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箔条质心干扰的作战使用问题,分析了质心干扰的原理和需要满足的使用条件,建立了舰船、箔条云运动模型以及雷达反射面积模型,推导得到质心和导弹的运动模型,根据模型仿真得到了质心干扰的效果与干扰弹发射舷角、舰船机动角度以及作战海域的风向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定条件下最佳的干扰弹发射决策和舰艇机动决策。  相似文献   

4.
从舰载红外干扰弹防御反舰导弹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红外弹干扰质心死区形成的原因、影响其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及作战使用中避免来袭导弹的威胁态势处于质心死区和减小质心死区的战术方法,提出了红外干扰弹防御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战术决策原则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箔条质心干扰发射机动决策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敌反舰导弹的来袭方位、作战海域的海况(主要指风向风速),如何确定干扰弹的发射方案、本舰规避机动方案,是箔条质心干扰防御敌反舰导弹战术运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采取动态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箔条质心干扰的效果与导弹威胁方向、干扰弹发射舷角、舰艇规避机动方向、作战海域的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关系,获得了箔条质心干扰的发射机动原则,对提高其干扰的成功概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外烟幕干扰多威胁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前威胁环境下,传统红外烟幕干扰理论无法有效指导水面舰艇干扰来袭红外成像导弹流;为分析传统发射理论的不足并寻求恰当的红外烟幕发射时机,制定合理的红外干扰弹补发决策,必须对红外烟幕干扰多威胁目标进行研究;在建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仿真实例得出了特定态势下的红外烟幕干扰多威胁目标发射时机和补发需求结论;对红外烟幕干扰弹的发射决策制定和节约既定弹药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对旋转式发射装置箔条质心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干扰弹发射决策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舰载旋转式发射装置箔条质心干扰发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提高箔条质心干扰成功概率的主要战术途径和战斗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战术运用的要求,推导了平面干扰、直线干扰两种使用条件下的干扰方程,结合舰艇和来袭导弹的实际参数,以直线干扰情况为例,计算了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的发射功率,讨论了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的发射功率与诱饵布放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箔条幕对反舰导弹的遮蔽效应,研究了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新方法。通过作战需求分析,建立导弹、舰艇、箔条诱饵仿真模型,建立舰艇、箔条方位切割模型和有效保护范围模型,确立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对箔条诱饵的战术决策进行寻优仿真。通过大量的仿真数据,详细分析了箔条诱饵发射决策、舰艇机动决策、风向、风速以及导弹来袭舷角对干扰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针对舰载箔条诱饵的作战使用细则。  相似文献   

10.
舰艇红外隐身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智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9-11,20
定性分析了影响舰艇红外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的红外辐射源。根据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外一些典型的舰艇红外隐身设计,从降低舰艇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改变舰艇的红外辐射特性两个大方向探讨了舰艇红外隐身有效的技术,并对光谱转换技术做出简要介绍,对于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