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线材配置、导线高度及结构高度、腕臂支持结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接触网支柱基础等主要技术标准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秦沈客运专线试验段时速 3 0 0km线路机械化整道作业的施工 ,介绍作业车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的动力性能分析方法,在总结秦沈客运专线、时速250km和350km客运专线桥梁通用图的设计成果上,研究小跨度简支T梁在高速客运专线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对提高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及综合试验段内的接触网系统参数和要求,以满足电气化铁路旅客列车200km/h及至300km/h运行速度的需要,为高速电气化铁路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测标准,对接触网检测车在秦沈客运专线的施工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4):85-85
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接触网关键零件将开始国产化,我国将拥有时速300km及以上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近日,中铁电气化局和德国保富铁路公司、意大利布诺米公司三方代表在合资生产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接触网零配件合同正式签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攀钢生产时速200km客运专线试验用轨(PD3)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重点对该批钢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秦沈客运专线实际用轨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郑西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技术为例,阐述专用接触网架设系统组成、架线组织方式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分析架设过程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提出时速350 km高速铁路接触网导线设计额定恒张力架设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其中山海关一绥中段为时速300km高速铁路的试验线,该线是一条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系统工程,是代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跨区间元缝线路综合施工工艺和施工作业精度满足了秦沈客运专线的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元缝线路铺设综合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综合技术在高、难、新、尖方面开拓了跨区间元缝线路轨道工程施工的新领域,为高速铁路、城际直通客运专线、既有线200km/h改造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对我国城市轻轨和隧道内元砟轨道施工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现介绍秦沈客运专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元缝线路的关键技术、创新点及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350 km.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为此制定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很有必要.笔者就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标准几个问题,并结合国外标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合宁客专接触网钻孔桩的施工经验,考虑到250km/h客运专线的质量要求,从客专施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施工的工艺及流程、施工的技术及机具要求,为客运专线接触网钻孔桩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常用的3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形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高速客运专线线岔应采用无交叉式,侧线线岔应采用锚段关节式,时速小于80km的侧线线岔,困难时可采用2支无交叉式。  相似文献   

13.
用于科隆—莱茵/美茵新线的高速接触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ICATH1.0型大功率接触网是为科隆—莱茵/美茵的新建线路开发的。在该线路上,使用2架受电弓时最低行车速度为330 km/h,使用1架受电弓时行车速度可达400 km/h。其机械和电气性能可与Re330型接触网比美,且其投资费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渝客专既有线路满足300 km/h列车运行,按高速铁路350 km/h列车运行条件进行提质达速改造,实现成都东站与沙坪坝站列车1 h左右一站直达。本文通过对既有设备情况的调查和测量,并对达速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需要对既有接触线张力进行调整,同步更换既有整体吊弦,更换超高调整区段腕臂,调整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及补偿装置,进行接触网精调等的总体改造施工方案;介绍了在天窗时间内的整个锚段调整接触网改造施工流程、施工过程控制;阐述了吊弦预配安装及补偿装置调整等施工关键技术。实践表明调整后接触网参数满足要求,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已顺利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15.
张建 《铁道工程学报》2012,(6):10-14,54
研究目的:土耳其东西铁路干线拟按180~250 km/h速度目标值、客货共线混跑铁路标准建设,而目前国内尚无时速200 km以上的客运共线铁路标准,本文重点研究时速250 km客货共线铁路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平面缓和曲线长度的合理取值。研究结论:(1)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缓和曲线长度要综合考虑未被平衡的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和超高时变率;(2)在曲线半径一定时,速度越高,则超高越大;高速列车行车速度一定时,设计超高值是决定缓和曲线长度的主要因素;(3)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要同时兼顾高、低速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设计超高值较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小,缓和曲线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16.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进行研究,提出了线下250km/h,线上250km/h,及线下350km/h,线上分别为300、250、200km/h四种速度目标值方案,通过线路走向、社会经济效益及投资、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方案比选研究,指出线下350km/h、线上300km/h为最佳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国内外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客流的不同运距构成状况和旅行时间要求,参照沿线其他典型运输方式旅行时间的分析,对客流旅行时间目标值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速度目标值方案确定的土建投资、运营成本、客运量、旅客节约时间价值以及转移运量运输成本等因素进行讨论,同时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采用差额净现值法进行比选,对客运专线的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比较,提出速度目标值的最佳方案,并对其适应性和跨线列车速度匹配值进行探讨。应用这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武广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进行考查,确定350 km/h的最优速度目标值方案。这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其他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确定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利用既有张博线开行市域列车,从客流角度分析线路走向与市域客流走向的契合度,研究本项目对轨道交通的替代性和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及线路运输功能,推荐增建二线改造成双线电气化铁路方案;考虑本线需要在维持货运运输的基础上开行市域列车,对本线速度目标值、车辆类型、车站布置、列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00 km/h,开行CRH6型动车组,4辆编组,到发线有效长280m,采用CTCS系统和非接触式IC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对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建国 《电气化铁道》2005,(3):20-21,29
目前,国内正建或2005年拟开工建设10条200~350km/h的客运专线,如何解决客运专线的电力供电,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文列举了国外高速铁路及国内电气化铁道电力供电方式;分析了各种方式的利弊;提出了我国客运专线应采用的电力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电气化架线施工中,在传统钓“低盘高台”式架线车的作业平台上,设置的是一根小直径滚柱来支承接触线并使其转向。这是一种“接触线单点支承大转向角度”的架线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使接触线产生硬弯。针对这一不适应140 km/h以上时速电气化铁路建设对其接触线高平直度技术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在架线车上的新型架线防硬弯辅助支承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