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在途运输的货物为研究对象,分析运输货物特征和动态货物运输管理系统需求,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规划系统的数据模型,包括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实体关系模型.同时利用网络GPS提供的数据,应用Google Maps Api接口技术Google平台提供的电子地图,开发出基于B/S模式的物流货物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实现运输线路、车辆资源、货物配载的规划管理、运输业务和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GPS的实时货物跟踪系统.介绍了系统拓朴结构、软件结构与功能,分析了各软件子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利用该系统。客户可以通过Internet实时查询货物当前的位置、状态、估计到达时间等信息,企业则可以对其移动的车船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导航、接警等处理.  相似文献   

3.
高动态GPS接收机指在接收信号有较大的多普勒频率偏移及其一阶、二阶导数存在时仍能正常工作的GPS接收机。针对高动态环境下伪码跟踪所遇到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与高动态载波跟踪算法相匹配的、基于载波辅助技术的归一化非相干点积功率伪码跟踪算法,以及预检积分时间可变的伪码跟踪环路控制策略。采用MATLAB建立了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伪码跟踪算法以及结合相应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算法的伪码跟踪控制策略的GPS接收机能在加速度为80 g,加速度为10 g.s-1的指标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速列车黏着控制中对期望蠕滑速度的精确跟踪,提出了一种新的蠕滑速度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牵引/制动动态建立了列车黏着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其描述为一个串级非线性系统;然后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并引入自适应技术估计列车模型参数和系统集总不确定性上界,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高速列车蠕滑速度跟踪控制策略.所设计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危险货物在城市快速道路运输过程的动态运输风险,基于现有的危化品运输监管技术动态参数,分析了运输动态因素、城市快速交通流特征和运输风险这3者的相关性,建立了城市快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动态风险评价模型,重点研究了交通流参数对危险货物事故概率和人口暴露量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不同车速对运输风险影响显著,该模型可实时评估城市快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动态风险,对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监管力度,降低运输风险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车辆-货物-约束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侧向加速度作为车辆-货物-约束系统的侧翻指标,分析计算得到载货车辆的侧翻临界值.在该翻临界值的基础上,建立货物-约束器模型,分析货物不发生倾翻和滑移时所需约束器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12,(22):106-106
中兴智能交通高清智能球机违法抓拍系统(产品型号:ZIGQ-FX-ZP)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区域多规则动态检测跟踪技术与3D目标定位技术,突破业界技术难题,对机动性、多发性违法行为实行无人值守的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红外感应原理,利用485通讯技术和LED照明设备,研究了一种城郊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本研究设置了城郊道路照明系统的常规照明模式和动态跟踪照明控制两种模式,实现城郊道路照明系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实际动态交通环境下智能汽车的变道控制, 提出了基于轨迹预瞄的智能汽车变道动态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策略; 针对实际交通环境下目标车道车速和加速度的动态变化, 提出了智能汽车变道动态轨迹规划算法, 获得了能够避免智能汽车发生碰撞的变道轨迹的动态最大纵向长度; 设计了兼顾变道效率和乘员舒适性的优化目标函数, 优化获得了在变道轨迹最大纵向长度范围内的实时动态最优变道轨迹; 利用轨迹预瞄前馈和状态反馈相结合的类人转向控制方式, 实现了智能汽车变道动态轨迹跟踪和乘员舒适性的最优控制, 并利用硬件在环试验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定速工况下实际与参考轨迹的侧向位移误差、航向角误差和最大侧向加速度分别为1.4%、4.8%和0.59 m·s-2; 定加速度工况下实际与参考轨迹的侧向位移误差、航向角误差和最大侧向加速度分别为1.1%、4.6%和0.48 m·s-2; 变加速度激烈工况下实际与参考轨迹的侧向位移误差和最大侧向加速度分别为1.7%和0.80 m·s-2, 航向角超调后能迅速重新跟踪动态轨迹航向角; 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跟踪控制实际交通环境下目标车道汽车在定车速、定加速度和变加速度工况下的智能汽车动态变道轨迹, 从而能实现智能汽车最优变道, 可确保变道过程中不与目标车道汽车发生碰撞, 并兼顾变道效率和乘员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对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中使用的频率跳变扩频系统的码跟踪电路作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宽带信号的最佳跟踪问题,然后给出了频率跳变扩频系统的全时间前、后非相干码跟踪电路.分析了码跟踪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及延迟锁定鉴别器输出端功率密度、鉴别特性曲线、码跟踪抖动等主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1.
面向模具制造企业的CAD/CAE/CAM集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模具制造企业的实际,对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E/CAM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理论探讨性研究,并给出了模具制造企业CAD/CAE/CAM一体化系统集成的部分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2.
回转类零件车削加工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一种CNC/CAD/CAPP/CAM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将先进的数控技术与先进的面向对象的CAD/CAM集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在同一机床控制系统内回转类零件车削加工从草图到加工出合格产品自动完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CAD/CAM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要求,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以减速器零件的成型过程为导向,以Pro/E软件的建模方法为中心,对《CAD/CAM技术》课程的改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结合辽宁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软件实际情况,介绍C/S结构与B/S结构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为高速公路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重模式的长江堤防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江堤防工程的地质勘察及施工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Browser/ArcIMS三重架构的开发模式,构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后台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形数据结构的"超"实体多级递归算法,给出了无限层次的动态下拉列表实现方法.引入面向对象技术,采用多种开发工具,开发了长江堤防工情信息服务系统软件,实现了DBMS与GIS的集成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下实现对现场设备实时数据的测控,文中结合WEB数据库服务器端的ADO/ASP技术,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S和B/S的混合模型的网络远程测控系统,实现了远程网络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动态发布、历史数据查询以及远程参数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 在乳腺癌MCF-7中,分JAK酶抑制剂AG490未处理组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 1/2蛋白的变化,RT-PCR检测STAT3、ERK1/2 mRNA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MCF-7分泌MMP-2、MMP-9的变化,同时应用Transwell小室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AG490处理MCF-7细胞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均减少,STAT3、ERK1/2 mRNA转录水平也下降,同时也观察到了AG490能使MCF-7分泌MMP-2和MMP-9减少,从而显著降低了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论 AG490可阻断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分泌MMP-2和MMP-9,从而抑制了其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口与8031单片机实现数据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介绍了一种利用PLC的编程口(RS422口)与INTEL8031单片机系统实现数据传送而完成各物理参数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无缝集成对象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关系数据库 ,设计和实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和Browse/Server模式的学生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码头闸口作业系统是外部集卡把集装箱运进或运出集装箱堆场必经的作业通道. 但是随着集装箱贸易的繁荣,闸口作业系统日渐成为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瓶颈. 为提高闸口系统的通过能力并优化闸口系统的作业流程,本文针对集装箱码头闸口作业现状,利用排队论方法研究了M/G/S/∞/∞/FCFS排队系统. 分析闸口作业系统的运营效率,并提出了改进的闸口作业流程. 实证分析表明,基于排队论设计的闸口作业流程可以缩短集卡在闸口停留时间,提高作业流程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