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庭伟  祝聪 《船电技术》2021,41(6):66-69
介绍了一种中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中导电回路的结构.针对4000 A稳态载流状态,对其进行了热电耦合仿真.通过求解回路中各组件的热载荷,并应用综合散热系数处理表面对流散热,对回路的稳态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其稳态温度分布.对断路器进行稳态温升试验,并将测量点的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该仿真方法可以指导中压交流真空断路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的直流断路器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升作为断路器的考核指标之一,对断路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笔者以某型4000A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源激励和传热规律进行分析后建模,经ANSYS热电耦合仿真获得了断路器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基本吻合。随后,分析了散热器材质和触头接触电阻对断路器温度场的影响,该项研究成果对断路器的热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型真空直流限流断路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润  刘擘 《船电技术》2015,35(6):75-77
分析了强迫关断型真空直流断路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在真空灭弧室两端反并续流二极管的方法,推迟了真空灭弧室电流过零后两端反向电压出现的时间,提高了真空灭弧室电流的过零关断的可靠性。对该直流限流断路器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最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说明该限流断路器方案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种典型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本文提出了优先进行"零电流换流过程设计",随后进行"零电压换流过程设计"的设计方法。以8 k V/4k A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为例,针对预期短路电流160 k A且短路时间常数为7 ms的工况,基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短路分断时间不超过1.8 ms且分断峰值电流不超过40 k A的设计指标。该方法对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建明 《船电技术》2006,26(5):57-59
基于对真空断路器凸轮操作机构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凸轮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真空断路器凸轮操作机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低压配电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传热学的方法,计算环境温度下低压配电柜内的速度和温度场,详细分析舰船用配电柜内断路器、铜排和柜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对配电柜内特殊点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配电柜设计合理,配电柜内的重要部位的温升指标均能满足GJB202A关于温升的要求。研究分析的方法和结论对提高配电柜散热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串联晶闸管主要的触发方式的基础上,针对中压直流断路器中10k V脉冲电流回路开关的研制要求,设计了一套串联晶闸管光纤隔离触发系统,同时对串联晶闸管触发电路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触发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虚拟样机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某型号船用低压框架式断路器系统的参数化模型。通过对该船用低压断路器系统运动特性的动态仿真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带载合闸过程中存在的触头间易产生拉弧现象,对动力系统中各弹簧的技术参数进行设计研究分析,获得各参数对断路器系统的影响灵敏度。针对各参数灵敏度高低的不同,以动触头转动角速度为优化目标函数,完成该断路器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缩短了触头间的燃弧时间。该分析对于提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与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ABB公司生产的VD4型真空断路器在港口中压配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但在装设“五防”机构时,会出现由于机械连锁失灵而导致断路器无法合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计算电弧触发器稳态温升,本文建立了电弧触发器二维稳态温度场模型,采用matlab自编程方法计算电弧触发器稳态温度场,并通过温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针对圆孔型电弧触发器,本文通过保持狭颈总截面不变,来保证弧前时间一致,并在此条件下研究不同狭颈数对电弧触发器稳态温升的影响规律,以此对电弧触发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