会影响推进器散热,应合理选择推进器间隙尺寸。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等到了很多的实践应用,被证实为有效的路面维修方法。本文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类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6.
一种翅片套管式空调冷凝热回收换热器,能同时实现风冷和对空调冷凝热进行回收。通过ANSYS-FLUENT软件对换热器在未进行热回收状态下传热管内部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换热器内管中的流体温度随着夹层管中制冷的剂温度变化而变化,换热器传热管内管中的流体及内管结构不会减弱空气对夹层管内制冷剂的冷却效果;使用了MATLAB对风冷、水冷两种途径的传热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内管中水速的增加,风速逐渐减小,风机功耗降低。因此,该热回收换热器具有可行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相变材料作为温差能热机的工作流体,其热力学状态对周围海水温度非常敏感,且其融点对水下热滑翔机的运行范围影响很大.基于焓法模型,在不同大洋温度剖面下,对以3种相变材料为工作流体的温差能热机进行性能分析;并考虑到不同大洋温度剖面的特点,为温差能热机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以拓宽水下热滑翔机的应用范围.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大洋温度剖面下,3种工作流体的相变过程时间不同;以正十五烷为温差能热机工作流体的水下热滑翔机具有更广的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昆明市晋宁县某地区采用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MES)法进行了探测,通过探测实际完成共计9个测点和4条剖面线成果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解释分析,对每一个经过处理的单点资料进行剖面联接,进行剖面对比,选择典型标志层进行追踪,与有代表性的己知电阻率地层进行比较,求取地层相对电阻率值,为该区进一步寻找地热资源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最后总结得出该区地热水属层状埋藏型,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热储盖层为下古生界沧浪铺组及筇竹寺组砂页岩,热储系统相对完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锦屏二级水电站采用长引水方式进行发电,其中长引水隧洞中地应力问题突出,直接关系到开挖中隧洞破坏方式、规模和支护措施。采用水压致裂法对辅助洞中三处垂直孔进行了地应力测试,埋深分别是300m、840m、970m,得到了该部位的三维应力特征,在测试基础上,分析了应力值大小、方向特征,及其与埋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16,(2):159-165
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三期工程已于2010年3月通过交工验收,2010年底将上延至太仓荡茜闸。为充分发挥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尽快实现与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无缝对接,实施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南通建设工程十分必要,而航道设计参数的确定是航道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在代表性船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航道设计宽度、水深以及工程区域潮汐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航道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乘和二乘模式下的乘潮概率以及水位利用。航道设计参数的研究为潮位的合理利用、减少疏浚工程量、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