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去办理退休的事,他们说没有长齿厂这个单位,还让我开什么证明,我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长齿厂怎么就没有了!”一位退休的职工,一位为齿轮厂奉献了青春的职工,情绪激动地对人力资源部的同事诉说着。这不能怪办事的人较真,也不能怪退休职工的态度,只能说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了,“长春齿轮厂”的名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变再变。我们自信地告诉那位退休职工:“不要急,档案给你做证。”  相似文献   

2.
今天(4月12日)突然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陈兆祦老师于4月9日夜在北京溘然长逝.陈兆祦老师是档案界所熟知的档案学家、档案教育家.他从1950年在上海从事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开始,至今已经有66年.在这66年多的时间里,他从未离开过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不仅关心帮助曾经亲自教过的学生,同时也关心全国的档案事业和在基层工作的档案工作者,因此,有许多人曾经受益于陈老师的教诲,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冯子直先生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档案工作经验的老档案工作者,他从1954年参加筹备国家档案局工作开始,一直在国家档案局工作。几十年来,他从普通档案工作者做起,一步一步地走上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4.
裴桐同志是我们档案界的老前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家和理论家,是中央档案馆的奠基者和杰出领导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祝贺他九十大寿之际,我把他在1941年至1948年期间担任普通保管员的几件鲜为人知的事情介绍给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细细算来从事档案工作已经六个年头.回想这六年来与档案相伴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档案,是企业和档案人共同的记忆. 一、档案是企业的组织记忆 初到档案岗位时,觉得"档案"这个词有点小神圣,体现了价值和重要性,于是最激动的莫过于在公司众多的档案资料里发现自己往昔工作的印记:合同档案里有我曾经参与签订的商务合同文本件,管理类档案里有我起草过的公文……每每在档案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心中都会升腾起一份小小的自豪:"我的工作还挺有价值,成了公司的档案!"  相似文献   

6.
罗心发局长退休了。自我到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工作以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了。那天在视屏会上看到他退休表态发言的情景,不禁心生感慨: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发展轨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故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二十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自己一幽的我那位档案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几个月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4,(6):30-31
童鑑良先生是位实业家。在商业的汪洋大海中,驾驶着他的帆船,一次又一次成功到达彼岸。但这艘小小之舟,在茫茫大海里无法辨别。然而他制作的西洋船模在上海船模界却是名声鹊起。他欲打造百艘西洋船模的船队,现在已经完成了大半。  相似文献   

9.
档案检索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查找档案的"向导",没有相应的检索系统,利用工作就无法展开.查找速度慢,查全率、查准率不高,严重地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档案管理中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很早就想写一部描写档案工作者的小说!全国有数百万人工作在档案战线上,可从来没有专门反映他们工作题材的小说。我决意要写,因为我太熟悉他们了。他们从事的不是主导专业或关键部门工作,可他们有自己活动的一块天地。默默无闻地工作,朴实无华的言行,执著认真的敬业精神,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老实憨厚的社交品性,在我心里早已成为活灵活现的形象,创作中我时常心潮涌动。  相似文献   

11.
引子 中日国际客轮"新鉴真"航行在日本海浩瀚的洋面上. 船上大厅的椅子上坐着一位日本老人,他微笑着朝不远处一个小个子服务员用中文招呼道:"姑娘,过来歇会儿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企业员工退休审核工作与企业职工档案的关系及重要性.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了利用企业职工档案办理职工退休审核及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性,以及保证企业职工档案材料完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因工作需要,我从企业的科研、生产战线调到了档案系统.由于过去没有直接接触过档案工作,因此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到了新岗位怎么开展好工作,当时真的是一筹莫展.于是便开展深入实际的学习、调研.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最初还真是从《机电兵船档案》这本杂志中找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彭涛 《机电兵船档案》2003,(1):38-38,43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档案真伪和保存价值的鉴定,是优化馆藏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档案鉴定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现存馆藏档案“玉石不分”、“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一、影响档案鉴定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 1.对档案鉴定工作意义认识不清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具有本源性、客观性和社会性,它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其本源性揭示了档案信息的本质属性,同时档案客观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貌,记述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档案具有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原副总理陈毅生前在参观一个历史档案展览会时,曾经谆谆教导档案工作者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坐冷板凳开始坐有些凉,坐了一会就热起来了。” 70年代初,我在一个大型企业担任党委秘书时兼管文书档案,就和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我曾到省、地(市)、县一些先进的档案馆参观学习,档案馆就像磁石般地吸引了我,那书写工整美观的索引,像航标指引我在浩如烟海的档案馆里遨游。翻开卷宗,我就像在与历史老人对话。一排排整齐的卷宗,象列队待发的士兵,随时听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召唤。为兰台写春秋而辛勤耕耘的档案工作者,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16.
白驹穿隙,光阴荏苒。蓦然回首,我早过了不惑之年,正向天命之年迈进。回顾往昔,我参军二十六年,却有十七年的时间是从事档案工作,不曾轰轰烈烈,没有声名显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档案事业。生活多么奇妙,多么不可捉摸啊!在少年时代,我象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也曾编织过无数五彩的梦,喜爱文学、历史,却阴差阳错地进了工科大学。1977年9月我从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专业毕业,分配到某卫星发射中心,当了将近十年试验参谋,参加了数次同步卫星的发射。由于工作需要,我曾拿起笔参加《当代中  相似文献   

17.
荷兰哈林根市市民克斯米尔从小喜欢航海,经商后,几乎把财富都花费在游艇上,他是航海俱乐部的忠实会员,退休后更是全力以赴热衷航海,他与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多次驾驭游艇横渡大西洋,其乐无穷。克斯米尔在长时间操船渡海时,总要带些书籍阅读。有一次,他看到《吉纳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有关环  相似文献   

18.
收获     
1991年,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被分配到了山海关船厂档案处,做一名专职档案员。我依然清晰地记着初到档案处时的情景。面对成千上万的装订成册的档案,我感到迷惑,这就是我的工作吗?在同事的帮助下,业务开始渐渐熟悉。接下来的日子就在机械地整理、装订案卷及档案提供利用中度过。档案员除了地位在工厂相对略低,收益相对较少外,工作倒也轻松自在,闲暇时还可用聊天和看书来打发日子,业  相似文献   

19.
我之于兰台,如一滴水之于大海,浩浩兰台人之中,有我存在. 兰台之于我,如大海之于一滴水,兰台承载了我的青春,我的未来. 第一次听到兰台这个词,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兰台,为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置兰台令史,掌图籍秘书,选能通仓颉、史籀篇者担任…当时只觉得兰台这个词好美,仿佛盛开兰花之台.到如今,我也成为一名兰台人,与档案相处已有八个年头了,六年专业教育,两年工作经验.八年时间,说长也不长,职业生涯只是刚刚开了个头,未来的路还很长;八年时间,说短也不短,毕竟我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是在档案中度过,我自身也经历了蜕变,从被动选择学习档案专业到主动选择从事档案事业.就像谈恋爱般,一路走来,也曾有过纠结和徘徊,也经历了不断的磨合,到如今,已然相处十分默契,身在兰台,我认定这是值得我奋斗终身的事业,是我挥洒青春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货舱不会自动显示有危险.几个小时前,搬运工人在船上来来往往完成了木材装船作业.然后,一位船员发现几把甲板扫帚落在了货舱出入干道底部,于是他决定“快速爬下”梯子,把扫帚拿上来.他还没有下到梯子底部,就跌了下去.几分钟后,他的同伴从舱口看到了他倒在下面,就毫不犹豫地冲下去救他.他们两个都没有活着回到甲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