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分析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站能力和作业时间的影响,提出通过调整车场分工、优化相邻编组站车流组织、优化折角车流在站内的组织、组织好列车反接和反发、减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数量,来降低车站的重复改编作业,从而提高车站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TMIS车站系统在编组站的应用与拓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路货车周转时间中,站内停留时间占1/3,而其中编组站内的停留时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降低货车在编组站的停时,有效提高编组站解编能力,加快货车周转是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建立全路统一的编组站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和铁路运输畅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围绕采用制动机微控地面试验装置、本务机车2种方式进行始发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研究对提升站区运输效率、站区生产组织和机车在站停时等方面的影响,选取武汉北、郑州北和太原北3个编组站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杰 《广西铁道》2005,(1):11-13,15
总结了南宁南站实施新图具有提高车站解编能力,增大直达列车比重,压缩中时停时,使车站整体运输效率得到提高的特点。指出了还存在“图流头”配套,运输组织人员编组站意识不强、整体协调能力差,以及车站在解体、到发、卸车、分类线能力不足等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提出了增建峰前到达场,增加调车分类线,扩建货场和修建区间双线的建议,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慧军 《铁道勘察》2007,33(1):73-76
根据太原枢纽的现状,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线的引入以及太原城市规划,对太原铁路枢纽进行研究,提出了修建枢纽西南环线及东环线,使枢纽成为环形放射状枢纽的方案。对枢纽的编组站分工进行了研究,推荐编组站集中作业方案。根据研究年度客运作业量,规划了枢纽的第二客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枢纽运量的分析,确定了编组站近、远期车站规模。探讨了大型编组站设计中应注意的车流新特点,对大型编组站两端疏解区的布置原则提出了看法,简述了编组站折角车处理方式以及对驼峰溜放作业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合肥东编组站是华东路网重要的编组站之一,衔接华东二通道、宁西线、合九线等重要路网干线。随着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合肥东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既有场站能力已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迫切需要对合肥东编组站进行改扩建。通过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进出站线路布置等方面,对合肥东编组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模拟计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旭  谭立刚  杨浩  聂磊 《铁道学报》2002,24(5):11-15
利用计算机模拟法计算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一般方法,包括到达流的生成、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的模拟模型和车站最终能力的确定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模拟计算系统,并以郑州北编组站为背景,对在列车到发不均衡条件下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适应性进行模拟实验,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贵阳南编组站经历次改扩建后逐步形成右侧行车方式布置的双向二级五场半自动化驼峰编组站的特殊站型,通过分析车站既有设备与分工、车站两端引入正线的换边与疏解、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并对左、右侧行车方式的方案进行比较,推荐在近期运量增长不大的前提下,维持有右侧行车方式布置方案,远期随运量和作业量增加时再按左侧行车方案进行改扩建。  相似文献   

10.
在编组站设计、生产及运营管理中,对车站作业能力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编组站系统复杂,作业过程多样,作业能力既取决于车站技术设备,又与车站的外部条件密切相关,要得到准确的作业能力并不容易,国内外学者和专家进行过大量研究.文章通过分析编组站的作业特征,综述编组站作业能力计算的理论和模型,探讨和论证采用计算机方法和仿真理论...  相似文献   

11.
铁路编组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铁道知识》2006,(3):16-17
铁路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是车流集散和列车解编的基地,常有“列车工厂”之称。据统计,货车一次全周转时间中,在车站作业和停留的时间约占70%。货车从装车到卸车,平均要进行5~6次调车作业,其中在编组站作业停留的时间占30%以上。全路用于调车的机车台数,约占全部运用机车的五分之一。加速编组站的现代化建设,对提高作业效率和缩短车辆周转时间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企业专用铁路车站的特点以及与国铁编组站的不同点,从CIPS系统设计及实施角度描述该系统在企业专用铁路车站实施的可行性,并举例说明CIPS不仅可以应用于国铁编组站,也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企业专用铁路车站。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运量的不断增长,编组站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编组站进行能力加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以三间房编组站为例,对编组站各子系统的构成及协调性的分析对比,确定出车站运输限制能力的薄弱环节,在利用既有设备情况下,通过运输指挥方式的改变,提高枢纽内部运输指挥的灵活性,实现近期能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概述兰州北编组站现状,根据预测的枢纽货运量,分析兰州北编组站的作业分工及车站作业量,提出车站设计规模和主要工程内容,阐明设计理念,提出兰州北编组站的主要技术特点,即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实现编组站信息管理、确保车辆连挂安全性、优化交换场设置形式、大面积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解决防洪与排水难题、解决长涵洞设计难题、改善编组站道路衔接,为提高编组站的自动化程度和大型综合站场枢纽系统性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对货运营销、经营管理和应用集成科学化的需求,阐述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和总体结构组成;分析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在车站与路网、车站与铁路局、车站与区域、管理与控制、运输与货运管理、管理与安全、生产与决策、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评估现有各种编组站模拟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各自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编组站作业过程实时模拟模型,主要有:1.运用专家系统的原则,构造了评价和优选编组站作业组织方法的模拟模型;2根据编组站按图行车的特点,建立了以到,发运行图为基础,动态模拟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宴时模拟方法;3.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和评价了编组站按图行车组织的有关方法,井给出了车站作业计划的计算机模拟资料,为编组站的作业计划的自动编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军  王福旺  王驰 《铁道车辆》2005,43(12):40-43
在编组站站内安装车号自动识别设备,可以实现列车车辆到达、编组、始发全过程车号信息识别管理,而从,进一步缩短中时、停时,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拟人工铺画的方法编制车站技术作业基本图,在满足全天调机使用效率最大化,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时间约束和股道占用约束的前提下,连接调机和列车,再根据调机空闲情况进行调整,使生成的基本图更好地符合车站作业需求,能够高效地利用车站的各项资源,并大量降低了用户绘制图表的劳动强度。以南昌火车站和昆明东编组站为例,实现了客运站和大型编组站技术作业基本图的自动铺画,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技术参数进行采集分析的基础上,以太原北站驼峰车辆溜行作为参照对象,对导致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途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整治建议和措施,对同类型编组站和有驼峰作业的区段站的调车安全和设备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组成分析法为理论基础,运用SQL Server 2000和Powerbuilder 8.0软件工具开发车站停时信息系统。为此,阐述了车站停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成才车务段的公兴车站为例,作车站停时分析,并找出症结所在,使决策者能提出更优的方案来压缩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