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为保证京台高速长清段长大纵坡路段公路运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运用累计频率法对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并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线形以及车辆超速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长大纵坡综合安全设施设置提供基础数据,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也可运用于其他相似路段。  相似文献   

2.
李易  滕阳  王俊骅 《上海公路》2015,(1):55-59,12
目前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于交通环境的信息获取和分析判断存在一定的延迟,不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减速避让。因此,可通过基于位置服务(LBS)和手机GPS定位技术采集车辆位置信息、车速和事故多发点的经纬度,并代入停车视距模型中进行计算。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阈值的比较给出预警信息,提前一秒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减速避让措施。通过两组试验验证了该预警系统将有效辅助驾驶员发现和避让事故多发点,提高事故多发点附近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一事故多发点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西北公路》2000,(3):49-51
本对国道312线某处交通事故多发点,由事故发生特点出发,从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因素的角度进行事故诱因分析。并由事故多发的主要诱因引发思考,论及目前我国公路勘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限定了事故多发点的定义,定性分析了事故多发路段的道路特征,给出了事故多发地点的定量筛选方法及对事故多发点的事故诱导因素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鉴定及其成因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运用交通冲突技术(TCT)理论,提出了基于TCT的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鉴定方法,以实现对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更客观、准确的判定和筛选;针对各种事故形态发生机会的不同,提出了以"事故机会"为基础的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找出事故率突出的事故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8-122
针对在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平面交叉节点通处理为路段,平面交叉节点的安全重要性被弱化,判别精度受到了影响的问题;并针对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先判别事故严重的路,再判别其上事故多发段,忽略了整体事故不严重的路上个别事故多发的段点的问题。对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平面交叉节点行车安全特性,把公路划分为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和普通路段;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安全影响范围的确定;从而进行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既提高了已有动态步长过滤法等对一条公路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的精度,又解决了不同等级、不同特征公路组成的路网在同一水平下的事故多发段判别;为路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事故多发点(段)的定义,详细介绍了事故多发点(段)现有的鉴别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鉴别方法优劣进行了综述,从而提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鉴别有实际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管满泉  李强伟  何毅  张丹锋 《公路》2012,(8):164-171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占道路长度的比例非常少,但集中了较大部分的道路交通事故,严重降低了道路的服务质量,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运用合理的鉴别方法排查事故多发点(段),分析事故多发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是提高道路安全性既科学又有效的办法。当量总事故率法是建立于事故率法和当量总事故次数法的基础上,集两者之优点的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道路长度、交通量及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有针对性地鉴别事故多发点(段),并确定哪些事故多发点(段)需要优先整治。  相似文献   

9.
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突出因素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结合中国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条件与交通事故特点,提出了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事故成因的突出因素法。在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时认为,若事故多发点的某些事故因素或综合因素在与事故的平均因素相比时很突出,则认为这些突出的因素或事故综合因素即为事故多发点的事故诱发因素,分为两步骤进行:第一步是选择一组显著性变量,第二步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结论。该方法的特点是主要考虑显著性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不显著因素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沈大路K343 800m~K344 200m段事故多发点的事故成因做了实例分析,经现场调查与观测,证实了该方法鉴别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事故多发点鉴别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事故多发点鉴别及其成因方法,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并应用实际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标定了网络的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矩阵法中人为确定边界的不足。针对事故多发点的突出事故诱导因素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模糊聚类的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将众多的事故诱导因素聚类为从主要原因到隐患原因等4个类别,进而得出较客观的成因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1.
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模糊评价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裴玉龙  戴彤宇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6):121-125,138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当被鉴别路段或交叉口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相差较大时,采用原有的鉴别方法就难以保证鉴别精度,而又鉴于交通安全概念的模糊性、评价者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结果常以口语化词汇表达的特点,提出了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模糊评价方法。经过分析比较,模糊评价方法采用的指标是亿车公里死亡率、万车死亡率、万车当量总事故次数及事故严重性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层模糊数学评价模型,以哈尔滨市区内部分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多发点作为应用示例进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常规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通过实例揭示了多发点的鉴别本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三层BP神经网络的城市干道路段事故多发点鉴别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交通事故7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能将常规鉴别方法不易识别出的多发点鉴别出来。其次,应用哈尔滨市市区430个干道路段上1999年至2004年发生的13764起交通事故数据及关联因素数据,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置值进行了标定,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最后,分别应用了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矩阵法和质量控制法对430个路段进行了多发点鉴别,并对鉴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南省2017-2019年195处事故多发点的治理工作开展研究,发现湖南省5类典型的事故多发路段,包括: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平面交叉口、接入口。结合各市县经验,总结了各类事故多发点治理基本措施。对比事故多发点治理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发现治理效果显著,事故数和事故死亡人数减少50%以上,同时,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治理效果更好,而平面交叉口、接入口的治理效果相对偏弱,表明平面交叉口和接入口事故处治难度更大,需要继续加强管理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判别事故多发段,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应对措施以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针对零值缺失交通事故数据并考虑其异质性特点,在单零截尾负二项(ZTNB)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有限混合零截尾事故预测模型(FMZTNB)。应用R软件对单零截尾负二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MCMC)对FMZTNB预测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采用Gelman-Rubin收敛统计量对抽样结果进行检查。选择事故风险水平分别为低、中和高的9个路段,分别用2种模型对交通事故次数进行预测。综合观测到的事故次数和相应的事故预测模型结果,采用经验贝叶斯方法对事故相对多发段进行判别。最后采用事故次数一致性检验、判别点段一致性检验和排序一致性检验3种检验方式对判别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事故率的事故相对多发段判别方法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基于零截尾负二项预测模型的路段事故相对多发判别结果明显优于基于传统负二项预测模型的结果。整体上,基于有限混合零截尾事故预测模型的事故相对多发路段的判别结果高于基于单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模型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夜间驾驶车辆,视野不好,能见度差,驾驶员易疲劳,甚至打磕睡等,是各种事故在夜间多发的重要原因。本文粗浅试谈如何在夜间安全驾驶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运用彩色路面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彩色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促进作用,分析彩色路面在改善色彩环境、提高交通安全及疏导交通方面的适用性,结合实例分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提出利用彩色路面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07国道岳阳至长沙段事故多发路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事故状况评价和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是道路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107国道岳阳至长沙段的事故多发路段研究为背景,介绍了事故相关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寻找与道路交通 关的事故成因;针对我国不同地区道路安全状况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的新方法-累计频率曲线法,并在107国道岳阳至长沙段的事故多发路段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通过对常用事故多发点鉴别及其成因分析方法的评述和对比,论证了研究基于交通冲突的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的必要性.其次,通过研究交通流基本模型,采用Logit模型描述驾驶员驾驶行为,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最后,分别对同向冲突、穿越冲突、对向左转冲突和二次冲突分别做研究,得出了每类冲突的计算模型.基于此,提出了公路平面交叉口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潘晓东  陈聪  林涛  宋永朝 《公路工程》2009,34(6):144-148
公路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点,交叉口视认性不足是造成事故多发点的主要原因。根据增强驾驶员视觉醒目性的原理,探讨在驾驶员视觉上提高交叉口可识别性的措施,提出了视认性增强的人行横道预告标示的规格,通过依托工程检验,改善了交叉口的视认性和行车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排查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应当根据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事故多发的原因、事故特征及分布特点等,确定与道路相关的重点调查内容,并对暴露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的《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调查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