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彬 《上海汽车》2006,(11):37-38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新型降噪材料的出现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车内噪声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减振降噪阻尼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阻尼减振技术是解决车内噪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几种车用减振降噪阻尼材料的组成、作用、机理、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智能阻尼材料及其结构,包括智能阻尼材料的种类和特点、智能结构的基本逻辑构思等,并指出研发宽温域、高性能、智能化的阻尼材料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阻尼材料板件在车身上的实际边界条件设计专项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分析了3种常见阻尼材料在不同覆盖面积条件下的阻尼损耗因子和板件声辐射量.在车身关键位置覆盖阻尼材料,分别对增加阻尼材料前后的实车进行原点频响、声传函以及实车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与基板相比,增加阻尼材料后,阻尼损耗因子提升了5倍,板件声辐射量降低约12-15 dB;丁基橡胶在3种阻尼材料中衰减高频噪声的效果最好.将阻尼材料覆盖在整车板件上,在关键转速范围的加速噪声以及关键频段的路面噪声分别降低了约3 dB和5 dB,降噪效果良好.文章中的试验及分析方法为阻尼材料在整车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车内噪声控制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客车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入手,阐述在客车结构设计中综合运用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技术控制车内噪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整车进行道路噪声试验,确定噪声源和车内噪声特征;对白车身进行模态测试与分析,验证路试结果的准确性;将声源特征和结构特征相匹配,找到需要改进的区域;最后采用阻尼材料在相应位置进行减振处理,达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车辆NVH性能是汽车研发中一项重要指标,车身阻尼结构的振动和吸隔音特性是影响车内空腔声学响应的重要因素。以国内某车型为例阐述阻尼材料在车辆NVH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阻尼材料的选材及结构优化,降低车内关键频率段的噪声声压级,提升车内空腔的声学品质。  相似文献   

7.
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降噪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降低车内噪声的常用措施,即通过密封,隔声结构,吸声,减振材料等措施的应用,达到降低车内噪声的目的,为车身降噪结构设计和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乘用车内部气动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频率特性和车内噪声水平的影响因素,以便进行改进设计,对某款SUV在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内进行了噪声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车内气动噪声主要由泄漏噪声与外形噪声组成,空间上车内噪声左右对称分布,但发现了前排泄漏噪声高于后排、而后排外形噪声高于前排这一典型现象。车内噪声水平随风速增加呈线性递增,且随着偏航角度增加,处于背风侧的位置,由于气流分离变甚,噪声明显恶化,而迎风侧的噪声变化很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对A柱附近的衬条进行局部补强,采用泡棉封堵后视镜与车身连接处线束穿孔,采用喇叭口造型和减薄镜柄的新造型后视镜,以及在顶棚和四门钣金件加贴阻尼片等一系列车内噪声改进方案,有效降低了车内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9.
客车噪声治理与降噪材料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客车噪声治理,通过对降噪材料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吸声材料、隔声材料、阻尼材料和复合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11.
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资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输、仓储等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汉企业转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运输,仓储企业都可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文章从运输工具,揽货网点,仓储能力,集装箱运输,物流管理,物流人才,信息平台7个方面论述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应该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BRT也要适合中国国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毅 《商用汽车》2006,(8):42-4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轿车(包括私人轿车)等非公共交通车辆已经成为城市道路的主要占用群体,其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大大高于公共交通车辆,使得占少数比例的有车族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而占多数比例的公交族只能使用少部分道路资源,这显然有失公允。目前大多数依靠公交出行的市  相似文献   

13.
有关人士用了两个指标说明中国汽车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乐观。一是国家统计局采用的"全国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如2007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80亿元。而同年的韩国则占GDP的3%,印度占GDP的2.5%以上,美国、日本的科研投入也达GDP的2.8%以上,美国每年的科研投入相当于人民币27792亿元,日本则也高达10892亿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5,(2):9-9
位于德国萨克森一安哈特州的zellstoff StendaI工厂,将通过扩展两个附加SuperBatch蒸煮器的蒸煮过程优化其操作。蒸煮器由Metso纸业公司提供。这将在促进生产特殊纸浆品质和使用各种木材原料方面更加灵活。扩展也使工厂能够增加它的年产量,目前的年产量为55万吨。全部订单总额大约为600万欧元(人民币6300万元)。新蒸煮器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敖汉旗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在防治公路沙害工作中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林 《时代汽车》2012,(6):19-22
"油改气"给车主省钱,带来了实惠。尽管如此,但油改气非法的尴尬局面却一直没有解决,惹来诸多争议。近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一个加气站内人满为患,很是热闹,等待加气的"油改气"车辆排起了长龙,其中还不乏从北京赶来的司机师傅,不时有车主从车内下来聚到一起谈论起今天跑了多少公里,加了多少钱的气,省了多少钱之类  相似文献   

17.
云清 《商用汽车》2012,(23):107
作为全球领先的轴承、密封件、机电一体化、服务和润滑系统的供应商,斯凯孚(SKF)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卡车轮毂单元(THU),至今已经过几代产品更新。斯凯孚THU是封闭系统的、更易于安装的卡车轮毂轴承单元,经过了最优的预紧、润滑和密封,并将轮毂轴承、密封件,润滑脂等诸多组件封闭的组合在一起。与传统的分离单  相似文献   

18.
庄严 《商用汽车》2008,(5):114-117
当记者组离开南宁,奔向动力之城--玉林的路上,笔者一直在思索着与玉柴机器有关的一切事情.一个位于西南边陲的企业,从不大的规模逐步超越众多前辈,成为中国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基地;走在国内落实排放法规的前列,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符合欧IV、欧V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在北京城市客车市场与国外发动机企业分庭抗争,似乎有着太多的奇迹属于这家企业,从网络、报纸、杂志不止一次地读到过关于玉柴的报道,却始终不能撩去那层神秘的面纱,心中对这个中国柴油机行业的领袖充满了无尽的好奇,热切地期盼着有机会去走进玉柴、了解玉柴.当这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一个疑问不停地在耳边响起: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玉柴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20.
对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定 《公路工程》2008,33(4):145-147,151
传统的沉降预测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公路工后沉降,而且其使用条件通常局限于恒载条件。现阶段随着不断要求提高的施工效率,由此产生了软基处理的多样化。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预测的一种方法,经与实测数据相比较,不仅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工后沉降,还可以在非恒载条件下预测沉降发展,从而拓宽了沉降预测的应用领域,并提供前瞻性数据指导施工,有效地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