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轨道交通线网物资总库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物资配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多线共用物资总库的模式,并对总库布局建立了相应的总体规划模型,开发出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是云计算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创新融合的成果。通过对云计算基础架构、计算资源架构、网络划分、安全策略确定、服务模式选择等内容的研究,介绍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系统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对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如与AI技术、BIM技术结合,向PaaS、SaaS服务模式发展以及未来对于数据更综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新技术发展和功能优化方面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平台优化需求;从数据类型和数据量方面阐述应急管理数据分析;并设计基于云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架构,提出软硬件设备升级至云架构的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建立基于云架构的应急平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单线运营时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物资采购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在网络化运营阶段,结合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理论,对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使不同的物资选择不同的采购模式和方式,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扣件及道床减振模拟的在线测试研究设计,讨论其综合试验平台的设计思路、测试项目及主要结构方案.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该试验平台总长度、分块长度等关键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平台建成后可为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各类型轨道减振措施提供试验场所,并提出合理的参数优化建议,为今后减振轨道结构的设计选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扣件及道床减振模拟的在线测试研究设计,讨论其综合试验平台的设计思路、测试项目及主要结构方案。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该试验平台总长度、分块长度等关键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平台建成后可为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各类型轨道减振措施提供试验场所,并提出合理的参数优化建议,为今后减振轨道结构的设计选型提供基础试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基于Vc++平台进行可视化系统开发,该系统结合Access数据库和Excel 用程序,对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评价参数进行人机交互设计,分为输入模块、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该系统具有数据保存方便、计算速度快、输出表格灵活等特点,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计算问题,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操作简单,适合在业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现有城市轨道交通BAS系统的各种弊端正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OPC UA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BAS系统,并详细介绍其网络架构模型、优点及分阶段发展的特点,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BAS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运用地理学、地质工程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结合数据库处理、ArcGIS中的编程技术、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的,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用户需要,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轨道交通基础数据三维空间可视化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从不同尺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进行协调性分析与评估,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协调与优化的重要基础。通过选取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提取了运营协调决策中的共性需求,构建了适应运营管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协调性评估指标新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开发了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协调性评估系统,可以对点(车站)、线(运行线)与面(运行图)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以北京市实际路网运营情况为例,在10 s内完成各项指标计算,计算结果得到了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与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专家认可,可以为列车运行图进一步优化编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的可控性决定客流状态密度在时间空间上是否达到均衡。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模型,提出限流车站备选集评价指标。基于系统可控判定理论,将客流分布转化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可控性判定方法,建立基于驱动节点匹配的路网限流车站优化方法,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限流车站的优化控制。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限流车站达到车站总数25.3%以上时路网达到可控状态,并计算出早高峰时的路网可控状态下的最小限流车站集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具体结构形式,建立了考虑后继结构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某典型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长钢轨纵向水平力的合理计算模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较传统的干线铁路桥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更能反映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结构特征,其计算结果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仿真计算软件”的仿真算法和软件体系结构。该软件采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以Borland C Builder作为开发工具,结合可视化与结构化技术,构建了一个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轨道交通物资总库布局的数学模型,运用蜂群优化算法同时解决了物资总库数目和位置的确定两个问题。在蜂群优化算法迭代的过程中,设计了独特的编码方法和交叉算子,并结合问题特征给出了局部搜索算法,有效地进行解空间的搜索,从而求得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城轨交通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跨专业平台多,监控信息量庞大的特点,在综合监控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能耗分析,给出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空调、照明、给排水、电扶梯等机电设备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并对综合监控系统参与其监控设备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更加信息化、综合化、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方案,对未来长期运营节约能源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乘数效应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投资乘数效应。正确评估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投资效应大小,有利于正确制定其发展策略。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原理,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乘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流量表的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示例计算,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乘数为1.4073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涉及功能定位、指挥平台建设、内外部协同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在全面研究指挥中心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设计与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体系。通过系统分析网络化运营管理调度指挥需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5大核心功能、指挥平台构架、信息交互、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强化监控管理、应急联动与协同指挥等系统设计与建设,以及优化调度管理建议。运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指挥平台功能,增强对外协同能力,匹配运输服务管理要求,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的核心能力,为城市发展提速。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和"一票制换乘"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网络末班车衔接方案,满足末班车时段乘客出行需求,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在网络换乘站成功搭乘末班车的乘客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模型,并设计了线路分层递进衔接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末班车衔接优化方案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线网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整体资源配置,构建节约、高效、先进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区域管理视频共享平台,实现不同线路、车站的视频信息共享,为轨道交通公安部门合理配置人力、提高效率、节省开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障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安全与效率,为了提高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介绍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在多种信号系统制式下针对不同的车型及轨道线路进行牵引计算、闭塞设计和线路运行能力分析,并具有对仿真结果进行人工调整的功能。运用所设计的仿真平台,在双红灯固定闭塞制式下对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