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天山公路泥石流形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泥石流是新疆天山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集中分布在北天山近80km范围内,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基于大量的现场调研及观测,从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分析并获得了泥石流沟轴向与新构造应力场剪切带方向一致的宏观规律;泥石流沟内物源丰富,以寒冻风化物、第四纪冰碛物及冰水沉积物为主,沿程分布在泥石流沟内;天山向西开口的喇叭形地貌格局造就了北天山显著的焚风效应,致使境内地表植被条件差、降雨量小、寒冻风化作用强烈,进而物源稳定性极差;将泥石流形成的诱发因素概化为降雨和气温两方面,明确了境内公路泥石流在强降雨后4~5h内暴发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为天山公路泥石流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是天山公路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也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公路病害.基于天山公路泥石流爆发诱因、物源组成、岩性特征、运动规律,遵循高寒地区公路泥石流防治的特殊性,所开发的导流墙网、排导棚架结构、桩板泄流槽、导流弧形挡土墙技术,是该类公路泥石流极其有效的防治技术.根据这些单体技术结合已有公路泥石流的防治技术,构建了包括导流墙网 排导棚架、桩板泄流槽 底埋隧道及导流弧形挡土墙等结构在内的泥石流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天山公路泥石流病害的防治问题,研究结果已用于天山公路泥石流防治方案设计,也为同类型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泥石流对公路路基的冲蚀、受力以及泥石流体本身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天山公路泥石流路段路基耦合数学方程、物理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对其进行耦合数值分析.发现泥石流路基易损部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解释了泥石流路段路基产生破坏的早期成因,为泥石流病害的治理提供了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8,(11)
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繁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带建设和互联互通安全,当前缺少对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防治分析。文中以中巴公路奥布段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等手段,结合泥石流孕灾环境和控制要素分析,通过GIS与信息量模型相结合分析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性。研究发现,公路沿线大部分区域处于中度危险以上,中度、高度和极高度危险区3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34%,泥石流数量达到66个,主要分布在盖孜河的深切峡谷区段;评价结果与实际灾情较为吻合,近年来频发的泥石流灾害较好验证了评价结果的精度;结合泥石流危险度和泥石流活动特点,提出不同危险度下公路泥石流的防治原则和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中巴公路选址布线和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地质背景复杂、地貌起伏大和地质灾害分布广的特点,以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研究都汶公路泥石流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分析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泥石流灾害现状,对都汶公路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为山区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7.
G315线托帕-吐尔尕特公路是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坦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沿线频发的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通行。通过对G315托帕-吐尔尕特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实地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并结合泥石流对公路危害特征,初步提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研究表明,研究区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K0+00~k80+00段,灾害性泥石流共发育55处,其中沟谷型泥石流34处。泥石流沟口高程在2105~3036m之间,流域面积介于0.013~41.49km~2,沟床比降介于25‰~727.3‰。沿线泥石流均为降雨型泥石流,受物源类型及供给形式的影响以稀性泥石流和水石流为主。最后针对泥石流危害特征初步提出了硬性治理和柔性防护相结合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彻底解决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病害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5)
川藏公路邦达至林芝段泥石流十分发育,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公路通行安全。通过遥感及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泥石流的分布规律、环境背景及激发因子。研究区域泥石流类型主要为暴雨型泥石流、冰水混合型泥石流和冰湖溃决型泥石流三大类,地形、构造运动、地层岩性等环境背景及降雨诱发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泥石流的规模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前言公路泥石流是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自然病害之一。四川省西部(指盆地以西)地区的公路泥石流,分布广、数量多、活动频繁,危害十分严重。由于泥石流冲毁淤埋线路,毁坏、堵塞公路桥涵,造成阻车断道,妨碍交通运输的正常流通,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是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区“四化”建设中,要防止泥石流对公路的严重危害,了解现有公路泥石流的分布、活动和危害情况,研究公路泥石流的整治对策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几年实地考察资料,就此问题做一初步分析。一、本区公路泥石流的分布和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整理归纳国内旅游公路研究相关的文献,发现国内旅游公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公路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规划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设计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景观构建理论研究、旅游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和旅游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国内旅游公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应用研究缺乏深度。从研究趋势看,旅游公路的基础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定量方法将被广泛应用,不同旅游交通方式的竞合研究将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贵川 《公路》2008,(4):24-29
从旅游公路的分类入手研究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公路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公路的基本分类,揭示了分类与具体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旅游公路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交通的需求分析,总结出了各种类型旅游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整体优化目标设计原则。对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关的交通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旅游公路分类的设计方法。此后讨论了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具体形式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轴载谱的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和研究模式中的不足,论文提出了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车辆轴载谱来分析高等级公路车流轴载、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和超限严格管制下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为按轴型和车辆载重状态划分车型、开展轴载和交通量调查、计算不同车型的轴载谱、对各车型各轴型的轴载谱进行Gauss曲线拟合、再根据拟合函数进行车辆轴载、运营成本和运力结构的计算,文中还结合世行安徽公路项目II(超载运输课题研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照明设计指标验证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公路隧道LED照明基本段亮度标准验证试验方案设计,并在1:1实体隧道开展小目标可见度验证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现行标准和新标准基本照明亮度标准均满足可见度要求,可以指导公路隧道LED照明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各领域(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具体对策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从事公路交通行业的学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选线决策支持系统中,由于评价和分析因子的多样性、模糊性、非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信息处理和空间综合决策分析十分复杂,而现有公路路线CAD系统尚不足以解决这类空间决策问题。利用A rcEng ine开发组件,针对新疆天山公路实际,引入G IS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手段,采用多元回归、信息量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等多种数学分析评价模型,得到公路沿线区域稳定性评价专题图。同时,综合区域稳定性、坡度、土地利用等栅格数据,利用栅格空间分析算法,得到优化线路,从而为天山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的路线方案选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公路的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给我国公路的施工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载体,其存在与运行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更多依靠公路进行运输的单位及个人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要,因而,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公路运输的畅通,以及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基本安全,我国许多部门从各个方面都对公路施工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该文着重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拌合场选址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更多的可能影响我国公路施工的安全与健全的基本因素,从而更好地实现公路的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了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优点,提出了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路面防冻减灾领域的设想,指出了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路面防冻减灾领域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地源热泵技术在路面防冻减灾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