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位、壅水冲刷计算是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计算成果的准确性有助于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及工程自身安全.然而工程项目所处的河道情况不同,其分析计算方法亦存在差异.该文以孔家寺黄河大桥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数学模型YRCC2D模型分析计算桥位处设计洪水位,利用经验公式法对壅水高度及冲刷深度进行分析计算,来探讨桥群密度较大的库区桥梁的防洪标准.最后在相应防洪标准下,提出满足河道行洪安全要求的桥梁相应的设计参数,以期为河道防洪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桥扩建对防洪航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西江大桥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扩建工程对防洪航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扩建后桥址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为 0 .0 8m左右 ,桥址河段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 ,对防洪航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渠县北互通立交连接线2号大桥为工程实例,借助于MIKE21 FM模型及HEC-RAS模型,通过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对河道内的涉水建筑物对河道防洪流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不同洪水频率条件下,河道中建桥前后,桥墩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将两种数值模拟成果与理论经验公式计算成果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比较分析,采用MIKE21 FM模型计算时,建桥后桥位上游水位壅高,流向变化较小,而流速增加值与流量成负相关;采用HEC-RAS模型计算时,水位壅高值小于MIKE21 FM模型,且无法分析整个流场的数值变化。在河道地形复杂或是所在河道防洪标准较高时,建议采用MIKE21 FM模型,并可采用HRC—RAS模型作为验证。经验公式与模型计算成果差距较大,陆浩公式计算得到的壅高值偏大,D’Aubuisson公式偏小。本研究可为实际桥梁工程设计及河道沿岸洪泛区防洪提供指导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HEC-RAS为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工程水文中心所开发的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可适用于河渠坡度小于0.1的自然或人工河道的缓流、急流及混合流等流况,并可仿真水工构筑物对水流的影响,其桥梁壅水效应考虑了水流断面束缩与阻力增大,并利用雅奈尔(Yarnell)公式计算桥墩上、下游水面线变化。该文通过HEC-RAS程序,建立武林西桥~孟庄路东桥段河道覆盖模型,对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河道覆盖段桥墩对于河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桥梁的修建减少河道的行洪面积,造成河道水位雍高,对河道防洪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洪灾冲毁桥梁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建立桥梁防洪系统十分重要。该文首先介绍桥梁防洪实时预报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然后应用此系统对某铁路桥梁在泄洪时的水位进行了实时预警,该系统提高了桥梁防洪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管线(输油、输气、输水、缆线)项目越来越多,管线可采用从河底穿越与从河面跨越两种方式通过河流,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可能对河道现有及规划水利工程、河道行洪、河势稳定、防洪抢险、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等方面存在潜在影响,所以为了保证项目运行安全,必须要对管线涉河工程进行防洪影响评价,这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文着重研究了某供水工程采用大开挖方式埋设穿河管道的防洪影响评价工作内容、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等,以期为同类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顺水桥梁壅水的问题,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研究流量、墩间距、墩径、顺水方向及横向墩数等因素对顺水桥梁壅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对壅水的影响主要在于壅水峰值,流量越大,水位越高;不同的墩间距会造成壅水范围内的壅高不同;墩径越大,引起的壅高越高;水流方向墩数对壅水的影响主要在于壅水发生的范围;水槽两侧布墩比单侧布墩时引起的壅高更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过江通道"五桥一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需在六合境内的主要防洪通道——滁河,建设滁河特大桥。该文首先对滁河流域和滁河特大桥处的水文地理与地质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地方水利规划,结合流域防洪标准、水文特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法,对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其对流域与河道防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大桥建设后桥身的雍水和建设前后河道水流场的计算分析与对比,得出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对流域与滁河河道防洪能力影响较小,且滁河特大桥工程设计满足防洪要求的结论。最后,对大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河道及河堤采取的相应防护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江口北港水沙条件以及河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2种手段预测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由大范围的长江口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提供.结果表明,2种手段预测得到的桥墩冲刷深度较为接近,可为桥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确定河道人行亲水平台高程的控制因素——正常高水位线的计算方法及过程,结合分析河道已建壅水建筑物对正常高水位线的影响,提出了确定人行平台高程应遵循的原则并介绍一种简便的校核计算正常高水位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桥梁基础波浪力计算中,波浪对桥梁基础产生的水平力为主要设计荷载,其很大程度上控制桥梁基础的规模。为了给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依据,确保桥梁结构受力安全、经济合理,选取乐清湾大桥1号桥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直径结构波浪力计算数学模型,对作用于承台和群桩上的波流力分别进行计算,并对承台波流力进行合成系数分析,提出承台波流力可近似通过波浪力与水流力之和乘以1.04来计算。利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该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建立适用于实际工程的有效数值模型,为工程的安全设计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是全国31个、全省5个的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为做好城区南淝河河道超标洪水情况下的重点跨河桥梁防洪应急工作,确保跨河桥梁处于安全受控状态,首先对合肥市进行近70年来的降雨特性分析及洪水规律分析;然后对跨河桥梁防护设施进行风险调查;最后进行3座重点跨河桥桥址处的水文要素调查分析、防洪空间状态分析及洪水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最终确定桥梁是否满足防洪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跨河桥梁防洪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概 述 美国计算壅水的USGS(地质勘测局)法,FHWA(联邦公路局)法和HEC(水文地质研究中心)法都是根据水力学原理,通过对水力模型试验资料的分析建立的一元水流计算方法。对于过水断面上水力性质变化不大的大多数桥梁,用这些方法计算壅水一般可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断面宽浅,在宽河滩上有植物生长的河段,水流为二元流动,若按上述方法计算壅水就与实际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跨越江河上的桥梁,将使自然河流形成一个新的河道边界。这个新的河道边界应对治河、支农造田、保田有利,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桥下排水、输沙要通畅,河床变形要均匀,以保证桥渡构造物的安全,并尽量减少桥前壅水对两岸农田、厂矿、公共设施及人民群众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进行桥孔设计时,应对桥位河段  相似文献   

15.
桥梁墩台冲刷会大大影响桥梁基础的稳定,威胁桥梁自身安全。该文在简要分析国内外桥墩冲刷研究的基础上,对桥梁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介绍。根据阿什河哈尔滨城区段河道水文、水流、泥沙、地质特征和桥梁参数,选择了包达尔可夫公式对影响河道行洪较大且等级较高的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进行桥墩冲刷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桥梁提出扩孔和桥墩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宿迁市上海路工程跨河桥梁的防洪评价过程,探讨有关跨河桥梁布置的合理做法并给出相关建议。针对防洪评价的评审过程中提出的不同要求,给出桥梁布置的不同方案,同时统计现有河道上方桥梁跨径布置,并进行梳理,以防洪评价为范例,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河道防洪、南水北调干线建设、截污治污、市政道路与桥梁、管线重建、河道绿化景观,以及河道补水等.该文介绍了其中的桥梁规划与方案研究,以及工程设计的思路与原则.最后对13座桥梁方案作了简介.其设计思路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铜陵市拟建轮渡所码头结构型式及所在河段基本概况 ,分析了拟建码头对长江河势及行洪所产生的影响 ,计算了由此而引起的局部流速及局部壅水高度增加值范围 ,从而提出在长江岸边兴建码头对河势和防洪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施工期桥梁围堰水流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围堰水流力的研究对围堰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形状桥梁围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水深、不同吃水深度、不同流速、不同水流夹角、围堰单独作用及围堰与桩基共同作用下进行193组工况组合)的水流力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的水流横向作用力及桩对围堰水流力影响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顺向水流力和横向水流力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江顺大桥所处河道河床演变及桥墩冲刷,为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通过原型实测资料来分析江顺大桥附近水域的水沙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河床演变分析,针对江顺大桥工程所处河道的设计水文组合条件,采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桥墩冲刷深度,并按断面平均流速、墩前行近流速和主槽流速建立动床物理模型进行桥墩的局部冲刷试验,研究桥墩极限冲刷坑的深度和范围。结果表明江顺大桥桥址处河床会缓慢回淤,物模试验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理论计算结果偏安全。上述研究可为江顺大桥基础设计及冲刷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