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0~1.6 mm的核桃壳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水样流速为3mL· min-1吸附100mL,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污水时,吸附后的废水中Cr(Ⅵ)浓度为0.224 mg·L-1,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Cr(Ⅵ)的去除率达到98.88%.同时对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从活性穿透曲线中可见,吸附时间为142 min达到吸附穿透点,810 min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2.
氨水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10%的氨水溶液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其进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法、SEM及Boehm滴定法表征了氨水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理化性质.以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活性炭投加量及苯酚废水的初始浓度对改性活性炭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经氨水改性后,表面多处塌陷,比表面积是未改性活性炭的1.057倍,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是未改性活性炭的0.421倍.在吸附时间为6h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均已达到平衡,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为152.763mg/g,比未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提高了66%;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随着pH值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6~7时,去除率达到61%;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溶液中的苯酚含量越来越少;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的提高,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逐渐降低;Freundlich和Langmuir二种等温线模型均能较好的反应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其中Freundlich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非粮生物质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环保的吸附剂,对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较好。论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现状,并着重介绍非粮生物质处理氨氮的现状;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非粮生物质在不同的改性方法下所得改性吸附剂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研究,利用研究成果简述其吸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前景与侧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双酚A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和模拟废水处理同时进行的方法,即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膨润土直接混合,协同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CPC投加量、反应时间、p H值等因素对双酚A去除率的影响;采用等温吸附和动力学方程分析协同吸附过程。实验表明:CPC的加入提高了膨润土对双酚A的吸附量,当CPC投加量为600 mg/L时,膨润土对双酚A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8.3 mg/g;协同作用使膨润土吸附双酚A的平衡时间变短,吸附速率提高,10 min基本达到平衡吸附;协同作用随p H值的升高而加强,碱性条件有利于双酚A的吸附。研究表明:CPC和膨润土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双酚A的吸附量,而且避免有机膨润土制备过程,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化硅酸钙超细粉体表面湿法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水化硅酸钙超细粉体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的相容性, 采用4种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湿法改性处理,从中优选了1种改性剂.对优选的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改性剂用量、浆料浓度、改性温度以及改性时间对超细水化硅酸钙粉体改性的影响.试验所得最佳改性效果:活化指数从0提高到95%,吸油值由86.5 mL/100 g降到69.5 mL/100 g.红外光谱图分析显示,优选的改性剂在水化硅酸钙粉体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使粉体表面有机化.  相似文献   

6.
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苯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B)为改性剂制备的改性沸石对水中苯胺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苯胺的吸附效果显著,吸附时间为120 min 时吸附率约为85%;实验条件下改性沸石的最佳用量为50 g/L;并且改性沸石对苯胺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大,而随pH值的增大明显减小;改性沸石对水中苯胺的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沸石对磷的去除能力,对天然沸石进行了氯化铁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比较了改性前后沸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接触时间、磷初始浓度、沸石投加量、pH值和接触温度等因素对氯化铁改性沸石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改性沸石的除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改性后沸石除磷能力有很大程度提高,对50mg·L-1的模拟废水磷去除率可达97.33%;改性沸石吸附除磷的最佳pH值为8;氯化铁改性沸石对水中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满足Pseudo second-order模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磷的吸附是熵增的吸热吸附过程;改性沸石对磷的吸附平衡数据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8.
复合吸附剂是近年来处理船舶含油污水的热门吸油材料,以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为吸附剂、乳化油为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乳化油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对乳化油的吸附速度很快,在15min已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平衡吸附量qe=67.2mg/g。Tempkin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复合吸附剂吸附乳化油的拟合度最好,相关系数R~2达到0.9938,对乳化油的饱和吸附量q_m在115.34-170.65mg/g。复合吸附剂对乳化油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吸附为放热过程,且|△H~0|41kJ/mol,吸附过程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9.
制备磁化有机改性膨润土(Fe_3O_4-CTAB-BENT),基于批量实验研究Fe_3O_4-CTAB-BENT复合材料对水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pH值、腐殖酸(HA)和阴阳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CTAB-BENT对水中的PFOS和PFOA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PFOA及PFOS在Fe_3O_4-CTAB-BENT上的吸附,且PFOS吸附效果优于PFOA.当HA浓度15 mg·L~(-1)时,其与PFOS、PFOA在Fe_3O_4-CTAB-BENT上的竞争吸附现象不明显.除Cl~-外其他无机共存离子NO~-_3、Na~+和Ca~(2+)会减弱PFOS和PFOA在Fe_3O_4-CTAB-BENT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饮用水原水中的残余铝含量,使用盐酸改性过的凹凸棒做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盐酸浓度、改性凹凸棒用量、pH值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 mol/L的盐酸改性的凹凸棒的吸附性能最好;水样pH值为7.0时,使用0.8 g凹凸棒吸附3 h的效果最好,残余铝含量为0.118 mg/L.  相似文献   

11.
用氧化—调pH值—絮凝—吸附工艺处理含甲醛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发现,单独采用氧化、调pH、絮凝以及吸附单元操作处理含甲醛废水,对废水的COD去除有一定效果,但药剂用量很大,采用氧化-调pH值-絮凝-吸附联串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明显,药剂用量适中,是解决这类难度很大废水的预前处理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mg·L-1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20mg·L-1的50mL水样,当温度为25℃,采用粒径为1.0-1.6mm新疆核桃壳1.0 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18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3%.吸附后的水中C...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试验室高剪切乳化机制备不同掺量条件下的有机膨润土改性沥青.通过对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的检测,分析了不同掺量条件下有机膨润土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与钙基膨润土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的对比以及对扫描电镜图像差异的分析,论证了有机膨润土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可能性,分析了有机膨润土改善沥青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锂皂石原矿中提纯出精矿,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处理得到层电荷数逐渐降低的锂皂石样品,然后对其进行钠化,再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从而制得有机锂皂石.有机锂皂石在硝基苯中的黏度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当盐酸浓度为0.2 moL· L-1时,锂皂石的层状结构几乎保持不变,此时层电荷数降低到了黏度最大的临界点.有机化最...  相似文献   

15.
以1.6~2.5 mm的新疆核桃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废水中Pb2+和Ni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25℃,pH值为5.5,吸附剂用量1.2 g时Pb2+的吸附量最大;pH值为6.0,吸附剂用量2.0 g时Ni2+的吸附量最大,Pb2+的吸附容量为Ni2+的3倍。Pb2+, Ni2+竞争及偏好吸附表明,Ni2+的干扰使Pb2+的吸附容量下降14.8%,Pb2+的干扰使Ni2+的吸附容量下降66.5%,吸附剂对Pb2+的选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氢氧化镁对废水中镉(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镁对含镉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镉(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可达99%以上.氢氧化镁吸附镉(Ⅱ)离子的最初速率与浓度成一级反应,在镉(Ⅱ)离子浓度低于80mg/L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rnuir模式,饱和吸附量为26.02mg/g.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石英砂滤料的表面疏水性,以改善其过滤含油废水的除油性能,利用十三烷酸和十八烷基三氯硅烷两种试剂对石英砂滤料进行复合表面改性,得到了高疏水石英砂滤料.利用DSA100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改性前后石英砂滤料的接触角,利用SEM对滤料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FTIR和XPS对滤料表面化学结构和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未改性石英砂和高疏水石英砂滤料对水和不同种类油的吸附能力以及静态除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两种改性剂的有机长链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了石英砂滤料表面,使滤料表面的水的接触角增大到了134.2°,达到了高疏水水平,而油的接触角仍为0°.高疏水石英砂滤料对水的吸附能力只有改性前的4%,而对不同种类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27%~1 000%;对机油和菜籽油的静态吸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2.7%和25.4%.  相似文献   

18.
矿化垃圾静态吸附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初始浓度为10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的矿化垃圾用量为25g·L^-1、最佳pH为10,震荡最佳时间为7h,脱色率达到98.83%;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19.
实验制备了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负载后的吸附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Ⅴ)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较负载前的腐植酸对P(Ⅴ)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在温度25℃,pH值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120min时,吸附率最大可达93.8%,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对P(Ⅴ)的吸附符合Freundich吸附模型.在25~45℃条件下,△G0、△S=-0.27kJ·mol-1、△H=-0.62kJ·mol-1,为自发放热熵减的过程,吸附类型主要是物理吸附,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阳离子化β-糊精(β-糊精-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BCD),并用之改性沸石得到阳离子化糊精改性的沸石(cationic β-cyclodextrin modified zeolite,CBCDMZ).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CBCD制备条件对所得CBCDMZ吸附对硝基酚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详细研究了CBCD制备中各个主要因素对CBCDMZ吸附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β-糊精(BCD)的浓度、NaOH的浓度和ETMAC/BCD摩尔比对CBCD制备起主要作用. 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CBCD制备的最佳条件是BCD浓度为15%、NaOH(0.1 mL)浓度为10 mol·L-1、ETMAC/BCD=7、反应温度70 ℃制备的CBCDMZ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