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岔尖轨密贴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铁路的发展时期和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采用以往的道岔养护方法,安排维修"天窗"与维修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道岔状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道岔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解决道岔养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TB/T3200-2008《铁路道岔密贴检查器》规定了2类道岔密贴检查器。JM-A1参型密贴检查器是一种检查客运专线道岔在2个牵引点之间尖轨或心轨密贴和斥离状态的设备,JM-A型密贴检查器是安装在线路外侧轨枕上检查尖轨密贴和斥离状态的设备。主要阐述这2种设备的外形、结构以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道岔尖轨制造工艺中,国外用特种断面钢轨整体热处理后,再加工成尖轨;国内用成型尖轨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两种工艺各有利弊。本文介绍了道岔热处理采用道岔尖轨非工作面预留,轨底预热和轨头加热相结合的新工艺,降低了轨头与轨底的温差,解决了尖轨热处理过程中上弓变形大、尖轨小断面热处理质量不稳定、与基本轨密贴差的技术难题。道岔尖轨性能指标达到了客专道岔尖轨热处理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高速客运专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新型相离型曲线尖轨9号道岔的扳动力计算模型,分析摩擦系数、尖轨动程、尖轨与滑床板密贴、道岔轨底坡等取决于安装及维修状态的因素,以及对尖轨扳动力和不足位移的影响.提出在铺设及养护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探讨9号道岔取消第2牵引点的可行性,认为在目前的尖轨结构下保持2点牵引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该系统主要用于对营业线道岔尖轨、可动心轨密贴状态、转辙机表示杆缺口和道岔转换力与转换阻力等直接影响道岔工作性能的状态指标实施全程动态连续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实时传递,以便现场及时防范处理,使道岔经常处于良好受控状态,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6.
75kg/m钢轨AT12#固定型道岔转辙部位病害的成因及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75kg/m钢轨AT12#固定型道岔在转辙部位所发生的尖轨拱腰、尖轨横弯、曲尖轨侧磨、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滑床板离缝等病害,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速道岔电务转换系统采用分动外锁闭结构 ,两根尖轨之间不设连接杆 ,在转换过程中两根尖轨是分别动作的。为防止在特殊情况下 ,当密贴尖轨锁闭时 ,斥离尖轨非正常移动影响道岔表示 ,避免斥离尖轨移动导致出现轮轨接触 (或被车轮撞击 )而影响行车安全 ,特研制了斥离尖轨固定装置——斥离尖轨钩锁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30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安监、车务、电务、工务方面专家对太原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道岔尖轨密贴及斥离状态监测系统"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审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能够准确、可靠、实时采集现场道岔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偏移量,直观地为现场人员提供相关信息,达到了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同意通过审查。  相似文献   

9.
介绍朔黄铁路重载运行对ZYJ7外锁闭道岔的影响,分析道床不稳固、道岔水平轨距不良、尖轨爬行、尖轨翘头、尖轨反弹、尖轨密贴不良、道岔不方正、开程和锁闭量不标准等典型病害形成的原因,总结检查与整治的方法,对提高ZYJ7外锁闭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速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分动钩式外锁闭装置技术标准规定,在分析了分动钩式外锁闭提速道岔的结构的基础上,对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存在2mm不密贴间隙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现场实际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道岔尖轨密贴和开程的动态位移检测问题,采用具有磁致伸缩效应的位移测量技术,在道岔牵引点的定/反位分别安装位移传感器进行尖轨位移的全程动态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校准、保存、分析和显示。经现场试验验证:该动态检测方法能够满足道岔尖轨位移动态检测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为道岔的日常运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列车车速与行车密度都大幅度提高,道岔尖轨密贴与否直接关系行车安全。通过分析影响道岔尖轨密贴变化的各种成因,提出开发道岔尖轨密贴仪的初步设计方案,为计划修管理模式向状态修管理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铁路运输安全的发展,尤其是对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密贴检查器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密贴检查器作为道岔转换的表示设备,主要用来检查铁路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的密贴状态,也可以作为挤岔表示的安全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通过对转辙机表示杆末端边缘位置图像的监测来反映道岔尖轨密贴状态的方法,以及对道岔尖轨密贴状况监测所采用的图像检测微小位移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步骤。对采集的图像使用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滤除噪声,通过迭代阈值分割、小面积删除、图像边缘检测得到表示杆位置特征,并采用Hough变换完成坐标提取,从而得出表示杆位移具体数值,并通过实际监测测量分析系统对转辙机尖轨密贴状态的监测精度和应用中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正线道岔都采用了ZYJ7型电液转辙机及外锁闭道岔,以保证提速列车的安全。由于在信号设备停用时,如电务施工更换电液转辙机、平锁改钩锁及站场改造新铺设道岔时,只重视对该道岔的密贴尖轨实行钩锁,而忽略了对斥离轨的锁定,所以当列车通过时,由于列车的震动,锁闭杆因没有锁定就会发生位移,致使斥离轨移动,当斥离轨与基本轨接近密贴时,  相似文献   

16.
道岔密贴自动监测装置是由电磁感应器件、电子元件及机械部件构成。将其安装在钢轨的特定位置,对铁路道岔进行实际、实时监测。其特点是,直接测试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的实际密贴状况。监测精度准确,全天候工作,设计新疑、结构合理、安装简例独特,绝比性强,维护方便。并可在站场停电和站场局部施工中单独对道岔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道岔尖轨是轨道的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现有伤损检测技术在道岔尖轨处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铁路道岔尖轨伤损监测方法,研发出道岔尖轨损伤监测系统。系统基于伤损模式分类算法对列车经过钢轨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尖轨伤损状态的识别。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道岔尖轨的伤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监测方法,研究不同过岔条件下高速道岔尖轨的实际磨耗特征;通过脱轨风险分析和尖轨强度分析,研究高速道岔尖轨磨耗管理限值.结果 表明:控制曲尖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侧向磨耗,在逆向和顺向过岔条件下,高速道岔曲尖轨磨耗特征差异显著,顺向过岔时曲尖轨侧磨主要发生在前端较窄区段,而逆向过岔时曲尖轨侧磨主要发生在后端顶宽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提速道岔常见病害,包括道岔方向、高低和水平不良,尖轨不密贴、爬行,连接零件失效,以及转辙部分受电务设备的影响,给日常养护带来极大困难。大同工务段在铺设和养护提速道岔实践中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确保设备处于均衡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0.
铁路道岔结构复杂,受限区域轮载冲击较大,不良的轮轨接触关系易导致道岔接触疲劳伤损萌生早、发展快,尤其以尖轨伤损病害最为突出。为了降低和减缓道岔尖轨伤损的产生和发展,改善尖轨轮轨接触关系,通过长期的现场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尖轨打磨预防修理的打磨方法,可有效改善普速铁路道岔尖轨的服役状态,尤其针对尖轨非作用边肥边、掉块伤损,尖轨作用边鱼鳞掉块伤损产生预防和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