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对碳纤维材料这种桥梁加固补强材料与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危桥加固、桥梁病害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桥梁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不少桥梁均出现梁体滑移的问题,因此对梁体滑移的原因分析与修复越来越重要。结合济南黄河二桥引桥滑移修复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模拟引桥梁体与支座的受力状况,讨论了板式橡胶支座参数和超重车偏载下桥梁空间受力性能,并通过对支座滑移稳定性分析,得出了造成梁体滑移的主要原因,为该桥梁体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梁体滑移桥梁的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增强塑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对碳纤维材料这种桥梁加固补强材料与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危桥加固、桥梁病害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桥梁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4.
重庆长江二桥桥面病害分析与处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长江二桥桥面铺装修复工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轻型桥梁薄层复合式桥面铺装的破坏机理与处治措施,阐述轻型桥梁桥面铺装修复工程的实施要点,并对轻型桥梁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设计提出建议,可作为类似桥梁在桥面铺装新建或修复过程中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在桥梁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易受破坏且难以修复。对桥梁伸缩装置破坏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桥梁伸缩装置伸缩量的确定与施工是防治桥梁伸缩缝病害的关键,并介绍了伸缩量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以确保桥梁伸缩缝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发生后,道路桥梁的快速修复对于救援工作尤为重要,而传统道路桥梁修复方法往往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该文基于可展结构的理念,提出了一种建造方便快捷的剪叉式应急桥梁,并对其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两种典型状态下的平衡方程。针对轻型车辆以剪叉杆弯曲应力为控制应力设计了一座三剪式桥梁,并制作了一个全尺模型进行荷载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吻合,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这种新型桥梁用于灾后应急救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桥梁结构的生命周期中可能遭受各种各样的荷载,其中船舶撞击就是偶然荷载中的一种,它是影响通航河道和桥梁安全的重要因素。杭州市区跨越京杭大运河的一座双曲拱桥在遭受船撞后,出现拱肋与拱波拉开、立柱开裂等严重结构损伤,承载能力明显下降,以该座桥梁的维修加固为背景,介绍了船撞双曲拱桥的检测评定、维修加固和承载能力提升措施。在校正拱肋和修复立柱的基础上,通过粘贴钢板、增大拱肋截面和加强横向联系等方法有效地修复和加固了桥梁,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为相关船撞双曲拱桥以及其他桥梁的检测评定和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设施的建设数量增长飞快,桥梁数量越来越多、跨径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但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载车辆越来越多,我国很多桥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破损,因此研究如何修复这些桥梁已成为当今桥梁设计的重要课题。利用桥梁设计专用软件桥梁博士对某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加固过程的计算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青青 《公路与汽运》2022,(2):114-116,119
通过分析某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形成原因,提出更换部分桥面铺装、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及修复裂缝的加固方案,并对加固前后桥梁的砼应变及挠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左幅桥梁受损程度较大,右幅桥梁受损程度较小;对称加载方式下,加固后左幅桥梁的最大砼应变减小23.5%,最大结构挠度减小29.3%;偏心加载方式下,加固后左幅桥梁的最大砼...  相似文献   

10.
对旧桥桥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桥面病害修复的新办法、新工艺,供桥梁养护及新建项目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对桥梁进行了检测和评定,对桥梁主要承载件的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据此对桥梁的修复和加固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震不倒,且震后无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能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理念的震后可恢复功能桥梁结构是桥梁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具有控制损伤和自复位能力的摇摆结构,是实现结构可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摇摆桥梁结构的研究历程与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摇摆结构的起源及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然后针对摇摆桥梁结构的研发和试验研究、拟静力行为分析方法、动力行为分析模型、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现有研究表明:摇摆桥梁的合理构造和抗震性能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试验验证,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得到不断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摇摆构造需面向工程需求,研发构造简单、传力机制可靠、耐久性好的摇摆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上,现有模型没有考虑受压区高度影响,需要发展三维动力分析模型和动能折减系数确定方法,使地震作用下摇摆桥梁地震响应和真实情况相一致;缺乏考虑边界条件约束的摇摆桥梁全桥体系动力响应分析;抗震设计上,主要存在性能指标确定等问题,即在明确摇摆结构性能特征基础上,如何平衡抗震性能与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夏平  陶立 《上海公路》2006,(4):33-35
梁桥经过拓宽改建,形成了新、老梁体拼接的组合桥。此类桥梁由于新、老梁体的刚度不同及基础沉降原因出现拼接处开裂、错位等病害。以南奉公路光明桥为例,介绍了此类桥梁的检测、分析、病害修复的过程,对桥梁维修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4.
介绍桥梁结构钢筋混凝土破损露筋修复工艺,通过对破损处钢筋进行除锈及涂漆,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阻止有害介质与钢筋接触,使钢筋得到更好的保护。该施工工艺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避免干缩裂纹的产生,可在桥梁破损修复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铰缝损坏修复,提出压浆修复技术。为研究该技术的可行性,以某跨径8m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原型,设计并制作该桥1/4缩尺模型,进行铰缝完好状态、损坏状态及压浆修复状态下模型试验,测试各工况下结构的位移、应变及横向分布系数。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铰缝完好状态时,荷载横向传递较好;铰缝损坏状态时,剪力传递不畅,横向分布系数极不均匀,呈跳跃性变化,在偏载工况下表现出严重的单板受力现象;压浆修复状态时,各板跨中荷载~位移、荷载~应变曲线恢复到铰缝完好状态下的水平,横向分布系数实测值与铰缝完好状态实测值及理论值相近,说明该压浆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恢复桥梁损伤铰缝的剪力横向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路交通技术》2009,(4):I0002-I0002
桥梁缆索PE层由于在挂索过程中的擦伤,或在使用过程中薄弱处的挠屈应力作用致使PE层局部产生破坏和裂纹,造成钢丝锈蚀,从而危及缆索以及桥梁的安全。我院采用国外先进的塑焊装备及材料开展的桥梁缆索PE层索面检查与修复技术,可有效的解决PE层的破损和裂纹,并可实现修复处的光洁,保持桥梁缆索的整体景观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座位于风景区的双曲公路旧拱桥外观、砼强度、几何变形、裂缝状况进行检测及现场结构静动载试验,分析了结构目前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了桥梁各部位的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能力,为该桥改为景观桥梁的修复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详细描述了位于意大利亚诺河上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桥的结构评估和加固过程。在1996年。对该桥进行了汽车荷载试验和有限元模型计算来评估桥梁状态。结果发现该桥不足以承受意大利桥梁规范规定的第一和第二类公路荷载。由于拆除并重建这座桥梁的开支太大,周期太长,给交通和路网畅通带来极大的不便。故拆除重建计划被排除在考虑之外。因而进行加固设计来更新桥梁结构.使之达到第一类桥梁荷载水准。修复工作从1999年9月开始到2000年9月结束。修复了主要结构构件。修复后。该桥的抗弯刚度比修复前提高了20%。且内跨的跨中抗弯强度比修复前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9.
邱文  邹开泰 《公路》2021,(2):129-132
某高速公路桥梁交工两年后,部分简支变连续T梁、箱梁的橡胶支座出现开裂、脱空、剪切变形超限、移动等病害。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病害成因有上部结构徐变、滑动支座顶面润滑度不足、施工动荷载影响等。将通车运行中的桥梁顶升后,通过更换支座、加钢垫片、涂抹硅脂油、调整支座位置等措施对病害进行了修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20,(3)
本文通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采用当地产石英砂、以及当地可用的水泥和微硅粉,优化配合比,在桥梁快速修复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短时间内开放交通,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