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西安地铁一号线Mp车车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刚度和静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车车体结构进行了几处结构改进及相应的分析计算,确定了最终的Mp车车体结构.并应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后的Mp车车体结构进行刚度和静强度的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车体刚度和静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各个工况下车体的最大应力值均未超过该点处材料的许用应力,并通过结果分析确定车体高应力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Patran有限元软件,选取危险工况,对一实船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进行了有限元直接计算,重点考察模型中完整舱主要结构构件的强度,然后与相关规范中的许用应力值进行比较。经强度校核后表明该船总纵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对确保航行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承力接头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应用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复合材料承力接头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状况,包括设计基础、结构形式、强度分析、相关试验等,并针对翼面结构复合材料主承力接头存在的问题和研制方向表明看法。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2种铺层的层合板进行了三点弯曲性能试验,分析了实验测试值.结果表明:从单向弯曲试验得到的拉伸强度值,通常高于从标准拉伸试验中得到的拉伸强度值;碳纤维层合板弯曲强度相对误差较小,合理的跨厚比是关键;弯曲试验方法只可用于质量控制,不适于数据设计;弯曲试验方法对其纤维方向与梁轴成0°或90°的层合板较适用.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铁道车辆车轴强度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铁道车辆车轴强度设计方法》中车轴强度计算的载荷工况、许用应力,介绍了载荷工况和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提出了车轴截面应力计算方法和3种材料的许用应力。(本文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内河重载甲板驳船船体极限强度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0t级内河重载甲板驳船体梁为对象,进行了总纵极限强度试验与理论分析.介绍了模型设计的相似分析及极限强度试验,得出了相应的载荷-应变和载荷-挠度关系,确定了该甲板驳相似模型的极限强度的实验值.应用逐步崩溃法进行了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得出了与试验值较为一致的结果,验证了理论与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辅助变流柜柜体结构设计的合理和使用的安全,在详细分析200 km/h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变流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虚拟样机结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柜体初始设计方案局部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因此对柜体结构强度薄弱部位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并满足了规范要求,其研究成果为辅助变流柜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辅助变流柜柜体结构设计的合理和使用的安全,在详细分析200 km/h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变流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虚拟样机结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柜体初始设计方案局部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因此对柜体结构强度薄弱部位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并满足了规范要求,其研究成果为辅助变流柜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力法的动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原理,对动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Microsoft Visual C++6.0实现程序化。根据构架设计的原始参数、UIC 615-4—2003标准规定的计算载荷和载荷工况及制造材料的许用应力,确定构架的总体尺寸和不同截面的几何尺寸,分析动车转向架构架在各个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名义应力。通过计算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较,检查构架结构尺寸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构架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根据UIC 615-4—2003和EN 13749—2005标准的规定,载荷工况1~13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许用应力230 MPa,载荷工况14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屈服极限345 MPa,构架的静强度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应用参数化设计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构架的结构几何尺寸,提高构架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Ansys软件建立EQ6110PF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对该客车实际运行中的4种典型工况(水平弯曲工况、极限扭转工况、紧急制动工况、急转弯工况)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获得车身固有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对该客车车身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车身骨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机车驱动系统中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设计要求,通过理论分析、编程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了该端齿薄板联轴器的平衡原理、平衡类型和平衡试验方法;对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进行了分析计算;运用解析法编程计算了该联轴器中二十孔孔组的位置偏差及尺寸偏差对端齿薄板联轴器平衡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由上述...  相似文献   

12.
因特重矿用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加,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并验证了SF31904型车辆作用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时的道路实体结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包括路面板厚度、土基强度和基层强度等因素对路面结构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提出了板厚度的建议值,从而为矿区道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地铁碳钢车体的主要技术参数、车体结构的设计思路,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验证了车体结构的强度、模态和稳定性均满足EN12663(2010)的要求,最终顺利通过了车体静强度试验。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优化方法进行边坡参数反分析,存在速率低、无解性、多解性、稳定性差等缺陷.利用模拟退火法(SA)的优势,将其引入到公路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中,形成结合模拟退火法与多点位移优化进行反分析的方法.以湖南省某公路2处边坡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首先获取边坡多个位置的位移-强度折减系数关系,再建立目标函数,利用SA全局寻优的特点获取强度折减系数的最优值,进而得到抗剪强度参数的反分析值.结果表明:取反分析值作为抗剪强度参数时,边坡各个节点的计算位移都比较接近监测位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客车车体端板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铁路列车工程应用中典型的一种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主要表现为正交各向异性,对于这种材料组成的较复杂的结构的数值模拟,一直是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基于对该复合材料做成的样品先做材料性能实验,得到相应的材料参数,然后对车体端板层合结构进行几何建模,采用大型通用软件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采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特有的层合单元模拟复合材料多层结构的特性,分别模拟了普通层结构及三明治结构,最后采用最大应力失效准则对该端板结构进行强度校核,为该端板结构的开发研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114.3 m甲板货船载货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SC.Patran软件建立114.3 m甲板货船载货区域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结构强度、边界条件和设计载荷工况,得出该船载货区域的结构强度不满足规范,主要是由于甲板纵桁的相当应力和剪应力超出许用值。通过改变甲板纵桁、甲板板、斜撑和甲板纵骨等构件尺寸,提高该船载货区域的结构强度,得出最终的改进方案为:甲板纵桁由原来的⊥8×400/10×100变成⊥10×400/12×120;甲板纵骨由原来的⊥8×120/8×80变成⊥8×120/10×120;斜撑由原来的L100×63×8变成L125×80×10。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滤波电抗器支架结构的设计是否满足IEC 61373-2010标准的冲击强度与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疲劳试验的要求,以及确定该支架结构的焊接质量等级的选取等问题.提出了数值模拟试验技术.首先利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计算该结构的冲击强度,然后利用随机振动的方法获得了标准随机载荷谱作用下结构的疲劳寿命,最后参考EN15085-3标准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确定了焊缝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CRH3车窗粘接强度,设计了车窗粘接强度试验工作车,并借助ANSYS软件对升降系统关键部件的滚珠丝杠副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滚珠丝杠副最大应力188.042MPa,小于所用材料许用应力值,满足强度要求;最大应变0.329,为弹性变形,满足刚度要求;丝杠丝母采用Gothic Arch式无间隙沟槽,刚度增强,最大接触应力12.66MPa,与理论计算值相当,接触应力沿滚道呈环形分布,满足接触强度要求;滚珠丝杠副三阶屈曲系数均大于2,试验工作车升降系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试验测试车架挠度,验证该工况下大学生方程式赛车(FSC)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车架的弯曲静载、转弯、刹车工况及扭转刚度进行有限元仿真,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值分析说明车架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澄子河大桥主桥的静动栽试验数据分析,了解钢管混凝土系杆拱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以验证该桥的结构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为今后大桥的运营及养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