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层次(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年底举行的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张春贤部长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竞争与发展的关系。张部长指出:“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有序竞争,是提高我国港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港口之间竞争能力的重要动力。港口企业不仅要在本港内和本地区参与竞争,而且要走出本地区和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造就竞争力强、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港口企业集团。”张部长在这里提出了港口竞争的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国家或地区内部港口之间的竞争与港口内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港口间的竞争一样。港口内部企  相似文献   

2.
陈浩 《中国港口》1997,(2):38-39
<正>在我国及世界海运业的研究文献和政策报告中,“港口竞争”一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由于港口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利益分配机制倾斜等一些因素,国内港口间的剧烈竞争总是政策制定者所力图避免的。 港口竞争包括三个层次:港群间、港口间和港内之间的竞争。这里必须澄清的是:在对抗和竞争这两个经济概念间有许多混淆。事实上前者指的是实际的市场行为,而后者则是指用以预言市场行为的一个可由结构确定的模型。因此,港口竞争是对港口业市场结构的一种描述,它包括港口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服务)差异以及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 从经济上说,港口是具有规模经济性和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3.
对珠江三角洲两大港深圳和广州与香港港进行比较分析,对珠三角各港根据货源、航线、吞吐量情况进行定位分析。认为珠三角港口将来要在一体化条件下生存,必须采取竞争与合作策略。深圳和广州港两个枢纽港联合发展,协调各自的优势,枢纽港与支线(喂给)港应构筑组合运输网,建立经济共同体。珠三角集装箱各港口以全局思想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通过竞争的分工与合作,达到区域内各港间的双赢或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环渤海港口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港口竞争格局变化影响因素,认为运输需求放缓、运输结构调整、港口资源整合是环渤海港口竞争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环渤海港口竞争格局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港口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青 《世界海运》2002,25(5):24-25
针对我国港口间争夺腹地、争夺货源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提出了港口企业应采取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6.
可晓梅 《中国水运》2009,(11):37-39
东北亚港口群之间打造战略联盟、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将成为目前及未来东北亚地区港口发展的竞争趋势。本文通过对东北亚港口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的分析,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的发展趋势,试对东北亚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东北亚各港口进行战略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国际邮轮产业日益呈现繁荣之势。鉴于邮轮经济的集聚效应,国内港口城市开始纷纷致力于建设自己的邮轮母港或者专用码头,由此引发有关方面对港口之间盲目竞争、过度内耗的担忧。以"高斯假说"为引例,从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邮轮港口的生态位构成及其竞争特点,从生态位重叠的竞争机制上分析港口竞争的原因,提出中国邮轮港口竞争格局优化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博弈论看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港口物流联盟的提出 1.港口物流的发展环境 尽管港口物流业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但最直接而敏感的影响还是来自航运市场的变化。进入90年代,集装箱运输更加趋于成熟,船公司规模与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第四五代集装箱班轮相继出现,全球联营体广泛形成。环境的变化将使集装箱港口间物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目前航运业船舶大型化和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将对港口的布局、地理位置、港口功能、物流设施、物流能力及市场营销策略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艳  赵刚  岳巧红 《中国港口》2007,(10):45-46
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们对港口功能的认识以及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体现中不断提升,并由此导致了港口功能的升级换代。当供应链管理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时,港口在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正相应地发生着剧变。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压力。过去的港口之间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港口要在竞争中站住脚,必须认真构筑自己的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港口的竞争面临三类竞争:港口间的竞争,港口内的竞争、联合运输的竞争。现代港口间的竞争以争夺跨国转运货物为明显特征;港口内的竞争以分享共同腹地为标志;联合运输的竞争,表现在高附加值的货物从海运中吸引出去,转移到其他运输方式,港口受到影响。因此,港口的竞争不可避免,港口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为了赢得竞争,各国港口当局都在改变港口管理态度和政策,促进贸易、港口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繁荣,这已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