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群桩的柔度直接影响着矮墩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的抗推刚度,对桩基边界的模拟要涉及桩土效应问题。采用m法模拟桩周土的作用,建立了计算实例的整体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改善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受力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桩土效应能有效的改善桥墩结构的受力。  相似文献   

2.
李林香 《交通标准化》2014,(13):153-155
矮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墩身刚度大,其地震响应下的下部结构受力比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更加不利。针对这一状况,利用MIDAS/Civil软件对淮河特大桥下部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了高矮墩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受力行为,强调矮墩下部结构与高墩相比需增大配筋率,并提出了有利于下部结构受力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瓮安河特大桥主桥设计为背景,对比分析了高矮墩与主墩高度相同两种条件下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主梁、主墩的力学特性和差异。得出高矮墩不对称布置除局部效应外,对主梁的整体受力影响不大,纵桥向和横桥向荷载效应均呈现出向矮墩处集中的趋势,且自振特性均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3跨对称连续刚构桥为原型,通过对比不同墩跨比的连续刚构桥在规范中主要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受力变化,给出结构受力变化的重要拐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低墩连续刚构桥界定的建议;通过对比低墩和非低墩连续刚桥在不同主墩截面形式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四肢薄壁截面形式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更适合低墩连续刚构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地震响应规律,建立考虑轨道约束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一体化仿真模型。以某3-32 m简支梁桥+(72+128+72)m连续刚构桥+3-32 m简支梁桥为例,分析轨道约束对桥梁-轨道系统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地震波水平输入角度参数对地震响应影响,探讨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系统纵向受力和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纵向地震响应下钢轨承受较大应力,呈"双菱形"分布,竖向激励对钢轨地震力和下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随着地震波水平输入角增大,钢轨纵向应力减小,墩顶水平力、墩底剪力、墩顶水平位移均表现为顺桥向减小而横桥向增大;钢轨能增强桥梁整体性,对抗震性能提升有利;轨道结构能减小简支梁桥墩顶水平位移及墩底剪力,对连续刚构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等高桥墩对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静力影响,以某在建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墩高比为0.5~1.0的连续刚构桥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墩高比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静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等高桥墩对大跨连续刚构桥上部受力影响较小,而对桥墩本身的受力影响较大.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桥墩可采用不等高桥墩.  相似文献   

7.
合龙时实施顶推是优化矮墩及高温合龙连续刚构桥长期受力状态的重要途径。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对边主墩施加水平顶推力和墩顶侧向位移的计算过程,并详细介绍了顶推施工的控制指标。现场实测数据证明,预定的顶推力和墩顶位移设置合理,实测顶推力及墩顶侧向位移均在预期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连续刚构桥具有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大,造型简单,维护方便,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抗扭潜力大,主梁连续无伸缩缝、行车舒适等优点,主梁墩梁固结,便于采用悬臂施工,而合龙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以矮寨刚构桥为实例,阐述了合龙段的施工和技术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肢薄壁墩和单柱式墩是连续刚构桥的常用桥墩结构形式,为研究桥墩形式对桥梁的影响,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基础,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双肢薄壁墩和单柱式墩对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与地震相应的影响,研究预应力对桥梁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验算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截面情况下,双肢薄壁墩比单柱式墩受力更为合理,预应力对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不大,但抗震性能验算时必须考虑预应力作用,且双肢墩的内外两肢受力要协调,避免正常使用状况下内外两肢内力相差过大。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预应力V形墩连续刚构桥线形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康市西塔桥为V形墩连续刚构桥,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通过对大跨度V形墩连续刚构桥挠度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自适应方法进行施工控制,最后成功合龙桥梁.文中重点阐述了结构线形控制的实施控制过程,对同类桥梁的线形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对山区大跨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的影响,以西南地区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谱兼容的方法选取了20条地震记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并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墩高越高,桥墩相对位移越大,最高墩的相对位移为矮墩的1.03~2.81倍,但矮墩发生损伤的概率要大于高墩,在抗震设计中应得到重视;与一致激励相比较,考虑行波效应时,矮墩发生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概率降低,高墩发生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概率增大,但行波效应会同时增加矮墩和高墩发生严重损伤的概率,因此在高墩桥的抗震设计中,特别是在高烈度地区,应考虑行波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双肢墩是连续刚构桥梁常见的一种桥墩形式。以某海上连续刚构桥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对比桥墩取不同尺寸、是否设置系梁等不同情况下的地震响应,对海上双肢墩连续刚构桥桥墩及高桩承台基础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肢墩设系梁可以减小桥墩塑性转角、墩梁相对位移,并且基础受力优于增加双肢墩壁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以一座全长为346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基础,建立全桥计算模型,采用由规范反应谱生成的相应的功率谱,分6种工况对桥梁进行激励;通过多点激励与一致激励的对比,分析了场地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场地效应主要对跨中截面不利,并使桥墩墩底内力产生突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九江大桥桥型方案设计情况,就经济性、美观性、创新性及施工方法等综合指标,对主桥、引桥桥型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较。尤其是突破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墩多采用双片薄壁墩的传统做法,提出160 m跨单薄壁墩连续刚构方案,减小了墩身刚度,增大了矮墩桥梁做连续刚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常用抗震设计方法,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依托,通过数值计算对桥梁结构自振特性、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响应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表明:该桥在E1及E2地震动作用下,主结构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主结构强度满足抗震设计需求;矮墩受力更为不利,针对类似桥梁,需要更为关注矮墩的抗震性能;该桥在E2地震作用下,主梁的位移略大于伸缩缝的最大伸缩量,建议进一步优化伸缩缝选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与稳定性分析,以X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了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控方法,为X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线连续刚构桥除了主梁要设置预拱度之外,主墩也需要设置类似的横向预偏量.通过分析高墩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变形特点,探讨施工阶段中各工况对主墩横向变形带来的影响.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曲线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过程中产生的横向位移,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为桥墩设置正确的横向预偏量提供科学数据,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施工以及监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大跨度曲线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原理,结合某高速公路大跨度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实例,介绍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桥梁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V型墩连续刚构桥作为一种较优美的桥型,由于各种因素,在苏州地区用得不多。本文通过相石一级公路上的张家港大桥主体设计工作,提出了矮V型墩连续刚构的设计、施工和监控注意点及适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