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作为实现汽车身份电子化管理的汽车电子标识,将为提升城市交通信息感知能力,给未来城市智能交通、公众出行、公共安全等涉车应用发展带来巨大变革。基于上海市科委项目《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交通信息采集应用技术与大数据仿真系统》(编号:17DZ1204400),对汽车电子标识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中的应用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结合公安、交警、交委应用需求,对汽车电子标识在ITS中的应用框架、布设与布局、信息采集分析、读写器路侧基础与适应性、大数据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探索,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应用示范,为实现汽车电子标识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奠定相应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通运输监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静态交通等领域人、车、路时空匹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和移动通信终端近场身份识别两项电子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人车信息采集、读写设备开发、识读性能优化,构建了应用测试体系,并在淮安快速路、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等地点完成了实际测试和应用验证,实现了危险品运输车辆与客运车辆的精准监管、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数据处理和边云协同的收费数据存储、停车过程关键状态的“人-车”协同识别与匹配优化,完善了人、车、路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和监管体系,为推动智慧交通应用、提高交通管理与公众出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过程中多应用主体的密钥管理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首先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数据应用特点和需求;然后在现有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体系架构基础上,设计机动车电子标识存储区格式,并创新提出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的密钥管理体系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最后通过模拟高速公路多义路径识别应用场景,对新构建的电子标识安全访问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新系统能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数据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检测技术在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应用实践,介绍了现代交通流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磁映像技术、橡胶气压管传感器技术和远程微波传感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城市快速路交通流检测巾的应用,对每种检测设备的适应条件、安装要求以及数据分析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证明,以上四种检测技术能为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所有交通流参数,为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宏观交通流参数特性是交通流理论中重要研究内容,而快速路做为城市骨干路网,交通流特征参数对于快速路的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固定检测线圈检测到的交通流数据,对数据进行错误剔除与修复,并集聚提取了快速路流量、速度与占有率值,同时通过实测数据统计分析车辆平均长度,实现占有率与密度之间的转换,进一步采用标准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法对Van Aerde模型进行了对比标定,辨识了快速路交通流特征变量,为城市快速路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清视频技术在交通检测中的应用是目前发展的热点领域。北京奥运快速路建立了基于高清视频的交通综合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快速路出入口的综合监测、交通流信息采集和多业务应用。本文介绍了基于高清视频技术的北京奥运快速路交通综合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系统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对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讨论了交通流综合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并从集成的体系框架、功能模块集成和数据集成、应用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奥运快速路交通综合检测系统建设的集成化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呼和浩特市快速路网和交通需求的特征,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管理控制目标和功能需求。结合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从技术层面出发,应用已经较成熟的控制算法及设备,研究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对呼和浩特市交通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该市快速路及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车辆油耗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中,实现智能交通的重大变革,首先,从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智能分析决策、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新技术应用、信息主动推送、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提出智能交通的痛点及需求。其次,总结智能视频分析、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平台应用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业务领域研究现状。再次,围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汽车电子标识、数据湖蓝光存储等新技术,分别从技术突破、业务应用两个方面阐述新技术突破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新技术 在智能交通领域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交通检测数据,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多车道交通流量、密度、速度的横向分布差异;最后比选了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的稳态交通流模型,并标定了模型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产生了大量的中长距离交通需求。建设快速路是为满足中长距离的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现状对快速路的研究中,很少对快速路的服务范围进行专项研究,缺乏对中长距离的明确量化分析。本文以郑州市京广快速路为例,分析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城市的居民出行距离,多元分析定量求出快速路的中长距离,且在最后分析了中长距离在快速路上下匝道设置中的应用,以指导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沛峰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0):112-112,114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控制精度、控制范围、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多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车身电子安全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其中,前两种系统与汽车的行驶性能有直接关系。系统讲述了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分类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特别是视频车牌采集系统的应用,使实时动态获得快速路行程时间成为可能,同时也促进了高精度行程时间预测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需求. 本文基于快速路车牌识别数据检测的海量历史时间序列数据,选择预测时段的前4个时段的数据作为输入特征值,以遗传算法建立模型参数优化算法,得到训练模型及其参数,从而实现车辆行程时间的动态预测. 最后以上海市快速路系统中的三个典型路段的实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指数平滑法、多元回归法、ARIMA法预测结果对比,基于SVM的预测路段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在5%以内,希尔不等系数非常接近0,SVM模型显示了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功能及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实际测试场地进行专项测试验证与分析,提出了典型交通行业应用场景的测试方案,并依据测试规范进行了测试验证及方案优化。通过分析影响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效果的因素,建立了电子识别新技术测试评价体系。封闭场地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形成了完整的闭环测试验证流程,可用于验证电子识别新技术相关设备与原型平台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系统功能性,对优化电子识别设备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详细介绍了该系统架构设计。通过建设该系统,实现汽车维修数据的采集,形成以车辆识别码作为唯一标识的"一车一档"汽车健康档案,实现各类维修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全覆盖,破解维修行业的技术和信息垄断,提升维修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防爆技术和IC卡应用技术对具有信息化管理的汽车IC卡电脑加油机控制器进行了研制。  相似文献   

16.
汽车性能检测经历了单机检测、计算机网络控制检测(亦可称网控联机检测)、检测管理分立制、检测管理网络化等阶段,过去只重视技术、质量、管理等某一方面的问题,使管理出现了脱节失控现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管理为大势所趋,特别是网控联机检测和检测管理网络化更须大力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立交节点是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评估其交通运行质量,对分析北京市快速路立交节点交通拥堵问题根源以及解决对策的提出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析了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立交主要形式和种类,提出了立交服务水平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平均行程车速、合分流点交通量和交织车速为指标,分别确定立交主线、匝道、交织区服务水平,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评价标准. 最后论文选取北京市快速路系统中的重要立交节点--马甸桥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互通式立交服务水平评价法和评价标准对其服务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子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控制化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指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与智能化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快速路交织区拥堵问题,以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主线交通流量、临界间隙、鼻端与加速车道并入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通过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建立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并利用可插间隙的浪费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基于接受间隙理论的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能够为快速路交织区拥堵程度的评估和复杂交通状况的分析提供依据,并在快速路交通设施设计及设计速度选择方面提供科学参考。通行能力模型建立利用了线性回归模型,与现有方法相比,易于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汽车租赁行业特有的汽车技术服务模式中总结出检测维护规律,借助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汽车技术检测、维护与保养的智能化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