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车长客最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小运量跨坐式单轨列车,采用了全自动驾驶、永磁牵引等最新科技成果,在提升运量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节能化,降低了建造运营成本。该型单轨列车有大型、中小型和小型3种车型供选择,可根据客流情况灵活编组。列车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双轴转向架和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增购车项目为例,介绍了世界上首例8辆编组跨座式单轨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重点阐述了扩编后牵引传动系统功能、性能方面的提升和改进。通过轨道交通3号线增购车与原装车(6辆编组)1年来在同一线路的混跑运营,验证了长编组跨座式单轨车牵引传动系统设计及优化方案完全能够满足车辆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月26日上午,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发布了最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小运量跨座式单轨列车。跨座式单轨列车因其占地面积小、爬坡能力强并且节能环保而受到众多城市的青睐。此次发布的新一代单轨车以超过10年的运营经验和研发数据为基础,采用了全自动驾驶、永磁牵引、抗寒防雪等最新科技成果,在提升运量的同时,实现了列车的轻量化与节能,降低了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将成为城市轨道列车谱系中的又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4.
孙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11):后插7-后插9
目前,重庆市己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共有三条,即1号线、2号线和3号线.1号线为地铁制式,2号线和3号线都是跨坐式单轨,单轨列车既有运行在高架上的,也有运行在地下隧道内的.三条线路运营里程总计52 km,日均客流量33万人次.三条线共设47个车站,目前已开通42个车站,有5个车站正在装饰验收中.按开通时间先后排列,2号线(原名较新线)居首位,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试运营,已安全运营6年多.这是我国首条跨坐式单轨线路,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的特点,比较适应山城重庆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分析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3号线观音桥站拥堵的成因,认为轨道交通3号线跨座单轨制式的运能有限是3号线观音桥站拥堵的根本原因。在预测分析观音桥站轨道客流需求与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探讨观音桥车站的改造方案。提出要想真正解决观音桥站拥堵的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尽快提高3号线全线的运营能力,并建议:尽快建设轨道交通10号线来分流3号线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重庆正在运营的单轨交通线路具有坡度大、长大坡度线路多、转弯半径小等特征。单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加、减速频繁。对逆变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在单轨交通运营线上应用的可行性、节能(回馈电量)、与其他用电设备的协调性以及逆变装置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给出方案的实施评估和试验论证,可为重庆正在设计建设的单轨交通3号线以及地铁线路供电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重庆轨道交通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和绿色交通项目,历经20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线网运营长度位居全国第五。其中,轨道交通2、3号线首次在国内引进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运营线路位居世界第一。通过对单轨交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创新,重庆已形成全国独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设备、设计、施工等完  相似文献   

8.
从北京西北部轨道交通网和13号线运营现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制约13号线能力提升的瓶颈。通过对"提升西直门站折返能力方案、基于拨线改造的列车扩编方案、基于车站扩编改造的线路拆分方案"的研究,提出13号线运能提升综合实施方案。采用线路拆分重组、新建+改造相结合、扩大编组(6B改为8B)等一系列改造,优化线网布局、破除13号线运营困局、提高线网服务水平和可达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跨坐式单轨车辆特点,结合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的故障数据分析,建立车辆运行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营可靠性等级为"良好"。评估结果与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T-S模糊神经网络适用于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可靠性评估,且可为减少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行事故及制定安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共线运营方案,在共线车站多、车站配线简单、行车间隔小的条件下实现共线运营,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网都未见先例。从原"C"型共线运营情况来看,在延误调整、列车救援等运营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随着3、4号线客流的持续增长,必须寻求新的或替代方式,解决运能与运量、运营与既有条件之间的矛盾。建议采用两线共线运营与单线多交路运营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运能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同时,应对共线段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营调整的灵活性,提高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国产FZL型信号系统在长春轻轨3号线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介绍该系统的特点及在3号线的配置情况,分析3号线一、二期混跑的运营模式以及贯通后的运营模式。实际应用的效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造价低、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能满足特殊运营模式的要求,可作为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制式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结合跨座式单轨的系统特点和应用案例,探讨跨座式单轨线路设计中涉及的道路横断面调整、高架桥梁结构选择、环评影响、敷设方式选择等典型问题,并根据重庆单轨交通2、3号线多年的运营情况,总结和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单轨线路线形与城市道路线形应匹配,尽量采用标准桥墩,在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不对称的T形、倒L形、门式墩等非标准桥墩。梁体形式需结合桥梁跨度、平面曲线半径、施工方法综合选择。单轨线路布设时,应结合平面曲线半径,比选路中、路侧敷设方案,降低环境影响。跨座式单轨敷设方式并非全部采用高架线,局部采用地下线可灵活适应地形高差、提高运营条件、有利交通枢纽衔接、符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具有一定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主要描述了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信号系统的运营控制模式的结构,并介绍了故障情况下信号系统降级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环城北路停车场为例,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维修工艺,结合单轨车辆的特点和运营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出维修工艺的优化措施及方法,使设计既经济实用,又能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5.
跨座式单轨车辆从技术引进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最初的重庆单轨2号线采用从国外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在项目国产化的实施过程中,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取得了部分创新性科技成果。近几年,通过重庆单轨3号线、国产化单轨车、2号线延长线等几个项目的执行,对车辆关键的牵引、制动及网络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掌握跨座式单轨车辆核心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国产化,已经成为发展单轨交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局部共线运营方案,限制了系统整体能力,因此运能的提升改造需求日益迫切。通过分析3/4号线运能现状及瓶颈问题,总结历年来的改造方案,提出基于最新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运能提升整体改造最终实施方案,以及宝山路站建筑升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作为一种中低运量交通制式,在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及景区观光线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总结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应用的基础上,对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类型、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选型建议;结合悬挂式单轨交通特点,提出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系统设计建议。研究结论:(1)悬挂式单轨道岔可采用可动心辙叉道岔,道岔侧股采用单圆曲线线型;(2)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应系统考虑道岔线型、道岔梁结构设计、道岔转辙系统设计、道岔梁支座及供电轨等接口设计、运营维护设计等因素;(3)为了提高维修维护效率、减小维修维护工作量,降低后期运营风险,建议设置道岔运维监测系统;(4)该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道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作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快速通道,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客运任务。但由于先期设计缺陷及后期城市发展,给当下的日常运营组织提出了多方面的运营需求。作为运营企业在满足日常运量需求的基础上,更应积极考虑不同时段客运需求的特殊性与时效性,从而提升运营企业的运营质量及服务品质。针对当下8号线节假日运营客流出行特点及分布时空提出了运营组织优化方案,以提升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以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运营近28年.部分老线已无法满足高密度、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需要.因此,需要通过信号系统改造来解决信号制式落后、设备老化和技术支持薄弱等问题,以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信号系统改造为例,从需求、工期、影响和效益等多维度考量,对信号系统改造项目的 前期分析与方案比选进行了研究,最后推荐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控制系统作为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信号系统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