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国内外P&R实施现状,以及P&R选址理论的研究现状.在广义多设施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的基础上,以各需求点与临近的供应点之间的总广义费用(出行时间、出行费用)最少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多设施多目标P&R选址模型.最后综合利用节点迭代的方法,提出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利用一个简单的网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P&R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将P&R系统优化选址问题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并用实例运算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成都市小汽车出行者进行选择行为分析时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及优化选址结果,采用非集计分析法,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运用多项式Logit模型对成都市三环路沿线及外围组团P&R设施高峰时段站场规模进行预测,并对成都市停车换乘P&R设施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停车换乘(Park&Ride,P&R)选择意向调查是建立高效的P&R系统、促进个体出行方式向P&R系统转移的基础步骤.本文以在北京市建立P&R系统为目标,通过在北京市区停车场进行的停车行为调查,在分析了当前的通勤交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在不同假设换乘条件下的P&R系统选择意向及相关出行者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R系统选择意向与出行费用和时间有着显著的关系,并且不同职业、收入等群体的P&R系统选择意向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结果对于P&R系统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频发的突发事件,应急设施选址与配送路径规划对快速开展救援活动、减少事件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应急设施选址-配送模型,同步解决应急设施选址和配送路径规划问题.模型目标函数包括3个方面:最小化总物资运输时间成本、最大化应急设施设置容量和最小化应急设施设置数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目标遗传算法,结...  相似文献   

7.
考虑通道分工和竞争的客运专线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长途旅客运输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运输通道内既有线和客运专线合理分工.提出了客运专线多产品票价制定的多层规划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旅客出行选择要求和运输企业效益最大化,并且兼顾了与客运通道内既有线的分工,其优化目标是得到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票价制定方案.探讨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8.
应急服务设施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应急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构建应急服务设施选址优化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以最大化应急服务设施覆盖总权重和最小化投资建设费用为目标.先采用定性方法找到候选点,然后在规划设施点数目、土地投资费用及服务能力限制下,使用定量方法建立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并使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求解.使用MATLAB中的BINTPROG函数与遗传算法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泗洪县消防站的选址规划为例,通过两种方法求解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遗传算法的合理性,并确定准确的消防选址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能够得到准确的选址点,进而提高应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城市公交停保场站的选址方法,以公交停保场的服务能力和出行效率最优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的城市公交停保场选址模型。首先,以满足服务能力要求的公交停保场可选点作为备选地址,选取满足公交车辆停车需求的备选场站方案;然后,以公交停保场的建设费用、首末站及枢纽站所有公交车辆到达停保场的总出行费用、总停放效率为优化目标,以首末站的停放需求、停保场的服务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公交停保场选址优化模型;最后,运用递归思想和运筹学相关方法设计该选址模型的求解算法,并通过对比各备选方案的适应度确定停保场的最优选址方案。结果表明,该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可以有效获得公交停保场的最佳选址,对于城市公交停保场选址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停车供需矛盾问题,使停车设施分布相对合理,提出最大限度地满足停车设施使用者、投资者、管理者三方效益最优的停车选址优化模型。建立综合考虑使用者的出行效益、投资者投资利润率与管理者区域服务水平的多目标约束模型,采用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公式来优化基本遗传算法并求解该模型,给出模型求解过程。最后,经实例分析,得出规划区域内最优公共停车场建设个数、各停车场的具体位置以及泊位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P&R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广义P&R系统优化选址模型,将P&R系统优化选址问题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并用实例运算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绕城高速公路与市区交通网络车流交换具有不同于其他公路的特征,其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要求亦不同.以绕城高速公路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停车换乘需求、停车换乘可靠性和建设用地需求3类7项PR设施选址评价指标.运用物元评价方法,建立了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通过综合关联度把待选址站点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选择在综合评价等级"优"的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设置PR设施.所建模型应用在西安市绕城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结果表明,在西安绕城高速与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主要制约因素是用地限制,和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3.
当私家车的使用可与公共交通结合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因此,P+R(停车换乘系统)在为公共交通吸引客流的同时也为公共交通的运营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和运营P+R系统时,制定合理的用户收费政策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 事实上,收费政策作为调节手段之一,利用其鼓励或约束停车场的各类用户,将有助于交通部门管理和经营P+R设施.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本文为确定停车设施最优定价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结合遗传算法,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模型确定了P+R设施最优定价方案参数. 该模型应用于希腊雅典地铁网络的P+R设施.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近似最优定价方案. 另外,本文还在方便用户的计算机框架下结合该模型开发了相应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分层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负荷接入配电网,增强了电源、负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性,对故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故障点的分层定位方法. 首先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层含特殊负荷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不完备性;其次在单层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改进量子免疫算法的区域定位方法和隐枚举法的区段定位方法;最后对所提模型和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单层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改进量子免疫算法构建的单层定位模型相比,所提分层定位方法大大简化了故障辨识模型的复杂度,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将故障搜索维度降低69%,故障定位耗时在1 s以内,故障辨识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localization based o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enabler of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imited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are disadvantages to the deterministic location estimation techniques. The probabilistic techniques show their good accuracy but cost more computation overhead. A Gaussian mixture model based on clustering technique was presented to improv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efficiency. The propo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reduces the number of candidate locations from the whole area to a cluster. Within a cluster, an improved 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was used to estimate user location using signal strength from more access point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estimation time is greatly decreased while high accuracy can still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
三类运营机制下两类停车设施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三种运营机制(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下两类型停车设施(公 共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的定价问题,将停车设施运营者和出行者的相互作用描述为 双层规划问题,其中上层为运营者的停车收费水平决策模型,下层为出行者的旅行选择 行为模型,包括对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 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垄断解导致最高的总利润、最低的社会福利和最低 的交通需求;社会最优解导致最低的总利润、最高的社会福利和最高的交通需求;而寡头 解介于垄断解和社会最优解之间.  相似文献   

17.
Of different model-based methods in vision based human tracking, many state of the art works focus on the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ethod to search in a very high dimensional space and try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according to a proper likelihood function. Seldom works perform a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s (IMM) to track a human for challenging problems, such as uncertainty of motion styles, imprecise detection of feature points and ambiguity of joint lo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layer filter framework based on IMM to track human motion. First, a method of model based points location is proposed to detect key feature points automatically and the filter in the first layer i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undetected points. Second, multiple models of motion are learned by the prior motion data with ridge regression and the IMM algorith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quaternion vectors of joints rotation. Finally, experiments using real images sequences, simulation videos and 3D voxel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is human tracking framework is efficient.  相似文献   

18.
在对具有区间性质的铁路应急需求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应急服务设施备选点未知且需建数目给定的选址问题,对传统单阶段选址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综合考虑应急服务公平性及响应时效性的双阶段组合选址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备选点未知且需建数目给定情况下的铁路应急服务设施双阶段组合选址问题所得的选址方案,应急服务半径降低了21.7%,应急服务水平差异性减少了 35.8%,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应急服务水平.本文提出的双阶段组合选址模型既适用于局部范围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也适用于全国范围的铁路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适用于备选点未知且给定建设数目的应急设施选址也适用于存在多个备选方案多目标布局优化的应急设施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出行时长的大型活动停车换乘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萍 《城市交通》2009,7(2):22-27
以大型活动期间来自外省市的小汽车出行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出行时长的停车换乘选择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当日往返者和停留多日者对停车换乘的需求特征与选择行为存在差异:停车供应限制政策对前者利用小汽车出行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对后者的影响较小;前者强调换乘公共交通的直达性和便捷性,对时间要求较高,后者则重视交通方式的灵活性。针对停留多日者的相关设施及政策还须统筹考虑全程出行链的需求,提出在郊区新城结合住宿情况设置停车换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