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为的影响因素,文章对西安市居民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回收到的有效问卷数据,建立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并结合优势比分析对影响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为因素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单位或住所是否有公共交通租赁点、单位与住所距离和是否有公交卡等因素都显著影响居民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为。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12,(6):91-92
柏林年轻人出行,更倾向于步行、自行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且德国年轻人的小汽车保有率正在下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们意识到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能够改善环境;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三是小汽车在德国已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柏林的自行车出行是其成功的案例,柏林正通过自行车网络大规模扩展、公共私人空间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及加强沟通交流等措施成为自行车城市。同时配合中心区小汽车交通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停车管理,新的发动机技术和车辆概念(电动汽车)及小汽车租赁,以达到未来城市中小汽车的使用更少、更多样化及更理性。在道路空间再分配上倾向干非私人机动车交通。  相似文献   

3.
像租一辆公共自行车一样,租辆电动汽车代步,已然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落地开花。这种城市公共系统从"两个"车轮迅速升级到"四个"的过程。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和有关咨询机构的统计,2011年全国租赁车辆约25万辆,营业额150亿元。目前,我国多数城镇都已开展汽车租赁业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汽车租赁发展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然而,在多起租赁车辆承租人发生交通违章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中"罚车不罚人"由汽车租赁企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从综合交通管理体制、站点管理和优化租赁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志 《综合运输》2014,(6):59-63
笔者通过四种方法,推算中山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总体规模,并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用地类型的公共自行车需求规模指标,从而给单个站点规模的计算提供依据。本文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输经理世界》2012,(19):20-21
北京首批试点的2000辆公共自行车分别在东城、朝阳两区的63个租赁服务站点投入使用。两家运营商表示,试运营阶段,由于车辆投入数量有限,办卡者需持有北京市二代居民身份证。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相关研究实践表明,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破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力措施,但是在初始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站时具有一定盲目性和平均非配性,导致部分站点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服务要求,而其他站点能力过剩,文章通过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马氏链模型求解各个站点所必需具备的服务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得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共自行车乱停乱放、无序投放现象越发普遍,城市景观和交通秩序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各大城市紧急叫停车辆投放并颁布停放区设置指引,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源,是在公共自行车发展初期缺少对需求规模与停放空间的合理管控。公共自行车停放区按功能可分为通勤型停放区、休闲型停放区、网络补充型停放区三类;停放区规模应以车辆规模预测为基础,确定以满足通勤出行为目标的合理值和以完全取代自行车出行为目标的理论最大值,并结合典型城市公共自行车规模上限进行校验;最终,确定停放区布局、形式、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正向着第四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为探究科技创新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高新技术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损坏率过高的问题,以及高新技术在新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中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科技创新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辆被盗和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高新科技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利弊,指出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项目,不应一味的追求高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第四代公共自行车发展,探索了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相关的高新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     
《运输经理世界》2010,(20):21-21
深堋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构建绿色交通 9月22日,深圳首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蛇口正式启用。市民可通过刷卡租赁等方式租一辆自行车代步。该系统首期在蛇口覆盖16个网点,提供350辆自行车出租。据悉,为建设绿色交通,深圳将要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其中,深圳正在大力建设的“绿道”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是幔行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