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对交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通过室内仿真实验和实车实验对LED指路标志的版面设计进行了评估。首先,在DIALUX软件中建立模拟测试场景,并对24种不同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标志牌进行视认实验,记录驾驶员的视认距离。其次,制作20种不同尺寸、高宽比、笔画粗细和发光形式的LED标志牌,在同济大学校园、西藏南路隧道和上中路隧道进行实车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以视认距离为依据,提出对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城市地下道路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的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标志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视认性。该文从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过程与要求出发,探讨了交通标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为驾驶员迅速视认交通标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通标志是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交通及路网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反光膜是交通标志夜间有效性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在自然条件下,交通标志反光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逆反射性能会发生逐渐衰减,当逆反射系数低于某一数值时,交通标志的夜间视认性将无法得到保证。本文研究和总结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系数对驾驶员视认性的影响,在满足驾驶员安全行车需求的前提下,明确驾驶员最小安全视认距离,标定相对应的最佳逆反射系数区间,为交通标志反光膜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交通标志养护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视认性与行车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标志的视认性,增加驾驶员认知难度,使行驶车辆产生速度差,严重时甚至导致交通事故.文中从驾驶员视认习惯及视认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指路标志的合理性与行车安全的关系,针对不合理指路标志设置情况,参照国内外成熟示例,给出了改善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影响驾驶疲劳的因素很多.作为驾驶疲劳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道路交通环境,是以动态形式展示在驾驶员视野中并产生作用的,有必要针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动态特性进行专门研究.首先理论分析动态道路交通环境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持续变化性和自主可控性.据此设计了基于3个场景的2组现场实车试验.然后以驾驶员的心率作为测量指标,研究动态道路交通环境对驾驶疲劳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驾驶员的心率随道路交通环境场景的变化程度和行车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发现道路交通环境变化性的大小会对驾驶疲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合理设计道路交通环境的变化性能够减缓驾驶疲劳,提高道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雪琴  黄琨  廖斌 《公路》2021,66(12):246-251
为保障驾驶员对交通辅助标志的有效视认,运用实验方法,研究辅助标志字高设计.建模分析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的视认过程,构建基于车速和字数的交通辅助标志字高模型;设计实验分析交通辅助标志汉字阅读阈限;根据阅读阈限,分别确定门架式和悬臂式两种交通辅助标志在不同速度和字数条件的最小字高要求,并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当辅助标志字数超过7个,不同字数句子的阅读阈限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阈限的增速随字数的增加逐渐提高;(2)交通辅助标志的字高随车速和汉字字数的增加而增加;(3)国标(GB-5768)的字高设定对15字以内的辅助标志适用,对120 km/h道路中16字以上的长标志不满足阅读阈限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冰雪公路弯道行车安全,研究冰雪环境中驾驶员对不同线形诱导标志的视认效果,通过分析驾驶员色彩视觉效应,采用3ds Max软件建立了冰雪公路弯道仿真模型。基于E-prime软件分别进行了不同速度下反应时间的色彩视认心理物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行驶速度与视认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色彩对冰雪环境中视认距离表现出较大差异;蓝色和红色标志拥有最佳视认效果,表现为在20~50 km/h速度中,视认距离介于33 m和41 m之间,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蓝色标志的视认效果略优于红色标志;绿色标志视认距离稳定性较差,黄色标志视认距离整体最低,二者均不利于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2道路交通标志2.1设置特点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与其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紧密结合,根据道路特点、交通流构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和视认规律、道路交通的主要矛盾等因素,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比较密集,很多标志采取双侧设置模式,具有科学、严谨、规范、醒目的特点,能起到引导驾驶员、行人等不同交通参与者安全通行的作用。1)双侧设置。禁止驶入标志、让行标志等对安全行车具有重要作用的交通标志多采用“双侧设置”模式。2)让行标志设置广泛,确保交通安全。(1)在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设置让行标志;(2)在信号灯控制的环岛设置让…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性能与视认性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标志反光膜的逆反射性能是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人眼视觉生理学,对交通标志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字膜底膜对比度与驾驶员视认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理分析,得出了交通标志反光膜最佳逆反射系数区间、最佳亮度范围和字膜底膜最佳对比度。该研究成果为通标志反光膜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满足驾驶员安全视认的前提下,使公路设施的建设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针对LED点阵式发光标志、LED半透式发光标志和传统逆反射标志,考虑光照强度、闪烁频率、发光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交通标志视认性能的驾驶试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标志视认距离影响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基于驾驶模拟器进行视认性能对比试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了半透式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视认距离,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半透式发光标志的最佳亮度区间。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00 lx的下午,LED主动发光标志相对于逆反射标志只增加了2~4 m的视认距离;而在光照强度为0.5 lx的晚间,视认效果则提升显著,点阵式和半透式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相比逆反射标志分别提升了39.7%和80.4%。闪烁发光无论快慢,对于LED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效果均无提升。另外,半透式发光标志的亮度过高时会产生眩光效应,不利于驾驶人辨识标志内容,且最佳亮度区间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常亮LED半透式发光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