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14 000 kW海洋救助船”直升机平台的结构设计。分别对横骨架式和纵骨架式这两种结构形式的直升机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和比较,得到了相对较优的设计方案,并取得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张谭龙  高学静  王寿军 《船舶》2013,24(3):48-53
对半潜起重平台的直升机平台的结构形式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自主设计的半潜式起重平台的直升机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以铝质直升机平台为例,对其直升机甲板、甲板下面的铝质桁材和支撑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校核方法和结果作了介绍;对于手工校核和SACS软件的校核结果作了重点描述,为今后自主设计直升机平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某91.44 m(300 ft)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对上层建筑与直升机平台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中所施加的载荷以及载荷组合工况进行分析.考虑的基本载荷包括结构自重、可变载荷、惯性载荷、风载荷和直升机机轮载荷等.给出了载荷的计算过程和合理的载荷施加方法,并按各种载荷最不利组合的原则,提出了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情况的18种载荷组合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各载荷组合工况下上层建筑与直升机平台结构最危险位置均发生在上层建筑和直升机平台结构的连接处.  相似文献   

4.
唐文献  朱文  张建  王奎 《船舶工程》2013,35(6):98-101
以某型9l.44 m(300ft)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对直升机平台结构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分析了均布载荷工况、直升机着陆冲击工况及直升机系留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和变形,对优化前后的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并分析了优化设计对结构模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载荷工况下平台结构最危险位置均发生在上层建筑与直升机平台的连接处;通过优化桁架参数,达到了减轻自重、提高强度刚度的效果,且优化结果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以某121.9 m自升式平台为例,按Sikorsky S-92型号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5.859 kN,起落架作用点两点间距为3.84 m)为其设计直升机甲板。利用挪威船级社的Sesam结构分析软件,以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更严格的英国民航局海洋平台直升机区域规范(CAP437)为依据,在最接近实际的组合载荷工况下对直升机甲板的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求解。通过该思路和方法,为自升式平台直升机甲板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6.4 海船直升机专用平台 5.6.4.1 直升机专用平台的位置 直升机专用平台的位置应根据船舶的用途及布置情况决定,单体自航海船的直升机平台可设于船舶的首部、舯部或尾部. 直升机平台设在船舶舯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因为该位置空气湍流的影响较小,由船舶纵摇所引起的垂向运动最小.但是,许多船舶由于布置和作业的原因,舯部区域不可能设置直升机平台.  相似文献   

7.
季健 《机电设备》2013,(5):57-58
目前,大中型军用、民用(主要是公务船)船舶已普遍搭载直升机,迅速有效地扑灭直升机平台因飞行器事故或航油泄露引起的火灾至关重要。水成膜泡沫灭剂扑灭油类火灾的作用优于蛋白泡沫和氟蛋白泡沫。正压式水成膜泡沫比例混合系统是舰船直升机平台消防灭火较为合适的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平台安装吊装作业中经常发生物体坠落现象,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有巨大威胁的情况,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和碰撞接触算法建立自升式平台直升机甲板模型,模拟自升式平台桩腿分段吊装过程中桩腿分段意外坠落撞击直升机甲板的问题,研究平台结构的应力分布、损伤情况,以及能量、撞深和碰撞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不同撞击速度下碰撞力和能量的变化,给出不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碰撞速度,为现场桩腿分段吊装作业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童波 《船舶工程》2011,(Z2):168-172
以作业水深400ft的自升式平台为研究对象,根据直升机甲板最小气隙要求和桩腿上部导向块强度要求对拖航极限海况进行推算,并预报平台拖航和在水深60m、122m桩腿下放工况时的运动响应.分析中通过规则波模型试验确定平台壳体的粘性效应,调整平台临界阻尼系数使运动响应传递函数(RAO)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匹配.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可用于海洋补给平台和物资、人员之间的运输,而选用合适的直升机型号必须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海洋补给平台的直升机甲板的配置也需要结合平台使用环境和直升机起降的要求。对渤海海域海况环境、渤海海域直升机作业部门、海上直升机机型、直升机保障机型几方面进行论证,总结出直升机甲板配置,分别从直升机甲板尺寸、甲板安全性、甲板助降设施、甲板安全设施和其他保障设施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