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澜沧江大桥主桥设计采用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形式,对于斜拉桥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的安装施工,受场地条件和吊装设备的限制,无法采用梁单元整体起吊安装,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工况条件,采用支架原位组拼的方式进行施工。本文以澜沧江大桥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安装施工为依托,对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的原位组拼施工组织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为以后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榭第二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施工是大榭第二大桥工程施工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针对其施工特点,介绍三维调节定位支架设计、底板下混凝土的浇筑、自密实混凝土配置等工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城市高架桥的结构选型需更注重从设计、施工、使用期的维护,到拆除和材料回收等全寿命周期内的各种性能指标。首先对钢混组合梁进行轻型化设计优化以提高耐久性和降低工程造价,通过比选提出了使用钢混组合梁的高架桥标准跨径,通过钢混组合梁与混凝土小箱梁全寿命周期内的多方面性能比较,认为钢混组合梁具有更好的技术优势,可作为城市高架桥标准跨结构。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普通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与后结合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的性能差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基于实际钢混组合梁桥的施工过程及使用条件,详细分析了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情况,对比了两种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的材料用量、钢主梁应力,以及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应力。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采用后结合预应力技术,对钢混组合梁桥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可以使施工更加方便,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用量。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涉及新老标准及新老结构物的衔接,这些复杂的问题为设计带来了挑战,而引入一些新技术和新结构可以灵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文结合青银高速公路K1499+063.36主线桥2×24m钢混叠合梁的施工,研究钢混叠合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适用性,主要阐述了公路预应力钢混叠合梁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构造的关键部位。结合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梁结构特点及受力特性,及超大跨度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定了该桥主梁钢混结合段构造,通过受力计算分析,验证该钢混结合段结构的安全性,并总结了石首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的设计特点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钢混组合结构因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材料性能优势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大节段钢梁吊装,对路口的交通影响较小等优点使得钢混结合梁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轨道交通桥梁中,混凝土桥面板能很好的与轨道结构相适应。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高架区间跨开顺路口的(40+60+40)m钢混结合连续梁,分析钢混结合连续梁的结构受力特性。研究了采用不同措施如桥面板分段浇筑、正弯矩区压重、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使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等对改善负弯矩区桥面板受力的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结合连续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良好;采用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两个措施对改善桥面板受力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
在建高速公路桥梁上跨既有营运高速公路桥梁,需重点关注跨路施工对营运道路的影响。结合营运道路远期扩建、桥梁结构经济合理、尽量缩短施工周期等因素,选用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跨越既有营运高速公路简支小箱梁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梁桥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撑体系的安全,运用MIDAS和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支架及小箱梁受力情况,总结分析此类支撑体系模型的传力机理,为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跨越既有营运高速桥梁的临时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京长江三桥南塔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湘政  彭力军 《中外公路》2007,27(4):115-117
南京长江三桥索塔为钢-混凝土混合索塔,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高塔施工影响因素多,安装技术复杂,精度控制难度大。特别是钢混结合段施工和钢塔安装施工技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钢混结合段为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梁的关键部位,对大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非常重要.在系统研究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微膨胀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三种C55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基础上,优选出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用于钢混结合段的配制方案,从钢混结合段施工实践中总结了保证浇筑质量的工艺措施及夏季施工的温控...  相似文献   

11.
彭沉彬  杨文见  郭新伟  张志 《公路》2024,(3):211-214
结合延崇高速公路上跨大秦铁路立交桥设计及施工特点,利用ANSYS建立钢混结合段模型,并采用约束方程模拟预应力筋和混凝土间的黏结作用。分析了运营过程中2种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结构总体受力合理,传力及刚度过渡平顺,结构安全可靠,仅在混凝土结合面的预应力锚固处以及局部角隅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由于钢混结合段构造与受力复杂且有一定的应力集中,结合以往类似结构经验,设计时应将结合段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李志栋 《公路》2021,(3):145-147
结合京秦高速公路燕河互通A匝道跨径50m简支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简要介绍简支钢混组合梁的构造设计和施工方案,重点阐述了钢混组合梁的受力计算,并总结了钢混组合梁相较于钢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优缺点,可为同类型桥梁选型及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70+110+70m大跨径跨江钢混组合连续箱梁索塔辅助顶推施工的总体施工方案、施工难点、主要施工措施及顶推施工主要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介绍,表述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施工工艺方法。该工程已经完成顶推施工,实践证明,该大跨径跨江钢混组合连续箱梁索塔辅助顶推施工技术成熟可靠,其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舟山市富翅门大桥岑港侧主航道桥边跨变截面钢混结合梁大部分位于响礁门水域滩涂区,无法选用桥面吊机对称悬臂吊装,采用变截面钢混结合梁支架滑移安装施工工艺。通过对滑移支架设计、液压同步移梁技术、钢主梁转换落梁和现浇混凝土桥面板等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施工经验,可为类似钢混结合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3)
以某主跨为800m的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依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梁应力相似原则比较了钢箱梁斜拉桥设计方案,对两桥的力学性能、施工方案、钢混结合段构造和材料经济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桁梁和钢箱梁活载挠度与跨径之比分别为1/1 171和1/712;最小整体弹性稳定系数分别为6.622和7.188;前者用钢量比后者多32.2%;钢桁梁方案钢混结合段更适合采用无格室构造。钢桁梁结构刚度较钢箱梁大,施工中对桥位处交通条件要求低,但是稳定性不如钢箱梁,在设计中要注意索塔附近局部稳定和钢混结合段应力集中问题。分析结果可为超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桥主跨钢混接头施工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连续刚构桥钢混接头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悬臂箱梁端头对钢混接头安装质量进行动态(多自由度)精确控制来满足主跨330 m连续刚构桥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等要求,为以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规范制定、施工技术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钢混组合结构已成为桥梁设计施工的一种趋势,钢混组合梁具有自重轻、刚度大、抗疲劳性能优异、耐久性好等优点,钢混组合梁在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得以成功应用,本文依托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工程,重点介绍钢混组合梁0#块安装、悬臂吊装、线性控制等桥位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自锚式悬索桥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中大跨径桥型,钢混结合型式在索塔和加劲梁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跨径,并改善了受力性能。论文总结钢混结合在自锚式悬索桥中的主要应用,并以钢混结合段受力机理为出发点,提出了针对结构受力型式的钢混结合段设计方法和过程,可以在给定受力模式下,突出设计要点和构造方式,使得钢混结合段传力平顺、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钢混组合结构不仅能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在施工上还有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在虎门二桥东涌立交跨线桥建设中,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钢混组合结构,充分展现了它的优势,成功地解决了建设条件异常复杂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20.
钢混组合梁桥在当前越来越常见,其在具体构建中具备着明显优势,但是由于施工不当带来的病害问题同样也比较常见,严重威胁后续钢混组合梁桥的安全通行。基于此,下面首先介绍了钢混组合梁桥的结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了常见病害成因,最后探讨了现阶段常用的一些加固措施,希望对于提升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水平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