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UIC标准Goodman-Smith图法和JIS标准的疲劳评价方法,以地铁转向架构架的侧梁焊接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法对其疲劳强度进行对比研究。以JIS标准中的裂纹扩展法和名义应力法分别评估单边角焊缝和背面焊接位置角焊缝的焊根疲劳强度,以UIC标准中的结构应力法评估角焊缝的焊趾疲劳强度。结果表明,使用UIC标准考核构架侧梁焊缝的焊趾满足疲劳强度要求,而使用JIS标准考核构架侧梁焊缝的焊根不满足疲劳强度要求,因此对于焊接构架角焊缝应结合2个标准对其焊趾和焊根综合进行疲劳强度评估。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轨道车辆结构安全性,针对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的转向架焊接构架,基于JIS标准的疲劳评价方法和Goodman图法,根据EN 13749主要运营工况进行加载,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构架焊接成型后是否可从外部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为评判标准,将侧梁上盖板单边角焊缝分为梁内焊根和梁外焊趾,将侧梁双边角焊缝分为梁内角焊缝和梁外角焊缝分别进行疲劳校核,完成了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全面的疲劳评估。以是否添加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作为研究变量,依照运动中机械载荷带来的空气弹簧气室压力变化进行气室载荷加载,研究空气弹簧气室压力对构架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焊缝特征类型中,上盖板单边角焊缝焊根和背面焊接位置角焊缝基于JIS标准疲劳设计未满足疲劳强度要求;侧梁上盖板单边角焊缝受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影响,焊根部位疲劳安全系数降低7.1%,焊趾部位疲劳安全系数降低29.8%;而侧梁内侧、外侧双边角焊缝受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影响较小,疲劳安全因子降低仅2%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装备生产要求不断提高,国内专业化货车生产厂家都引进很多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入,自动生产线使用初期经常出现问题。2004年上半年,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购置了"货车侧墙自动焊接生产线"设备。侧柱的自动焊接跟踪采用机械式跟踪系统,使用中发现侧柱焊缝基本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问题有:(1)焊缝不合格,表现为焊缝不匀、焊瘤、偏焊;(2)跟踪不可靠,跟踪失效常常使焊嘴偏离焊道,只能停机处理,自动焊接失败。为此,对跟踪系统关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车体长直焊缝的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车体侧墙与底架边梁长直焊缝在车体焊缝组成中尤为重要,此处的焊缝采取横焊姿势,极易产生焊接缺陷,又因大部件侧墙采用大型中空挤压型材,需强行拉出挠度,焊接后还要再进行门框组装,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造成侧墙与底架组装时焊缝的根部间隙极不均匀,更对焊接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文结合铝合金车体焊接试验及现车生产中实际经验对此焊缝的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单丝MIG自动焊及双丝MIG自动焊两种焊接工艺对铝合金中厚板进行焊接,对比分析两种焊接工艺的焊接过程、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发现,双丝焊可提高焊接效率,减少焊接辅助时间,双丝焊焊缝微观组织更加致密,晶粒更加细小,双丝焊焊缝拉伸强度略高于单丝焊,但二者相差不大。在焊缝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双丝焊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工时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焊接构架侧梁内腔作为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的地铁转向架,运用国际铁路联盟给出的Goodman-Smith疲劳极限法,以转向架焊接构架上盖板单边角焊缝、下盖板和内部加强筋板双边角焊缝为研究对象,在EN 13749标准的主要运营工况下,分析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对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焊趾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交变作用时,上盖板单边角焊缝疲劳特性相比于不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交变作用会明显恶化,而下盖板和内部加强筋板双边角焊缝疲劳特性变化不明显。因此,针对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时,需要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影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段修作业时 ,C6 2A、C6 2B型敞车角柱盖处裂损、开焊、上端梁外涨等故障屡见不鲜 ,尤其是随着定检周期的延长 ,该类故障更加突出 ,已成为该型车的惯性质量故障之一。1 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1.1 角柱盖及加强筋板横裂纹 ,裂纹部位位于上端梁与上侧梁结合处 ,方向与上侧梁垂直 ;1.2 角柱盖、加强筋与上侧梁焊接部分开焊 ,上端梁与角柱对接焊缝开焊后外移 ,而角柱盖、加强筋板与上端梁焊接部分状态良好 ,这一情况发生较多。1.3 角柱盖处强度不足。上端梁与上侧梁的连接仅靠一条“∩”型焊缝和一块加强板 ,实际情况表明 :其焊接强度不足以…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时速160 km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客车车体钢结构上的侧墙板与底架边梁对接焊缝焊接质量,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引进自动化焊接小车代替人工MAG焊,通过焊接工艺试验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使得此处焊缝成型美观,焊接接头数量减少,从源头上提升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空挤压铝型材侧墙各部件焊前组装工艺及挠度控制方法;根据长大型材对接焊缝间隙及焊缝错边量的控制要求,设计出侧墙各部件型材双面点固焊接方案;规划了侧墙各部件自动焊接顺序以控制侧墙焊后高度、轮廓度及变形量等参数;制定侧墙两阶段调修法以保证侧墙及附属件的整体成形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搅拌摩擦焊制造的铝合金车体侧墙为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焊接变形的研究。基于分段温度函数法的高效计算方法,实现了对4m长结构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最大变形量误差在10%以内,吻合较好。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分段函数法在大型结构搅拌摩擦焊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并通过预测结果进行了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的优化,克服了侧墙边梁长直焊缝平面度难以控制等技术难点,最终顺利地达到控制侧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焊设备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相应的焊接工艺参数,提高了C70型敞车侧墙连铁与侧板横对接焊缝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G70型罐车枕梁腹板与牵引梁腹板之间焊缝裂纹产生的原因,描述了裂纹发生的部位及形式,采用合适的焊接参数及合理地安排焊接顺序,对G70型罐车枕梁腹板与牵引梁腹板之间焊缝产生的裂纹进行焊修,提高了G70型罐车的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IGMRTI330-S型焊接机器人在HXD1型机车构架侧梁焊接上的应用。通过对IGMRTI330-S型焊接机器人简要介绍和HXD1型机车构架侧梁结构的分析,设计专用的工装夹具,实现了对HXD1型机车构架侧梁主焊缝的焊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ZMA100型构架侧梁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专用组焊工装,开发出ZMA100型构架侧梁的焊接工艺,并根据工艺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对焊接工艺进行优化.经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完全满足设计及工艺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铝舍金风缸主要焊缝在焊缝接头形式确定下的焊接工艺;阐述了铝合金风缸自动焊的焊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手持激光焊在城轨车辆铝合金侧墙产品的应用可行性,文章介绍了焊接材料和方法,分析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的气孔率和熔深的影响,同时测试了焊后侧墙的振动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手持激光焊的摆宽和振镜频率对气孔影响较大,功率对熔深影响较大,侧墙焊缝在振动冲击试验后未发现裂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风_(7G-C)型内燃机车车架侧梁下料的工艺实例分析,从材料设备、侧梁拼接焊缝位置、侧梁立板处理及焊接收缩量等方面介绍了车架侧梁下料的有关的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18.
GE机车柴油机曲轴平衡块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通过对GE曲轴平衡块解剖试验分析表明:GE曲轴平衡块焊接接头形式为K型对接接头;焊缝未采用全焊透形式;采用强度等级低于母材的焊接材料;采用多层多道焊和先焊中间焊缝再焊端部焊缝等焊接工艺;焊后的热处理工艺为正火处理。根据解剖试验分析结果和焊接工艺分析,进行了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CrMo与20~#异种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20~#钢)指标,焊接质量可达到预期要求,为引进、消化、吸收GE柴油机曲轴的制造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304不锈钢的焊接性和锥形薄壁方管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刚性固定零件,配合水冷铜衬垫辅助成型并迅速通水降温的对称自动焊接工艺,成功防止了焊接咬边、变形、焊穿以及焊缝反面氧化等缺陷的发生,保证了焊缝全焊透,且尺寸在公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敞车中梁对接接头的焊接质量要求严格,组对间隙大,手工焊接困难,焊接缺陷较多,造成焊缝返修超标及焊接材料浪费这一实际问题,设计制造了封底自动焊工装,改造了焊接小车,从而成功地采用了埋弧自动焊,使焊缝合格率达99%以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