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有效性.在分析交通运输结构对其碳排放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1989-2009年数据,结合静态因素分解与动态冲击响应技术,量化研究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结构优化冲击下,交通运输碳排放和结构优化自身的响应方向、程度与持续期数.根据实证结果,分别讨论了结构因素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构因素与其他交通运输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以及结构因素与交通运输碳排放两者间的动态互动机理,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通径分析方法;基于中国近20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面板数据,计算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与间接通径系数,分析了主要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程度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间接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水平、运输强度、能源强度是影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直接通径系数越大,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拉动能力越大,间接通径系数越大,对其他因素依赖性越大;经济水平的直接通径系数为1.338,表明经济增长直接刺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增长,间接通径系数之和为-0.350,表明经济水平对其他2个因素依赖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拉动效应;运输强度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22,表明运输强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增长,间接通径系数之和为1.171,表明运输强度对经济水平有较大的依赖性,单位GDP所消耗的物流量与物流成本较高,所附加的产业价值较低;能源强度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216,表明能源强度是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间接通径系数之和为0.119,表明经济发展拉动了能源的快速消费,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且单位周转量消耗的能源较高,能源的集约利用程度较低,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3.
运用因素分解法将辽宁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通过分析辽宁省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强度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数据显示,辽宁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趋势逐年下降.在下降的因素中,结构份额的累计贡献率为51.99%,而效率份额的累计贡献率为48.01%.可见,影响碳排放强度下降因素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地位几乎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碳排放效率,以探索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路径。首先,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构建涵盖车辆、人力、能源、环境、运输效益的要素体系;然后,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度我国23个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GML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特性;最后,采用面板模型厘清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与网络规模正相关的差异化态势,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GML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特征有所差异; 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每上升 1%,碳排放效率GML指数分别提高1.906%、2.338%,火力发电比例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仍需要技术进步的推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提升碳排放效率的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计算了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的货运相对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发现铁路效率最优,各种方式的交通运输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结合交通运输业的特征,最后给出了若干发展交通运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1949~2012年的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对碳排放的贡献存在"拐点效应",即二者在短期内对碳排放的贡献表现出上升趋势明显的现象,然而从长远角度看,这一影响逐渐减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刺激效应较为突出,而长期方向上则表现为递减的现象,同时,在样本区间内,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冲击的响应较为微弱,缺乏敏感性;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均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车辆行驶密度增大,同时行车负载量、运输总质量都不断增加,提高公路桥梁的路况质量对于保障交通运输安全、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公路旧桥的完善改建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出发,对公路旧桥扩宽加固及连接技术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交通运输部适时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交  相似文献   

9.
为协调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行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逐步减弱,采用脱钩模型对两者之间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传统LMDI模型进行改进,考虑综合运输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影响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多数年份均呈现弱脱钩状态,但近几年脱钩关系有反弹趋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综合运输结构是阻碍脱钩的主要因素,其中,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结构对脱钩关系的阻碍方面作用最大;而技术进步是促进脱钩的主要因素,其中,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对脱钩关系起主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碳达峰战略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碳排放现状。基于统计数据与相关研究成果,推算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并计算各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预测2019—2040年我国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以2040年为目标年,设计未来交通结构和碳排放因子情景,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和达峰值。结果表明:2020年,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为11.1亿t。2040年,我国旅客运输需求规模在8.2万亿~8.7万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需求规模在27.3万亿~28.7万亿吨公里。最后,验证了单纯依赖交通结构改善难以实现2040年前碳达峰,还须结合交通清洁技术升级。情景分析表明,采取“公转铁”“公转水”等交通结构转型,公路运输清洁化等政策措施,交通运输业有望于2031—2034年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11.
管理部门和学界高度重视货运结构优化问题,因为过高的公路货运量导致货运碳排放居高不下,不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货运结构外,货运碳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但研究者大多仅关注部分重点因素影响,对于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缺乏准确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自上而下”法测算1999—2019年中国货运碳排放量,并构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变量(如人均GDP)与货运特征变量(如货运分担率)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通过调整不同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模拟2030年不同政策刺激情景下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999— 2019年,社会经济变量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3%,显著高于货运特征变量;公路、铁路和水路货运分担率变化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1.81%、-0.01%和-0.26%;2030 年公路货运量全部转为铁路或水路货运量的极端情景,难以实现单位GDP货运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的标准;增加高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的碳减排效应比降低低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交通运输碳排放内在驱动机理,以1995-2014年四川省实测数据为例,应用 ASIF数据构造原理和逐步回归方法识别有效驱动因子,并由通径分析获取其对行业碳排放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经济强度、运输强度、相对结构和能耗强度是驱动行业碳排放的关键因子;经济强度是碳排放最主要的决策因子,其对碳排放的直接拉动效应明显;运输强度和相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强度的刺激,而能耗强度几乎可直接作用于碳排放;随着运输化的逐步推进,四川省的运输强度和能耗强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仍不足以抵消经济强度稳步上行所引致的行业碳排放增长.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对中国实现总体碳达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测算 2000—2019 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水平,分析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拓展的 STIRPAT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在设置各主要影响因素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岭回归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并基于情景分析预测5种发展情景下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情况。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将于2035年达到峰值12.35亿t;强化低碳情景、一般低碳情景、一般高碳情景及绝对高碳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将分别在2030年、2032 年、2040年及2043年达到峰值,峰值量分别为10.31亿,11.00亿,14.01亿,16.47亿t。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达到一般低碳或强化低碳情景,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相似文献   

14.
为厘清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原因,本文应用中国交通运输业1991-2014年的数据,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测算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交通运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错配与效率损失;中国交通运输业仅有少数年份出现了回弹效应,且有"回火"情形出现;多数年份里中国交通运输业由于能源效率无改善或技术无进步而未形成能源回弹效应,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高增长、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化评估对城市低碳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集成趋势预测与落差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反推方法的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该方法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结构以及相应能耗因子与碳排放水平特征,以客运、货运周转量等宏观交通运行指标为依据,衔接终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估算碳排放的现状与趋势,反推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落差与可能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测度城市客运工具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探寻多元出行和碳减排双赢的改进路径,本文构建涵盖车辆存量、道路、土地、能源及环境 5 大要素体系,利用三阶段超效率 SBM-DEA (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SFA(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方法,测度城市客运工具碳排放效率,并厘清政策和外生环境因素对投入要素冗余的影响;构建效率贡献度和边际效应模型分析投入产出要素的效率贡献度及其边际效应。基于襄阳市的案例表明:7种客运工具的碳排放效率呈传统公共交通(含巡游车)大于共享交通大于私人交通的差异化态势;外生环境因素中,优化能源结构能显著减少能源资源的多余消耗,交通工具的便捷性对消除多余投入具有显著积极作 用。效率贡献度结果反映碳排放效率提升路径的异质性:车辆规模过剩是制约共享交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原因,规模每减少10%,效率分别提高12.0%(网约车)和19.8%(共享电踏车)。清洁能源发展对私家车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大,清洁比例每增加10%,碳排放效率平均提高8.9%。 在现阶段公交优先发展水平下,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每增加1 km∙h-1 ,碳排放效率提高0.201。 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改善碳排放效率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曹伯虎 《城市交通》2013,(1):67-71,4
低碳交通体系已是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趋势。为了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天津市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计量了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同时,比较了国内同规模城市的交通结构,认为天津市的交通结构具有低碳发展优势。为了保持和继续优化这种交通结构,天津市通过采用高度混合的用地布局缩短出行距离,通过道路建设的理性回归保护非机动交通方式,通过合理的交通政策支持公交发展、合理限制小汽车使用,从而引导并促进高排放方式向低排放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8.
低碳背景下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运输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多式联运作为一种主要的运输组织形式,国内外的文献中却少有关于多式联运碳排放研究的文章.本文提出了运输总成本最小和运输碳排放总量最小的多目标0-1规划模型,构建运输总成本时不仅考虑了运输弧段上的运输成本、运输节点的换装成本、铁路车站及水运码头的存储成本还考虑了运输弧段与代理商的匹配关系.运输碳排放量则由运输过程碳排放和换装过程的碳排放构成.采用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能有效保存优秀个体和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的运输理念提出和高级运输方式的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建设除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须满足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与环境相协调,而能耗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讨论综合交通运输能耗相关指标的概念,综合我国环境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以熵变耦合模型为基础,分别详细论证了近十五年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能耗水平与环境水平的协调关系,以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说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能耗的现状,从而为今后综合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关系到其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评价中国各地区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并结合Meta-frontier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在区域技术差异视角下分析其在 2007-2016年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在整体上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且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同时,由于区域技术差异性的影响,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交通运输业在环境效率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地政策建议,帮助各地区有针对性地改善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