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前国际上正在出现一种以仿真和虚拟环境为基础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简称为仿真设计。用于设计和地海军舰船的仿真设计法,对于运用仿真和虚拟环境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与数据库紧密综合起来完善舰船设计过程拥有巨大的潜力。舰船设计问题的性质从其广度和深度推动了仿真设计系统发展。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承接开发仿真设计系统研究其对降低舰船采办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传统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存在效果差的问题,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船舶智能制造研究。根据船舶制造数据差与制造成本之间的关系函数,计算了船舶零件的公差因子,利用公差因子的均值处理,控制了船舶制造数据,根据船舶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参数,通过确定船舶机械零件结构的尺寸范围,建立船舶零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了船舶智能制造流程,实现了船舶的智能制造。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船舶智能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零件细节的完整度,还可以提高零件之间的契合度,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层模糊模型的舰船技术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出采用多层模糊模型来评估舰船技术状态,同时研究了基于模糊技术的专家打分系统的开发以及计算机辅助舰船技术状态评估系统的功能。文中提出的评估方法、系统功能有助于建立开放、多层的基于模糊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舰船技术状态评估系统,从而提高舰船技术状态评估的准确性,促进舰船技术状态评估趋向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舰船运动轨迹信息的完整性,解决传统信息聚类补偿方法存在的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下舰船运动轨迹信息聚类补偿方法。首先收集不同来源获取的船板运动轨迹信息,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轨迹信息格式与坐标系的转换。提取特征轨迹点并划分轨迹信息,以轨迹点为聚类中心得出轨迹信息的聚类结果,并通过样条函数平滑处理轨迹信息,实现舰船运动轨迹信息的聚类补偿。将设计的补偿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舰船运动轨迹信息中,经过与传统补偿方法的对比,发现设计的补偿方法最终获得的轨迹信息完整性提高了8.7%,即聚类补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传统设计方法制造舰船时,所设计的船舶零件契合度较低,导致反映舰船结构安全程度的系数不高,为此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船舶组件草图,并根据应用材料特性调整组件尺寸。通过船舶的排水量、吨位、吃水能力、主次度和船型系数等数据计算船体的最大航行速度,根据结果调整船舶总体线型。利用SketchUp软件按照线型结构搭建三维船体模型,实现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的应用效果相比,所研究技术制造出的船体组件模型契合度提高了11.58%。由此可见,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能力更强,制造的船舶结构安全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6.
舰船舱室布置设计过程复杂繁琐,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而目前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技术仍以三维建模与绘图为主。为了使计算机获得根据输入的设计要求自主输出舱室分布设计方案的能力,提高舰船舱室布置设计效率,提出一种舱室分布设计方法。首先,针对舱室在舰船多层甲板上的分布问题搭建数学模型,依据设计规范、统计规律以及设计经验等,在分析舱室布置要求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因素、通达性、重量分布和面积目标函数。然后,将引力搜索算法引入到模型中,从而形成一套舱室分布设计方法。通过算例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由所提出的方法得出的设计方案可较好地符合设计要求,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将参数化设计和特征建模技术用于计算机辅助舰船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舰船电气自动绘图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DT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的结构;论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总体方案设计、参数化零部件库的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码等几个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实现主案.系统提供了夹具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辅助工能,并可在后续的夹具设计中充分利用库中现有夹具设计方案及夹具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MDT平台的参数化夹具设计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DT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的结构;论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总体方案设计、参数化零部件库的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码等几个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系统提供了夹具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辅助功能,并可在后续的夹具设计中充分利用库中现有夹具设计方案及夹具零部件。  相似文献   

10.
舰船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是影响舰船战备完好性的重要设计特性,为了丰富舰船装备RMS设计手段与分析方法,运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提出了基于任务流程建立舰船RMS仿真模型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反映舰船任务、装备、保障资源三者之间关联关系的动态描述模型,运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思想设计了舰船RMS仿真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舰船RMS建模与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和主要用户界面,并对系统进行了实现,该系统能够为舰船RMS设计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和分析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展示舰船导航路线,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舰船导航交互界面。通过对舰船导航界面功能结构进行优化,有效采集海量复杂舰船航行信息和分析感知路线环境,结合人机交互原理构建舰船导航路线的特征映射模型,以此提高舰船导航精度,提高舰船导航界面的可用性。最后通过实验证实,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舰船导航界面交互设计可以更好地提高舰船航行路线导航精度,保证舰船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图纸尺寸、精度、技术要求、零部件数量等约束要素与机加工工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定性的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机加工工时数学模型和工时估算数据库的建立,达到了简化工时估算、平衡工时差异、掌握工时总量的目的。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实现了机加工工时定额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相似文献   

13.
将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应用于舰船不沉性保障工作领域中,开发了能实现舰船浮稳性指标自动计算、最佳浮稳性保持、最优抗沉方案辅助决策功能的舰船不沉性计算机决策系统(WAPA-CADS)。  相似文献   

14.
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邢涛  徐永新 《中国修船》2009,22(4):44-46,50
文章针对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浩繁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结合海军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强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更好地开展维修性研究工作,为新一代舰船装备维修性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搞好舰船装备维修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存在的数据传输效率低的缺点,设计物联网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首先,设计物联网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的总体架构,根据总体架构,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分别对通信信息接收模块、信道分配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舰船信息数据库模块开展设计,至此完成物联网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的设计。与传统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物联网的舰船自动识别通信平台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6.
舰船资料数据库的数据存在一定量的重复,严重影响舰船资料数据库的工作效率。为了减少舰船资料数据库中的重复数据,降低存储空间,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舰船资料数据库数据去重复删除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舰船资料数据库中的数据去重复删除研究进展,找到各种方法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提取舰船资料数据库的数据特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计算舰船资料数据库数据特征的相似度,最后将相似度与阈值进行比较,删除大于阈值的数据,并进行仿真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估计舰船资料数据库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可以很好地删除重复数据,且舰船资料数据库重复数据删除的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传输优化方法存在的网络连接量大、信息传输加密安全性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数据库访问信息传输加密优化方法。通过使用加密表和特殊数学结构完成加密查询。在分析舰船任务中间数据请求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双端口Ramipcore中间数据传输优化卡,建立动态查询表,识别舰船加密信息资源,结合舰艇数据库访问信息FC协议帧格式,进行舰船网络加密信息资源传输优化研究。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加密资源传输优化方法相比,舰船数据库访问信息传输加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舰船网络的网络连接和CPU利用率,保证信息传输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海军的阿雷·伯克级(DDG-51)宙斯盾驱逐舰项目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H)技术正在得到实施。根据海军的批示,负责DDG-51级建造的船厂正在追求向基于CAD的设计、制造与全寿期保障过渡。通过CAD的创始性工作,采办费可以降低而无损于舰船的性能。通过计算机建立舰船的三维(3D)模型将有助于对在实船建造前用其它办法不能发现的干扰和接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三维数据库中存  相似文献   

19.
严海妍  陶勇 《舰船工程研究》1998,(1):42-44,F00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作为提高舰船工程总体设计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在广泛深入地到舰船总体设计的各个领域,这里作者结合实际,探讨了计算机辅助 舰载作战系统总体设计听应用,包括,建立一个“舰功作战系统图形库”以及建库方法,步骤和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等,实践表明,由于它具有良好的交互式用户界面,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地改善了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为多方案的舰船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采用传统的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警方法,受到大量舰船通信安全状态信息影响,导致预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舰船通信安全预警研究。建立了舰船通信安全预警模型,采集通信安全状态信息,划分预警等级。以单一竞争策略为主,从攻击数据集中提取最优解,实现舰船通信安全预警。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技术能够快速找到最优解,收敛性能较好,且数据安全性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预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