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海事局:为港航企业精打细算 十举措应对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24日,在“支持企业发展措施宣讲会”上,山东海事局向100多家航运企业讲解了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十项措施。十大措施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山东航运界的广泛关注。青岛航务公司的业务主管刘某说:“我听明白了,十大措施的核心是帮助企业从安全上减少损失,从经营上减少成本。措施很实在,很管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再一次腾飞,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往来频繁,对于物流质量及体量的要求不断增大。价格低廉的航运管理是企业进行物流运输的重要方式,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为现代航运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切实提高现代航运管理,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安全管理及服务管理,来不断提升现代航运的管理水平,以促进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很多航运企业特别是大型航运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的道路.大型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综合物流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中远成立了中远物流公司,并成功地进行物流运作,为我国航运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典范.这些成功的典型范例,共同的一点就是在发展现代物流、切入物流市场之前,对企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与大型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先对中小航运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分析和认清各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的优势与不足,利用优势,克服不足,正确确立其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崔敏 《水运管理》2005,27(1):10-12
约束理论(TOC)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以支持连续改进的管理理论。在分别介绍TOC理论和现代航运企业运营活动特点后,针对我国现代航运企业存在问题,分析TOC应用于现代航运企业管理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我国航运企业引入一种新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茂华 《水运管理》1998,(6):37-38,16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的远洋运输事业蓬勃发展,船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船舶类型也从单一的杂货船发展到散装船、滚装船和集装箱船。现代船舶广泛采用先进的机电设备,机舱实现了夜间无人管理,助航通讯采用了卫星定位、避碰雷达、卫星通讯电话等先进设备。在现代航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作为现代航运的主力军集装箱船舶已发展到第五代。  相似文献   

6.
于颖  王柏玲 《世界海运》2001,24(6):27-28
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航运市场,我国航运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中小航运企业受限于自身的资金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方式等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劣势和不足,有必要在人才引进、管理、激励、考评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和调整,找到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是长江航运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为切实解决长江港航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长航局主动作为,决定继续深入开展春暖行动,深化服务措施,出台2010年帮扶新十条。  相似文献   

8.
正取消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停征涉企行政性收费、提质增效为企业减负、创新方式服务船员考试、扶持游艇等新兴经济发展、推动航运企业绿色转型……12月5日,惠州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航运经济发展的十项举措。  相似文献   

9.
董鸿瑜 《水运管理》2014,36(10):15-17
从分析长江航运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着手,结合当前影响长江航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因素,提出关于依托长江航运发展现代物流,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航运要素协调性;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长江航运转型升级;优化政策和法制环境,保障长江航运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丹平 《中国水运》2006,4(8):165-166
航运物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际航运界也被称为"尚未开垦产业的新大陆".我国航运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是尽快完成其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这就要求航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航运物流人才为保障,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服务,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周洪海 《珠江水运》2004,(11):24-25
标杆管理是目前国外企业普遍运用的一项是高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方法.航运业是传统而古老的行业,随着各国航运业的发展,航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竞争力成了航运企业最关注的焦点.与航运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实施标杆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我国航运企业的竞争劣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刘甲申  刘凤琴 《中国港口》2001,(3):17-17,31
为促进山东航运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加快实现山东水路运输现代化、山东航运经济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将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水运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上。重点是抓好以下十大调整。  相似文献   

13.
刘后平 《集装箱化》2001,(8):14-15,39
当前我国国有航运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相对落后的管理技术、市场营销观念与手段等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极大的被动与无力.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已成为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市场营销无论是作为一门学问,还是作为一种企业的战略计划与行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得到了很大发展,"消费者导向"、"竞争导向"等经营理念为企业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市场营销的策略思想已逐步成为现代企业整体策略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航运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和远洋运输的迅猛发展需要高效的信息传输和管理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设性地将电子商务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商务的运作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电子商务采用了现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和交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电子商务是未来航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珠江水运》2012,(11):40-40
截至2012年6月26日,珠江水系“十大明星港航企业”和“十佳船员”评选活动评审会圆满结束,由珠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海员工会和珠江水系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航务管理部门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珠江水系10家优秀港航企业和10名优秀船员,根据有关规定,现予以公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带动了航运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为了适应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合作深入,航运企业现阶段的运输模式已经逐渐向现代全球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航运企业难免会遇到诸多风险。本文将从航运企业开展物流国际服务的背景出发,阐述航运企业朝国际物流服务转型的方向,分析在朝国际物流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期能够为航运企业在开展国际物流服务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建设广东国际航运中心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般认为,现代国际航运中心至少应具备十大核心要素,即:贸易货物、港口集疏运、航运能力与管理、航运文化、信息服务、造修船业、金融服务、航运人才、保险与再保险、政策与法律环境。在这十大要素中,贸易货物量、港口集疏运、造修船业、航运能力与管理等属于"硬件",而海事金融服务、保险与再保险服  相似文献   

18.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8日,中远集团航运主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成果,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02年4月18日,中远航运A股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挂牌上市。她从诞生之日起担负着为航运主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发展之路的重任,向着打造中远航运特种货物远洋运输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未来船舶向更加大型化和高技术化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对未来航运安全的立法模式也正悄然转变。新技术、替代能源,以及增加立法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透明度等新动向和呼声正在推动着海事界改变目前的指令性的立法模式,让未来安全立法紧跟时代步伐向科学、风险、目标型转变。如今,处于过渡期的海事安全领域正在关注哪些新问题?对于造船、航运企业这些“脚踏实地”的实操者,新规则又将对其产生哪些新变化?本期,我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在中国船级社(CCS)召开的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第一次技术培训会议内容,归总了国际海事立法在航运安全方面的十大关注热点问题,向读者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